同学们,
大家认识这是
什么花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千古名句一直萦绕在我们耳边,可是大家知道他的意思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经得住考验,成就自己的顽强意志,才能成为强者。陶行知也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作者林清玄从种树方法上又得到了哪些启发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看一下。
课文导入
3 桃花心木
RJ 六年级下
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鳞片状剥落,树干挺拔。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国树,原产美洲,在中国有广泛种植。树高可达15公尺以上,可作行道树、庭园树等,木头是制作高级家具的好原料。
知识绿卡
桃花心木
作者简介
林清玄,1953 年出生,中国台湾高雄人,当代作家。1973 年开始创作散文,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 《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等。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枯萎、优雅、锻炼、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我”从种树人的话中领悟到的人成才成长的道理。(重、难点)。
3.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字词学习
秧苗 枯萎 三番五次
优雅 锻炼 生机勃勃
yāng
wěi
fān
yǎ
duàn
bó
给
送给
给予
倒
吹倒
倒退
gěi
jǐ
dǎo
dào
模仿—— 偶尔——
相信—— 优雅——
依赖—— 枯萎——
创造
经常
怀疑
粗俗
?我经常去图书馆借书看,偶尔也会去书店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
独立
茂盛
依赖
独立
优雅—— 偶尔——
依赖—— 枯萎——
基业—— 模仿——
语重心长——
雅致
偶然
依靠
干枯
基础
仿照
苦口婆心
【偶尔】间或;有时候。造句:妈妈偶尔会带我去游乐场玩。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文中指桃花心木的枯萎使人不明白原因。造句:妈妈突然生气了,这让我感到莫名其妙。
【从从容容】非常镇定、不慌不忙的样子。文中用来形容种
树人对树苗的生长了解得非常清楚,对树苗的枯萎一点儿也
不惊讶和慌张。造句:姐姐从从容容地走进了田径比赛场地。
【无缘无故】没有任何原因、缘故。造句:你们不能这样无缘无故地打人。
【基业】事业发展的基础。造句:这是父辈们辛辛苦苦为我们创下的基业。
【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造句:他很善于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
【汲水】从下往上打水。文中指吸取水分。
造句:村里的人们需要到村东 头那口古井里汲水。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造句:老师一番语重心长的教导令我茅塞顿开。
【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造句:我们已经长大了,不能再一味依赖父母了。
【锻炼】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工作实践,使觉悟、
工作能力等提高。造句:为了锻炼我的自理能力,妈妈
让我学着自己洗衣服和做早餐。
【优雅】①优美雅致。②优美高雅。造句:她那优雅的舞姿令人陶醉。
【勃勃生机】精神旺盛的样子。造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到处都显示出勃勃生机。
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总共分成了几部分?
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1-3):
写乡下老家屋子旁边的点空地,租给人家钟桃花心木的树苗,并且树苗尚小。
第二部分(4-10):
写种树人浇水没规律,“我”非常奇怪。
第三部分(11-14):
写从 种树人的一番话里,“我”悟出了人成长成才的哲理。
第四部分(15-16):
写树苗已经长大,种树的人不再来了。事实证明种树人的做法是正确的。
再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作者通过这件事发现了什么道理?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课文解读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读完课文,仔细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作者住宅旁边有人种 ,作者对种树人的 感到奇怪,在种树人解释后,作者恍然大悟,进而明白了深刻的 。
桃花心木
浇水方式
人生哲理
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心木的?
桃花心木是一种 树, ,
,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
特别的
树形优美
高大而笔直
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
有点儿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作者为什么说 “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长成几丈高的大树,其树苗的高度竟然仅及膝盖,这真是让人难以相信。也暗示出桃花心木苗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精心的管理,与后文种树人的“漫不经心”对比,形成悬念。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这里介绍种树人以及他种树的样子运用了什么手法?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种树人的高大反衬树苗的矮小,种树“像插秧”更夸张地表现了树苗的弱小。
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说说种树人的哪些行为让作者感到奇怪。
1.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3.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4.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2.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 时间也不一定。
种树人浇水不规律可以总结为哪几点?
间隔天数不确定
时间不确定
浇水量不确定
苗数不确定
行为奇怪
树苗枯萎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从四个连续的问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四个连续的问句,可以看出作者心情的急切和疑惑之深。
种树人为什么不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每天浇水,却任由树苗枯萎?
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如果像作者说的每天浇水会有怎样的结果?
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作者从种树人育树的方式中领悟到了什么?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不确定
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
“不确定”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有作为的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在种树人独特地管理下,已经学会了自己扎根土地,汲取水分,适应了环境,已经掌握了在“不确定”环境中生存下去的本领,并茁壮生长。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种桃花心木的人不按规律给树苗浇水,锻炼树苗自己寻找水源、独立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不确定的生活中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成长成才的道理。
主题归纳
结构梳理
介绍
解开疑问
总结
桃花心木树苗弱小
寻找水源
拼命扎根
长成大树
适应环境 茁壮成长
桃花心木
奇怪
浇水没规律
种树
生活
于逆境中成才
不确定中磨炼
写法点拨: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与其相关联的事物,即由此到彼、推物及人。恰当地运用联想会使平凡小事蕴含深刻的哲理,运用联想写作手法的文字,读后使人领悟到感人的力量。本文就恰当地运用了联想的写作手法。如由树的 生长想到人的成长;通过种树人无规律地“模仿老天下雨”浇树,锻炼树学会自己找水源,想到人在生活的考验中要独立自主,学会生存,从而由育树联想到育人,达到了借物喻人的目的。
写法巧借鉴
学习了上面的写作方法,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段话吗?
运用示例:几阵瑟瑟秋风吹过,几场绵绵秋雨淋过,小草开始枯萎了。但小草依然顽强地挺着身子,不乞求风雨的怜悯,不寻求人类的庇护。冬去春来,它们还是会“春风吹又生” !看啊!小草的生命力多顽强!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具有小草精神的人正顽强地活着。我喜欢小草,更喜欢具有小草精神的人!
(1)他送给( )这个家庭的粮食,给( )予了他们很大的帮助。
(2)苏畅在倒( )退的时候,突然刮来了一阵大风,把她吹倒( )在地上。
随堂练习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jǐ
gěi
dào
dǎo
2.选择恰当的词语。
(1)新娘穿了一件很合体的旗袍,整个人显得非常______(优雅 雅致),周围的人都被她吸引住了。
(2)这是革命先烈们历尽千辛万苦,才为我们打下的______(基础 基业),我们一定要守护好它。
朗读课文。说说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材习题
种树人给树苗浇水的做法让作者感到奇怪。一是种树人来得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二是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他这样做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苗创设接近自然的“不确定”的生存环境。让树苗适应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避免养成依赖的心,让树苗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
读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这里的“ 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这里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和磨难等。如,考试成绩下降了,生病了,和朋友发生矛盾了,突发的自然灾害等。
因为桃花心木在种树人的精心调教下,学会了适应环境,能够在“不确定”中生存,它们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课外积累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后作业
1.抄写课文所学的生字词。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读一读。
2.试一试自己养一株花草,并记录它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