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20 09:0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第三子,母亲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
赵恒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即位为帝。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赵恒北上亲征,与入侵的辽军会战于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赵恒在位后期,任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赵恒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加深,使得北宋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累加谥号为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于永定陵。
赵恒好文学,擅书法。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励学篇》 。有《御制集》三百卷,今仅存《玉京集》六卷。《全宋诗》录有其诗。宋真宗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宰相 ?????????坚决主张抵抗。
A、杨业 B、岳飞
C、包拯 D、寇准是哪个皇帝御驾亲征,打退了辽军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DC学习探究西夏的兴起 1、党项族的生活方式怎样? 2、党项族的生活在哪一地区? 材料一: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 游牧、狩猎为生的民族 契丹族 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九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金和纺织等生产视野,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国号:
民族:
10世纪初( 916 年)耶律阿保机上京辽的建立契丹(有时又称辽)
契丹族契丹货币契丹鸡冠壶阿保机治国措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阿保机治国措施契丹货币西夏政权建立?学习分享时间:民族:建立者:都城: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府(银川)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西夏的兴起党项族西夏政权建立?时间: 11世纪前期民族: 党项族建立者: 元昊都城: 兴庆府(银川)元昊的治国措施: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辽、西夏和北宋
三个并立政权的基本情况表辽北宋西夏二、辽与北宋的和战宋辽关系占领幽云十六州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与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这一地区的丧失,使长城及其要塞完全失去作用,致使华北大平原全部裸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皇位,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不料却导致了后来宋朝为夺取该地区而与辽苦战数十年。学习探究
1、简述燕云十六州的重要地理位置?
2、北宋对辽用兵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
辽与北宋的和战思考:幽云十六州有多重要?辽与北宋的和战 辽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发生澶州之战,签订澶渊之盟澶渊之战澶 渊 之 战1.时间:2.交战双方3.交战地点:4.关键人物5.战争结果: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军事家,结合课文和下图,完成下面的战争报告吧!攻方:守方:1004年辽北 宋辽北宋澶州(古称澶渊)寇准宋真宗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学习分享 2、怎样评价澶渊之盟?他带来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对辽: 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北宋: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积极影响:澶渊之盟结束了辽宋之间长期的战争局面,维持了双方长久的和平,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
消极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危机。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辽北宋西夏宋夏关系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1.宋夏冲突
元昊称帝后多次率军进攻北宋,宋朝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但西夏立国时间短,人力、物力有限,也遭受很大损失。
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2.宋夏议和
后来,西夏与北宋进行和谈,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宋夏议和促进了双方边界地区的生产和贸易发展,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辽宋、宋夏关系都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对辽来说,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民族大团结 B 盟约中有辽撤兵的内容
C 北宋答应给辽“岁币”
D 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
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它是北宋战败后于辽达成的盟约A我能行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A.辽和西夏?? B.北宋和辽??
C.北宋和西夏?? D.北宋和吐蕃西夏的建立者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铁木真BC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宰相 ?????????坚决主张抵抗。
A、杨业 B、岳飞
C、包拯 D、寇准是哪个皇帝御驾亲征,打退了辽军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