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7课《全国大动乱》同步训练(岳麓版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7课《全国大动乱》同步训练(岳麓版八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1-18 20: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历史:第7课 全国大动乱 同步训练(岳麓版八年级下)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1.“文化大革命”主要是人为因素制造的一场浩劫,那么其爆发的导火线是(  )
A.《五一六通知》的发表
B.上海“一月革命”
C.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
D.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思路解析:所谓导火线是指引发了某一事件的事件。分析可知,A项号召开展“文化大革命”是“文化大革命”爆发的标志之一;B项发生时已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C项是毛泽东在亲自点燃“文化大革命”后,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所以也不准确;D项江青等别有用心地歪曲事实,挑起批判《海瑞罢官》的风潮。在毛泽东的支持下,1966年初,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发展到在史学界、文艺界等社会科学领域全面地“揭盖子”,由此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答案:D
2.1967年,公然冲击地方政府,发动上海夺权斗争,制造所谓“一月革命”的造反派组织头目是(  )
A.王洪文       B.张春桥
C.姚文元       D.江青
思路解析:1967年1月,在张春桥、姚文元的策划下,以王洪文为头目的上海造反组织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
答案:A
3.在毛泽东和中央文革小组的支持下,夺权风暴席卷全国,随后取代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机构是 …(  )
A.军管会 B.工宣会
C.文革小组 D.“革命委员会”
思路解析:“文革”中,中央文革小组取代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地位,地方各级党委被“革命委员会”取代。
答案:D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  )
A.大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被错划为右派
B.叶剑英、谭震林等的正义斗争被污蔑为“二月逆流”
C.刘少奇被开除出党
D.“四人帮”残酷镇压悼念周总理的群众
答案:C
我综合 我发展
5.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举措是基于(  )
A.思想领域出现反党反社会主义思潮
B.党和国家领导干部贪污腐败日趋严重
C.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出现反社会主义势力
D.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分析
思路解析:“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左”倾错误的继续和扩大。对国内阶级形势估量不当和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误断,把包括刘少奇、邓小平在内的党的许多领导干部错认为是混进党内的“走资派”,认为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才能把所谓“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由此,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答案:D
6.识读下面历史图片,回答问题(  )
图甲
图乙
(1)请说出这两幅历史图片反映了何时的什么事件?
(2)简要说明这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思路解析:我们从《通知》和图片人物的着装进行分析探讨,弄清史料来源,进而根据问题联系相关史料。
答案:(1)甲图反映的是1966年由中央政治局发出的《五一六通知》;乙图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为发动群众,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情景。
(2)甲图的发表成为“文化大革命”爆发的标志之一。乙图导致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对社会秩序和民主法制造成了很大破坏。
7.阅读下列材料:
  叶剑英拍案痛斥江青、张春桥等人指使造反派揪斗军队高级干部。徐向前也愤然站起来说:“我们搞了一辈子军队,难道就叫他们几个毁掉吗?”其他老帅也发了言。在2月11日和16日怀仁堂中央政治局碰头会上,斗争达到了高潮。关于党的领导问题,叶剑英当面质问康生、陈伯达:“革命,能没有党的领导吗?能不要军队吗?”
请回答:
(1)材料描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被江青一伙诬蔑为什么事件?
(2)依据材料说明,这场斗争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思路解析:要分析理解史料,探讨史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而依据所提问题解答。在这一史料中,反映的是叶剑英、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怒斥江青等反革命集团对军队的破坏。
参考答案:(1)1967年 “二月逆流”
(2)革命要不要党的领导的问题。
8.“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表现在哪些方面?
思路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对书本知识的归纳记忆。
答案:①党的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
②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鼓吹到迷信的程度;
③中央文革小组取代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地位,地方各级党委被“革命委员会”取代;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
⑤全国公检法机关遭到冲击,无政府主义泛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