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 冷战后的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选择题
1.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取代了苏联国旗。以此为标志,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60年 B.69年 C.73年 D.74年
2.当今世界,美国“一超”独大,但欧洲则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日本也时而表现出与美国“貌合神离”,中国等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日新增强。这一现象表明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 B.两极格局崩溃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3.关于当前世界局势的表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
C.大国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仍然存在
D.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
4.小亮围绕某一历史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到以下资料:“亚投行的建立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197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A.经济全球化 B.世界格局的演变
C.中国融入世界历程 D.信息时代的到来
5.“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都来自中国。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生活会怎么样?这反映当今世界呈现( )
A.经济全球化特征 B.社会信息化特征
C.区域集团化特征 D.文化多样化特征
6.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我国许多城市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我国已加入“经济联合国” D.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7.亨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使得它们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影响力”。材料反映了( )
A.两极对峙的政治格局 B.美苏争霸结束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趋势
8.漫步街头,我们经常见到诺基亚、三星、皮尔?卡丹等国际名牌商品,享用肯德基、麦当劳快餐。这些都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是科技革命
B.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C.全球化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
D.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
9.计算机网络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将世界各地联成一个整体 B.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C.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D.制约社会信息
10.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对工业化社会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工业化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B.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C.工业化导致人民教育水平下降 D.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变化
11.下列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在重工业部门,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
B.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相对缓慢
C.第二次科技革命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12.虽然当今社冲突频繁,恐怖活动增多,但是世界的两大主题仍然是
A.友好与融合 B.冲突与交流 C.霸权与恐怖 D.和平与发展
13.三次科技革命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由此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A.只有在资产阶级掌权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科技革命
B.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C.没有科技革命就没有人类历史的发展
D.科学技术的发明实际上就是经验的总结
14.当今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共同关注的三大问题是
A.人口、资源和环境 B.土地、大气和水资源
C.森林、矿产和水资源 D.人口、城市和水资源
15.伊拉克战争、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危机事件的发生表明
A.和平的国际形势发生了逆转 B.国际关系中的不稳定的因素还存在
C.世界总体形势趋于缓和 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二、非选择题
16.2018年11月,“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中国人向太空进军的步伐又迈进了一大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正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哪些交通工具的发明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请各举一例予以说明。
(2)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形成了“地球村”,你认为对这一变化起关键作用的发明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它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何影响?
(3)“神舟八号”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领域的成就?你认为我国当今不断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2点)
17.探究问题。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全球化发展出现了不确定性。
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有所倒退.荚美两国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开启并领导经济全球化,同时也受益于经济全球化而先后成为霸权国家.然而,作为历史上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英美两国却成为新一轮反全球化逆流的策源地.英国“脱欧”事件及“脱欧”扩大化,特朗普上台后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一系列反全球化现象这对世界经济、对全球化的冲击是非常严重.现在从美国到欧洲,反全球化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已经形成了。虽然反全球化从很多年前就一直存在,但之前只是一种社会思潮.政治人物是“不管你(社会上的声音)怎么反对,我都要推进全球化”,但是现在,逆全球化成了政治思潮,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都有。
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从历史发展的长距离看,反全球化很有可能是短期现象。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1973牟的石油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等,都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等反全球化现象的高涨,但每一次反全球化的逆流消退之后,都开启了更大规模的全球化浪潮。2011年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预计2016年印度或将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新动能和新机遇。尤其是新时期下,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是下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最为瞩目,也是最为重大的事件。
(l)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2)从上述材料表述的经济全球化的观点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18.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关系,对考察当代国际关系有借鉴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美于中国问题的公约。
——《世界通史》
(1)材料一中的“公约”指的是哪一条约?最终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这一政治格局寿终正寝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现代国际关系史》
(2)材料二中“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圆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折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际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
材料四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越文明优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4)材料四中,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怎样的中国方案?
参考答案
1-15.BDDAA DCCDC ADBAB
16.(1)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或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或飞机
(2)电子(计算机>技术或网络信息技术 利:上网查找资料、网上学习、与朋友进行网上交流、上网休闲娱乐;了解天下大事。弊:沉迷网络导致学习受影响、身体健康受损、网络诈骗防不胜防、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3)航天技术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
17.(1)经济全球化中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从材料中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即可。比如: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抗拒,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18.(1)《九国公约》;”凡尔赛一 华盛顿体系”;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两极格局; 1991年苏联解体。
(3)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4)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