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8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同步训练(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8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同步训练(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1-18 20: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8课 城乡改革不断深入
课时训练: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 )掀起。
A、农村 B、城市
C、沿海地区 D、内地
2、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区是( )
A.广东、福建 B.安徽、四川 C.广东、安徽 D.广东、四川
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4、“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自从分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化与下列哪一政策息息相关?( )
A.“大跃进”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关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济体制改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就已进行 B.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城市进行
C.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
7、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新收获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性调动起来了 B农村经济状况得到极大改观
C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D 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8、是什么促使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南方谈话”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对外开放
9、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私有企业改
C.大中型企业改革 D.小型企业改革
10、对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进行的试点和探索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政企分开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实行经营责任制
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开始于(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 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12、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终极目标)是建立( )                  
A.现代企业制度    B.国营经济 C.民营经济    D.经营责任制
13、大概什么时候,我国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 )
A 1983年 B 20世纪90年代 C 1984年 D 2000年底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员出工是:“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安排生产靠队长,下地干活等队长,遇到困难找队长,牲口下田喊队长,收不到粮食怨队长。”
材料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2分)
(3)材料三中的“大包干”指的是什么制度?(2分)
思维拓展材料: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给农户经营。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定承包合同。
具体形式有。(1)包干到户。各承包户向国家交纳农业税,交售合同定购产品以及向集体上交公积金、公益金等公共提留。其余产品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2)包产到户。实行定产量、定投资、定工分,超产归自己,减产赔偿。目前,绝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包干到户的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集体和家庭有分有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生,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参考答案
第8课:1—5:A B D D D 6—10:C D C A C 11:C 12:A 13:B
14:(1)农民生产自主性、积极性极低;主要是人民公社制度造成的。
(2)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