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传统节日
1、今天,老师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看图片、猜节日(出示图片)
师:像春节、中秋节等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中国人世世代代都过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识字二 传统节日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齐读课题
集中识字,分享识字方法
过渡: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哪一位同学可以当一下小老师来教读一下呢?
在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生:一个表示动作的词加一个表示名称的词
这些词语和传统节日有什么关系呢?传统习俗
词语中的生字宝宝跑到卡片中来了,你还认识么?我们开火车来读一读吧!
赏和课文中哪个字长得很像?生:堂
师:赏的下面是贝,堂的下面是土,那你可以分别给这两个字组个词么?我们一起读读这两个字组成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生字同学们都认识了,相信同学们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出示:1、请同学们自由读韵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
这些变红的字,你发现了什么?生:红色字的韵母相同,师:韵脚相同,押ao
现在老师找一位同学来课文,其他同学边听变画,文中有哪些传统节日,用“——”画出来(一生汇报,师随机贴板书)
过渡:同学们真厉害,传统节日都被大家找出来了,老师再来考考大家,你知道每个传统节日的时间么?师:请同学们仔细看,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都是按照农历的时间顺序来过的,只有清明节是按照公历来过的。(出示:时间顺序)
出示日历,那孩子们,请看,这是我们平时使用的日历,你们瞧!我们的农历就是下面的大写的汉字,公历是上面的阿拉伯数字,那在我们的传统节日里面,大都是按照下面的农历来过的。了解了么?
四、读诗歌,学节日
春节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人最热闹、最隆重的春节,三位同学读(谁可以读得更热闹一点,让我们像刚才这几位同学一样,一起把春节的热闹读出来吧)
文中介绍了春节的哪些习俗呢?(出示卡片:贴窗花 放鞭炮)
读,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生:第一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字,后面加的是表示名称的词 师:那春节还有哪些习俗呢?你可以仿照这样的形式再来说一说么?
3、春节里,能贴的东西可真多呀,贴还是我们这节课的生字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怎样写好这个字。指导书写“贴”
(1)观察笔顺
(2)生交流注意什么?师范写,出示口诀,生写,评价
(3)再写一个,争取写的一个要比一个好
春节里,人们贴窗花,放鞭炮,可真热闹呀,我们一起拍手读一读吧!
4、在你们的朗朗书声中让老师不禁想到了宋代王安石也写了一首春节热闹的古诗,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出示 《元日》) 不仅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古诗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
元宵节
过完春节,十五天之后,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喜庆的节日,元宵节,齐读
元宵节这天,人们会干什么呢?
“宵”是这节课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呢?(交流识字方法出示:换偏旁的字)
4、到元宵节这天,大街上是什么场面?人很多。句子中是怎么说的(大街小巷人如潮),像潮水一般的人们涌现到大街上来感受节日的喜庆,多么热闹呀!这让老师想到了一个成语,人山人海
你什么时候见过这种人如潮场景啊?(旅游、赶集、赶会)
5、其中,“街”是我们这节课需要会写的字,笔画非常多,我们一起爱看看如何写好这个字?
(1)观察这个字的笔顺,解释第二个土横变提
(2)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师范写、生写 评价:四颗星可是写字最高的荣誉了,我们班这么多小书法家啊!
清明节
与春节、元宵节的热闹不同,到了清明节那天,人们的心情就沉重了很多。谁来读一读?2、清明节里你或者你的父母都会干什么去呢?(给去世的亲人扫墓)先人:就是指去世亲人的尊称,比如:去世的战士我们称之为先烈给去世的先人、先烈扫墓,文中说这叫“祭扫”,那么这个祭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看这个字的甲骨文,最早的祭像不像一只手拿着肉,放在祭台上祭拜,那个时候肉是他们最珍贵的食物了,人们拿出自己最珍贵的食物,来表示对先人的追悼。通过后来汉字的演变,变成了今天同学们看到的“祭”,记住这个字了吗?(生读)开火车读 察(去掉宝盖)
关于清明节,唐代诗人杜牧还写了一首《清明》的古诗呢!你们会背么?(出示齐读)清明 唐 杜牧
端午节
过渡:千古诗词,道不尽万般思念。当提起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时,你会想起哪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齐读
文中介绍了端午节的哪些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3、除此之外,端午节这天,人们还会在门上挂艾草,艾草有一种浓烈的芳香气味,所以文中写到粽子艾香满堂飘。那你知道堂是什么意思么?屋,满屋里都是香味啊。之前我们过渡:已经学过一篇写端午节的课文《端午粽》,相信同学们对端午节也非常了解了。那我们接着往下看。
乞巧节
1、同学们看(出示图片),猜猜这是谁啊?说到牛郎和织女你又会想到哪个节日?(乞巧节)七夕节为什么叫乞巧节呢?这背后还流传着一个民间传说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所以啊,在以后过乞巧节的时候,我们班的女生也可以向织女星乞求自己也像织女星一样心灵手巧啊!巧(组词)乞巧节有着这么一个美丽的传说,那我们班的女生一起来读一读吧!
中秋节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过中秋节,齐读,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生:吃月饼、赏月
饼 食字旁的字 ,你还知道哪些食字旁的字?生说,出示,食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系?生:食物,归类识字可以让我们认识更多的生字
赏月 中秋节的月亮格外的美,这一天的月亮又大又美,,所以这一天也象征着全家(团圆),在这中秋月圆之夜,北宋诗人苏轼,看到这么美的月光,发出了这样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重阳节
同学们,我们过完了中秋节,下面我们要学习一个孝顺老人的节日,什么节(重阳节)为什么叫重阳节呢?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在古书《易经》中,“九”是阳数,九月九日,月份和日子都是九,它们相重了,因此叫重阳节。
这一天我们都要干什么呢?爬山、赏菊
师: 是啊,据说在这一天插茱萸登高山,可以为家里的老人祈求健康。并且,在重阳节前后,菊花开的正旺,五颜六色,非常漂亮。人们往往会带着家里的老人一起去欣赏。
同学们,其实无论是赏菊还是登高,都表达了人们对老人的美好祝愿,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一起带着对所有老人的祝福一起读这一节(齐读)
总结
总结:时间过得可真快呀,转眼又是新春到,又到了全家团圆的节日,齐读最后一小节
孩子们,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华夏儿女对美好生活、平安团圆的祈盼与祝愿。而这些节日的传承,不仅依赖于代代相传,更有中国文字的功劳。下面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拍着手,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同学们读的真棒,那你能尝试着背诵一下么?
三、记忆挑战赛
1、同学们,课文学完了,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些传统节日按照时间顺序拍起来吧!生说师排
四、拓展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
最后给同学们布置一个作业:搜集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故事,下一节课我们开一个传统节日故事会。
板书设计 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