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口语交际·习作五(人教新课标)(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口语交际·习作五(人教新课标)(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20 16:4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口语交际·习作五口 语 交 际 同学们,本组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有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蔺相如;有才智过人、有胆有识的诸葛亮……这次口语交际,我们就来演演课本剧。交 际 要 求 前期准备时要用心揣摩剧本,注意角色的表情、语言、动作、设计。备好用品,准备演出。表演时进入角色,口齿清晰,动作自然。交 际 指 导我 说 你 评1.小组交流:组内的同学依次讲述自己的方法,每个组员讲完后,其他组员及时评价,可以质疑,也可以提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各组选派一两个同学代表在全班交流,每交流完一个,师生针对讲述的内容、情感表达等发表评议与讨论。交 际 示 例我们要演的是《晏子使楚》第一幕
时间:春秋末期 地点:楚国城门外
人物:晏子、接待晏子的人、士兵
画外音: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晏子来到楚国城下,只见城门关着,城门旁开了一个小洞。晏子: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接待晏子的人:不须多说,快请吧!晏子: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晏子的人:(愤怒地瞪着晏子)你,你竟敢如此无理!也不看看你自己多高的个子!(后一句没敢大声说,却充满了轻蔑的语气)晏子:唉,谁让我是在访问狗国呢,只好从狗洞里钻过去了。(说着假装要走进小洞)接待晏子的人:慢,你等一等,快去禀报大王。(一士兵跑下,一会又跑回来)士兵:大王有令,城门大开,迎接齐国使臣!
(两个士兵打开大门,晏子大摇大摆走进城门,脸上挂着一抹胜利的微笑)习 作 上节课,同学们的表演真精彩,让老师看了还想看!想不想在表演一次?好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改成考考同学们编剧本的能力,看看同学们对缩写文章学习的怎么样。作 文 选 题 把《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这两篇课文进行缩写,也可缩写其他文章。习 作 要 求1.缩写要压缩文章,保留其主要内容,内容完整,语言简练,重点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2.不可照搬原文,表达要准确、完整,语句通顺连贯。
写 法 指 导合 作 探 究1.分成写作小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意见或建议。
2.每个小组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例 文 展 示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次习作的优秀范文吧。 《 草 船 借箭 》缩 写 周 瑜 妒 忌 诸 葛 亮 的 才 干 。有 一 天 , 周 瑜 以 公 事 为 由 让 诸 葛 亮 在 十天 内 负 责 造 十 万 支 箭 。 诸 葛 亮 说 只 要 三 天 ,周 瑜 以 为 他 开 玩 笑 , 叫 诸 葛 亮 当 面 立 下 了 军令 状 。周 瑜 派 鲁 肃 去 探 听 诸 葛 亮 的 计 划 回 来 好向 他 报 告 。见 面 后 ,诸 葛 亮 请 鲁 肃 为 他 准 备 二 十 条简单交代故事的起因和主要人物。船 ,每 条 船 上 配 三 十 名 军 士 。 船 用 青 布 幔 子遮 起 来 ,还 要 一 千 多 个 草 把 子 ,排 在 船 的 两边 。 并 嘱 咐 他 千 万 不 能 让 周 瑜 知 道 。 鲁 肃 答应 了 ,回 来 后 只 对 周 瑜 说 诸 葛 亮 不 用 造 箭 材料 。周 瑜 很 疑 惑 。头 两 天 诸 葛 亮 没 有 什 么 动 静 ,到 第 三 天四 更 的 时 候 , 诸 葛 亮 把 鲁 肃 请 到 船 里 。 诸葛亮 吩 咐 把 二 十 条 船 用 绳 索 连 起 来 , 朝 北 岸 开去 。交代主要情节。这 时 候 大 雾 漫 天 , 船 已 靠 近 曹 军 水 寨 。诸 葛 亮 下 令 船 头 朝 西 ,船 尾 朝 东 , 一 字 摆开,又 叫 军 士 擂 鼓 呐 喊 。 曹 操 听 到 喊 声 , 下 令 让弓 弩 手 朝 他 们 放 箭 , 一 万 多 名 弓 弩 手 齐 向 江中 放 箭 ,箭 像 下 雨 一 样 。 诸 葛 亮 又 下 令 把 船调 过 来 ,依 旧 擂 鼓 呐 喊 。天 渐 渐 亮 了 , 这 时 候 ,船 两 边 的 草 把 子上 都 插 满 了 箭 。 每 条 船 约 五 六 千 支 , 二 十条船 总 计 十 万 多 支 箭 。 鲁 肃 告 诉 周 瑜 借 箭 的 经重点情节详写。过 后 , 周 瑜 一 声 长 叹 , 说 :“ 诸 葛 亮 神 机 妙 算 。 我 真 比 不 上 他 ! ”事件的结果。【点评】:作者缩写时紧紧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简洁地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把借箭的经过作为重点进行具体描述,把借箭的准备工作和结果作为次要内容进行概括叙述,并做到了意思准确,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