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6《宗教改革》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2.6《宗教改革》江苏课件(新人教必修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1-14 13: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复习检查:
1、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
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3、文艺复兴的核心是——
4、文艺复兴首先在——表现出来。
5、其中创作《十日谈》的是——;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
象表达憎恶的是——;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
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6、简答:什么是人文主义?
7、简答:文艺复兴为什么会首先发生在意大利? 第6课(2)
宗 教 改 革 基督教常识
大约1世纪左右,基督教产生在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
带。到了4世纪初期,基督教逐渐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势力日益扩大。11世纪时,基督教会以君士坦堡和罗马
为中心,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中世纪(大约5-14世纪)的欧洲,天主教势力空前强
大,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经济上,
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并向民众征收
“什一税”;政治上,罗马教迁鼓吹教权高于王权;文化上,
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社会生活上,天主教会的影响也无
处不在。
基督教神学否定人生,否定现实,追求“天堂”幸福,
提倡禁欲主义,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人的罪恶,要用忏
悔、祈祷来求得上帝的恩泽,从罪恶中解放出来,死后才
能进入天堂。探究问题一:
16世纪的德意志为什么会发生宗教改革
运动?(1)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2)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日益腐朽的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天主教会在欧洲尤其在德意志残酷压迫和掠夺,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1、背景:兜售“赎罪券”(导火线)---主要原因----直接原因 问题探究二:
1、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归纳并理解马丁·路德
的主张。 2、路德的思想主张第一,只要虔诚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
第二,基督徒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力,不必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

第三,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第四,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
---------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问题探究三:
宗教改革是天主教内部的改良吗?3、实质:
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下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政治运动4、影响:
(1)宗教改革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如瑞士、英国宗教改革。
(2)形成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教派,统称为新教派,如: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3)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①时代背景
②性质与矛头对象
③寻求和吸取养料相同不同①在人的问题上
②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
③群众基础
④方式和手段上(1)产生的时代背景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相 同:不同(1)在人的问题上: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宗教问题上,文艺复兴揭露教会的罪恶,但对宗教和解和宽容。而宗教改革主张宗教改革,形成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各种形式的新教派。
(3)文艺复兴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上层,而宗教改革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4)方式手段上,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旗号宣扬资产阶级思想. 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改革外衣进行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政治运动。1.(2007上海历史)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尔文
2. (2007山东)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及时训练:3、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不包括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信仰得救
C.简化宗教仪式 D.《圣经》高于教会和教皇
4、中世纪的德国流传着一句谚语“德国是教皇的奶牛”,该谚语反映了
A、德国养牛业发达 B、德国供应罗马牛奶
C、罗马教会剥削德国 D、德国是教皇的领地
5、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6、16世纪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宗教内部派别斗争
B、世俗封建主同教会之间的争权夺利
C、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
D、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斗争
7.下列有关宗教改革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摧毁了西欧封建势力②有力地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③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④促进了西欧民族文化的发展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8、《十日谈》的一则故事:一个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年轻漂亮的姑娘。青年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虔诚信奉天主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低头看地面,不要看他们。谁知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说明的是( )
A、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B、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图二出售免罪券图一 被丑化的神父1、图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图二反映的事件引发了什么运动?斗争矛头指向谁?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一种什么趋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和挑战宗教改革 天主教会不再迷信罗马教会,要求摆脱教会控制,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