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10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2.10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20 17:3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夯实
1.某兴趣小组探究用不同方法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提出的实验方案中有如下四种器材组合。为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最不可取的一组器材是( D )
A.一个安培表、一个伏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B.一个伏特表和多个定值电阻
C.一个安培表和一个电阻箱
D.两个安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解析:A选项属于伏安法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器材,A项正确;由U=E-r,B项正确;由E=I(R+r),C项正确;因不能读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D项错误。
2.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用电路如下图(a)所示,一位同学测得的6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6
电流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
电压U/V
1.37
1.32
1.24
1.18
1.10
1.05
(1)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b)中作出U-I图线。
(2)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__1.46___V,电池的内电阻r=__0.72___Ω。
答案:(1)见解析图
解析:本题考查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作图线时应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直线上,个别偏离太大的点应舍去,图线如下图所示。由图线与纵轴的交点可得电动势E=1.46V,再读出图线与横轴交点的坐标(1.00,0.64),由E=U+Ir得r==Ω≈0.72Ω。
3.(2016·广东佛山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给的其他器材有:
A.电压表V:0~3V~15V
B.电流表A:0~0.6A~3A
C.变阻器R1:(20Ω,1A)
D.变阻器R2:(1000Ω,0.1A)
E.电键S和导线若干
(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__0~3V___(填“0~3V”或“0~15V”);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__0~0.6A___(填“0~0.6A”或“0~3A”);变阻器应选用__R1___;
(2)根据实验要求连接实物电路图;
(3)实验测得的6组数据已在U-I图中标出,如图所示,请你根据数据点位置完成U-I图线,并由图线求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__1.5___V,电阻r=__0.50___Ω。
答案:(2)
(3)U-I图线如图所示
解析:(1)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故电压表选择0~3V即可;流经干电池的电流不允许过大,故电流表选择0~0.6A即可;变阻器选择R1,调节时连续性较好;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得,U=-rI+E,在U-I图象中,纵轴截距表示电源电动势,斜率绝对值代表电源内阻。
4.(2016·沈阳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某学生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所需的实验器材如图2所示。
(1)在图1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2中,完成实物连线。
(3)测量该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所得的U-I图线如图3,则由图3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为__6.0___V,内电阻为__1.6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2)见解析
解析:(1)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时,只需要将滑动变阻器与电流表串联接在电源两端,由于电源内阻较小,故相对于电源来说,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原理图如图甲所示;
(2)根据原理图,依次将各元件连接,注意导线不能交叉;连线图见图乙。
(3)由图3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6.0V;图象的斜率表示电源的内阻;故r==1.6Ω。
5.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定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备有下列器材:
①待测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小于1.5V)
②电流表,量程3mA
③电流表,量程0.6A
④电压表,量程1.5V
⑤电压表,量程3V
⑥滑动变阻器,0~20Ω
⑦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请选择实验中需要的器材__①③④⑥⑦___(填标号)。
(2)按电路图将实物(如图甲所示)连接起来。
(3)小组由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求得电源电动势为__1.4___V,内电阻为__2.8___Ω。
答案:(2)如图所示
解析:(1)根据本实验的原理以及特点,所选器材是①③④⑥⑦;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一定要看清电路的结构,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所在的位置,注意导线不能交叉;
(3)电源的电动势是纵轴截距1.4V,内电阻r==Ω=2.8Ω。
能力提升
1.(2016·中山市纪念中学高二检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乙所示的R-图线,其中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E=__3___V,r=__1___Ω。
解析:特殊值代入法:选择A和B,如图所示,从图象中读出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1.0,2),B(2.0,5),由此可得I1=1.0A,R1=2Ω;I2=0.5A,R2=5Ω,把这两组数据代入下面的方程组,可解得E=3V,r=1Ω。
2.(2017·江苏省海头高中、海州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某研究小组收集了两个电学元件:电阻R0(约为2kΩ)和手机中的锂电池(电动势E标称值为3.7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mA)。实验室备有如下器材:
A.电压表V(量程3V,电阻RV约为4.0kΩ)
B.电流表A1(量程100mA,电阻RA1约为5Ω)
C.电流表A2(量程2mA,电阻RA2约为50Ω)
D.滑动变阻器R1(0~40Ω,额定电流1A)
E.电阻箱R2(0~999.9Ω)
F.开关S一只、导线若干
(1)实验一:为了尽量准确测定电阻R0的阻值,小明设计了一电路,如图1所示为其对应的实物图,图中的电流表A应选__A2___(选填“A1”或“A2”)。请将实物连线补充完整__如解析图___。请判断用此电路测出来的R0较真实值相比__偏大___(填“偏大”或“偏小”)。
(2)实验二:为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图。求出与的关系式是__=+___,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图象,如图3所示。若该图线的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则该锂电池的电动势__E=___,内阻__r=___(用k和b表示)。
解析:(1)电压表量程是3V,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I==A=0.0015A=1.5mA,因此电流表应选A2;待测电阻R0阻值约为2kΩ,滑动变阻器R1与电阻箱R2最大阻值均小于待测电阻阻值,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时待测电阻电压与电流变化范围较小,不能测多组实验数据,为测多组实验数据,减小实验误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40,==2,>,电流表应该采用内接法,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因为电流表内阻的分压作用,使电压表示数偏大,则由欧姆定律可知,测量出的电阻值偏大;
(2)由图乙所示电路可知,E=U+Ir=U+r,则=+,因此图象的纵轴截距b=,电动势E=,图象的斜率k=,则电源内阻r=kE=。
3.为了测定电源电动势E、内阻r的大小并同时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同时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电压表V1的示数U1,电压表V2的示数U2。根据记录数据计算出流过电阻箱的电流I,分别描绘了a、b两条U-I图线,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流过电阻箱的电流I的表达式__I=___;
(2)小灯泡两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象是__b___;(选填“a”或“b”)
(3)根据图乙可以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_3.0___V,内阻r=__2.0___Ω,该电路中小灯泡消耗的最大功率为__1.0___W。
解析:(1)首先要明白电路的组成,作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电阻箱两端电压U=U2-U1,电阻箱阻值为R,所以流过电阻箱的电流I=。
(2)小灯泡两端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所以选图线b。
(3)图线a为电源路端电压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关系图线,图线a与纵轴的交点为电源的电动势,E=3.0V,图线a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阻,r=2.0Ω,图线a、b的交点表示U1=U2,即电阻箱的阻值为0,此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最大,P=UI=1.0W。
4.(2016·湖北黄冈中学高二检测)小明要测定一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实验器材有:一只DIS电流传感器(可视为理想电流表,测得的电流用I表示),一只电阻箱(阻值用R表示),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和采集数据。
(1)小明设计该实验的原理表达式是__E=I(R+r)___(用E、r、I、R表示);
(2)小明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先将电阻箱阻值调至__最大值__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在实验过程中,将电阻箱调至图乙所示位置,则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25___Ω;
(3)小明根据实验采集到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R图象,则由图象求得,该电源的电动势E=__6.0(5.8~6.2均可)___V,内阻r=__2.4(2.3~2.5均可)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在闭合电路中,E、I、R、r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是E=I(R+r)。
(2)为了整个电路的安全,所以开始电流要小,即电阻箱电阻调到最大值;题图乙电阻箱读数为25Ω。
(3)根据E=I(R+r),推出=+,再结合-R图象可知:图线的斜率为,截距为,解得E=6.0V(5.8~6.2均可),r=2.4Ω(2.3~2.5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