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 儿童诗两首(人教新课标)(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 儿童诗两首(人教新课标)(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20 13:0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中的小女孩在想什么呢?一起看看去吧!


儿童诗两首

9
多彩童年 如梦似画
作 者 简 介
洪波:笔名向川,诗人、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内蒙古。诗歌《我想》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主要作品:儿童诗集《鹅鹅鹅》《大象法官》等。
作 者 简 介
张继楼: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汉族,大专学历,文学创作一级。重庆市第八届人大代表。
主要作品:《种子坐飞机》、《彩色的童年》等。
学 习 目 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本课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难点)
整 体 感 知
1.要用轻松欢快的语气朗读课文,读出童年生活的天真烂漫与自由欢乐。
2.学习本课生字词,同桌之间相互纠正。
3.读完后,说说这两首诗分别讲述了什么事?
预 习 检 测
汲 取 喧 闹 戏 耍
花 苞 柳 絮 水 墨 画

xuān
shuǎ
bāo


测量( )一头大象的重量( )要用吨来计算。
多音字、形音字
liáng(测量)
liàng(重量)
piào(漂亮)
piāo(漂浮)


水面上漂( )浮着一只漂( )亮的彩纸船。
piāo
piào
liáng
liàng
近义词、反义词
营养—— 汲取—— 戏耍——
商量—— 愿望—— 柔软——
湿软—— 汲取—— 遥远——
柔软—— 悄悄—— 明亮——
养分
吸取
玩耍
商讨
心愿
软和
干硬
释放
附近
坚硬
声张
昏暗
近义词
反义词
词语解释
汲取:
梳妆:
喧闹:
柔软:
戏耍:
玉带:

吸取。
梳洗打扮。
喧哗、热闹。
软和;不坚硬。
在文中指玩耍的意思。
古代官员所用的玉饰腰带。
花苞:
柳絮:
水墨画:
花没开时包着花骨朵儿的小叶片。
柳树种子上面像棉絮的白色绒毛,能随风飞散。
指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写“我”实现梦想之前要和 父母商量商量。
3.读完后,说说这两首诗分别讲述了什么事。
第一部分( ):
1~4
分别描述了“我”的愿望。
第二部分( ):
5
《我 想》
写江边游泳的孩子调皮可爱。
写孩子在溪边钓鱼时宁静而又欢乐的场景。
《童年的水墨画》
第一部分( ):
街头
写读《水浒传》的孩子神情专注,对街头的喧闹和时间的流逝毫无察觉。
第二部分( ):
溪边
第三部分( ):
江上
课 文 精 讲
快速朗读《我想》,说一说:这首诗写了“我”的哪些愿望?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思考:“我”为什么会这么想?体现了儿
童内心怎样的想法?
开篇点题,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因为“我”羡慕桃树枝,它带着美丽的花苞,牵动着万缕阳光,随风摆动,在风中倾听春的歌唱。体现了儿童内心对美好、自由、幸福的向往。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悠”字叠用有什么好处?此处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悠”字叠用,动感传神,写出了桃树花蕾初绽,在春风中,在阳光里随风而舞,自在、闲适的动态。此处的破折号起补充说明的作用,点明“悠”的结果。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我想把我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柳树

绿色的帐篷
比喻
体现出对茁壮成长的渴望。
开阔视野,
探索奥秘。
“种”自己,想法多么奇妙。这是“我”由脚踩土地,看到草木葱茏的景象展开的想象。
拓展:
你有过什么奇特的愿望?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变成稻草人。在田野里和蝴蝶玩耍,和风儿聊天。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思考:这一段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我”是怎样地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了现实,一想到要飞向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了,爸爸妈妈是不是放心呢?所以得和他们商量商量。这更增加了诗的情趣。
在你眼中,水墨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街 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为什么要写马路和街头的声音呢?
环境喧闹
读书专注

反衬
李逵
张顺
阳光爬上膝盖说明孩子看《水浒传》入迷了,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儿也没注意到。
溪 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拟人
比喻
溪水的平静
“人影”和钓竿上立着的“红蜻蜓”更加烘托了画面“静”的气氛,与下文中孩童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
江 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借代人,形容孩子水性好。
“两对虎牙”写出了孩子的顽皮、可爱。此时只见水花和小虎牙,可见孩子腾出水面时溅起水花之高,从侧面描绘了孩子戏水的欢乐情景。
结 构 图 解
我想

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长成一座绿色的帐篷
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蓝天是我的课堂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飞到遥远的地方

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童年的水墨画

街头
溪边
江上



环境喧闹 不受影响
翻动书页 嘴角带笑
阳光挪动 读书入迷
静:垂柳、山溪、人影、
钓竿、蜻蜓
拍水戏耍 你拨我溅
动:溪水动、人影碎、 鱼儿蹦、笑声起
钻入水中 露出虎牙


读书专注
钓鱼快乐

七彩童年
欢乐如歌

戏水调皮
课 文 总 结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街头读《水浒传》、溪边钓鱼、江上戏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拓 展 延 伸
云是画面的主角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暖一抹,冷一抹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树是画面的主角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山村孩子的画
邱易东
浓一笔,淡一笔
叶的眼睛在岸畔张望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深一脚,浅一脚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
课 后 练 习
1.熟读两首诗并背诵。
2.读了《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