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9年东阳市七(下)历史与社会评价卷
亲爱的同学们: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请细心认真地做完这份评价,看看自己的收获有多大!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请把答案全部做到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
1.下列社会角色中与生俱来的是( )
A.科学家 B.学生 C.黄种人 D.顾客
2.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消费行为是 ( )
A.在学校上课 B.向灾区捐款 C.在市场购物 D.到外地旅游
3.产品投入市场时间越久,价格越高的是( )
A.螃蟹 B.水果 C..数码相机 D.古董
4.图中“吃不了,兜着走”的消费方式是( )
A.量入为出 B.不忘节俭
C.寅吃卯粮 D.注重环保
5.“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美好景象源于( )
A.因时制宜 B.因物制宜
C.因事制宜 D.因地制宜
6.对“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有计划地安排家庭收入和支出
②家庭预算是家庭理财的重要方式
③成功的家庭预算可以科学地规划个人和家庭的生活
④开源,就是增加收入;节流,就是减少支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为此,我们需要的理财方式是( )
A.购买保险 B.储蓄 C.购买债券 D.炒股
8.国家最重要、最稳定的收入来自( )
A.国债 B.税收 C.银行 D.保险
9.传播速度快,收听方便,但只有声音且转瞬即逝的大众传播媒体是 ( )
A.报刊 B.书籍 C.广播 D.电视
10.农耕时代的科技发明典范是( )
A.电话 B.印刷术 C.电脑 D.航天飞机
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天涯若比邻”,你觉得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电话进入千家万户 B.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C.交通工具日益先进 D.知识改变生活
12. 个 人 调 节 税
序号 年 月 员工 应计税额 5% 10% 15% 所得税
1 2003 12 袁建国 608.00 25.00 10.80 0.00 35.80
2 2003 12 刘江 1229.00 25.00 72.90 0.00 97.90
3 2003 12 沈泓强 1033.50 25.00 53.35 0.00 78.35
4 2003 12 马国荣 506.00 25.00 0.60 0.00 25.60
5 2003 12 蒋庆平 796.00 25.00 29.60 0.00 54.60
从表格中分析得出,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是( )
A.人人都纳税,税额一样多
B.纳税会增加个人负担,降低家庭生活水准
C.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D.纳税靠自愿,不能靠强制
13.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是在洗澡时,突然注意到当他坐到满满一盆水里时,水从盆边溢到了盆外,他脑子里灵光一闪,猛地从澡盆里跳出,来不及穿上衣服就狂奔回家。说明科学家( )
A.勤于思考,忘我探索,常常在细微之处有重大发现
B.科学探索的道路是艰辛、漫长的
C.科学探索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D.追求真理的道路崎岖不平
14.下列关于“传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大多是人们口耳相传的 B.它使人们能够了解真实的历史
C.它能告诉我们老百姓是怎样看待历史的 D.它是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
15.典故“学富五车”反映了我国古人曾经使用的书写材料是( )
A.龟甲 B.纸张 C.丝帛 D.竹木片
16.人们了解历史最重要的文献资料是( )
A.史书 B.竹木简 C.甲骨文 D.帛书
17.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纪年方法是( )
A.年代纪年 B.世纪纪年 C.公元纪年 D.年号纪年
18.“作业要独立完成”属于( )
A.校规 B.交通规则 C.体育竞技规则 D.法律
19.校规、交通规则、体育竞技规则、法律的共同特点是( )
①具有强制性 ②具有公正性 ③具有公平性 ④约定俗成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我们常说:“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里的“设身处地”是指( )
A.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B.根据自己的能力,能帮则帮,不能帮就算了
C.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去想办法帮助
D.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体会他人的感受
二、非选择题(4小题,60分)
【追寻历史】
21.历史小故事:《立木取信》(17分)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改革),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商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搬到北门去就赏银十两。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商鞅又说:“能搬过去的赏银五十两。”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拿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五十两的重赏。这时,商鞅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
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商鞅变法,对战国末年秦国的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摘自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请回答:
(1)《立木取信》发生在公元前356年,这是在哪个世纪哪个年代?(2分) (2)《资治通鉴》记录的是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史实,请你计算一下,这部史书记载了多长时间的史实(2分)?作者司马光(公元1019一1086)活了多少年(2分)? (3)在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的分类中,《资治通鉴》属于哪一类历史资料(2分)?在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的分类中,《资治通鉴》属于哪一类历史资料?(2分)
(4)秦孝公时有年号纪年吗?为什么?(3分)
(5)从《立木取信》的小故事中,对你做人,对管理国家分别有什么启示?(4分)
【今日生活】
22.大管家和小管家 (25分)
爸爸办了一个电器厂,非常注重技术改造,常有新产品推向市场,如无氟冰箱,节能空调等等,而且最近爸爸的公司还办了个网页,客户可以在网上订购产品,这样,生意就更好了,去年纳税200多万元。爸爸的厂里有严格的厂规,全都贴在墙上。爸爸每个月给我150元零花钱,我除了购买学习用品,把多余的钱存进银行,还可以拿利息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回答,爸爸成功经营有什么秘诀?(3分)无氟冰箱,节能空调告诉我们应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2分)
(2)“客户可以在网上订购产品”指的是哪种购物方式?(2分)
(3)爸爸的厂为什么要纳税?(2分)
(4)厂规有什么作用?(6分)爸爸厂里的厂规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2分)
(5)材料中的“我”扮演了哪些角色?(8分)
23. 一段QQ聊天记录(15分)
请回答:
(1)QQ聊天记录属于哪种大众传媒?(1分)
(2)根据“边缘人”与“雪绒花”的对话,你能说说大众传媒的利与弊吗?(4分)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词美在哪里?(4分)
(4)你能告诉“边缘人”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吗?(4分)
(5)“雪绒花”说人生应该有点追求,你觉得人应该怎样活着?(2分)
【畅想未来】(3分)
24.根据现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展开想象,你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有何设想?写出三点。(3分)
2009年七(下)历史与社会评价答题纸
温馨提示:答题请对号入座,答完后仔细检查,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0小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60分)
21.(1)(2分)
(2)(4分)
(3)(4分)
(4)(3分)
(5)(4分)
22.(1)(5分)
(2) (2分)
(3)(2分)
(4)(8分)
(5)(8分)
23.
(1)(1分)
(2)(4分)
(3)(4分)
(4)(4分)
(5)(2分)
24.(3分)
2009年东阳市七(下)历史与社会评价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0小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B D A A B C B D C A B D A C A B D
21.(1)公元前4世纪50年代(2分)
(2)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或1362年)(2分);67年(2分)
(3)文献资料(2分);第二手资料(2分)
(4)没有(1分);因为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是在公元前140年,比秦孝公晚。(2分)
(5)启示:信用是立人之本(2分);信用是金,是治理国家的法宝,讲信用变法才能实施,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2分)
22.(1)注重技术改造,研制新产品,符合市场需要(每点各一分)(3分)。绿色生活方式(2分)
(2)电子商务(2分)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分)
(4)厂规向厂里的人标明工作(或生活)的规范,建立工作的秩序,提高工作的效率。(6分)。以文字的形式存在。(2分)
(5)儿女;消费者;学生;顾客。(8分)
23.(1) 互联网(1分)
(2)利:大众传媒引领社会时尚与风气,为人们提供娱乐体闲的空间,充实我们的日常生活,陶冶我们的性情(2分);弊:大众传媒也容易让人沉迷其中,如玩游戏上瘾,会影响学习,甚至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2分)。所以,大众传媒是把双刃剑。
(3)这句词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的欣赏,如稻花香,蛙声等美好事物,源于生活的美(2分);也表达了农民丰收的希望,反映了人类最真实的情感(2分)。
(4)学习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学习不仅是每个人开启富裕之门的钥匙,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2分)而且现在已进入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新世纪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2分)
(5)如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等。只要言之有理,积极向上,即可。(2分)
24.可在家里通过网络学习;终身学习成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知识越来越细化,更新越来越快,人们只能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等等。写出3点,言之有理皆可。(3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