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章《物质的构成》第二课时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下面描述的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春风杨柳万千条 B .夏日炎炎似火烧
C .金秋遍地桂花香 D .寒冬北国白雪飘
2 .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春天,柳絮飘扬 B .夏天,荷花飘香
C .秋天,华沙扑面 D .冬天,雪花纷飞
3. 在公众场所,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会“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被动吸烟是因为烟雾分子比较大,人容易吸入肺中B.?这个人抽烟,烟雾扩散到周围空间,空气中含有烟的分子,并在不停的运动C.?烟雾分子保持静止,人自己主动吸烟雾D.?一个人吸烟,其余人羡慕也跟着吸烟
4.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
A .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B .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
C .室内喷空气清新剂,香气四溢 D .密封的室内一人吸烟,其他人也能闻到烟味
5 .一般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这是由于( )
A .物质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B .物质分子的运动快慢发生了改变
C .物质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D .物质分子的空隙发生了改变
6.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打开醋瓶,不久满屋子都闻到醋的酸味B.?汽车驶过马路后,灰尘在路面上空飞舞C.?衣柜中的樟脑,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了D.?将一块方糖轻轻放在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甜了
7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这一现象说明( )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扩散现象
C. 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分子间存在斥力
8.“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 )
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C. 分子的体积变大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9.?下列四字词语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分子热运动的是(?? )
①花香四溢 ②大雪飘扬 ③狼烟滚滚 ④臭气熏天.
A.?① ②?????????????????????????????????????B.?① ④?????????????????????????????????????C.?② ③?????????????????????????????????????D.?③ ④
10. 下面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事例是(?? )
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B.?学生回家闻到的菜香味儿C.?用盐水腌鸭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D.?往开水里放些糖,水会变甜
二、填空题
11 .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______ ,冰箱中的食物相互“窜味”属于 ______ 现象。
12 .五月玉兰花绽放时,在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此现象说明分子在 ______ ;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______ .粉笔折断后不能再接在一处是因为 ______ .
13 .收获芒果的季节,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 ______ 运动;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______ 有关.
14 .冬天,自来水由于结冰,会把水管胀裂,说明冰中分子之间的间隙比在水中要 ,这说明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主要原因是由于 。
15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______ (选填“上”或“下”)瓶.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做 ______ 运动.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 ______ 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16 .将装有两种不同气体的两个容器连通,经过一段时间,两种气体就在这两个容器中混合均匀,这种现象叫做扩散。在液体间和固体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例如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段时间,水就都染上红色;又如把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内部都可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分。
(1)从扩散现象可以看出,固体分子间距离较________,作用力较________,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他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
(2)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________,作用力较________。
(3)根据你的推理和想象,液体分子运动情况是怎样的?________。
三、实验探索
17.学习了分子的相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几种猜想:A.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B.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研究猜想A是否正确,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同时各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如图所示).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与物质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为验证猜想B,小明和同学们又设计出如下实验方案: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各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请你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一条即可)________.
第 四 章《物质的构成》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1 . C
点拨:A、春风杨柳万千条,是杨柳枝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夏日炎炎似火烧,说明夏天的温度高,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金秋桂花遍地香,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此选项符合题意.
D、寒冬北国白雪飘,是雪花在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它们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要把它与物质运动区别开来.
2 . B 点拨:A、柳絮飞扬是由于柳絮较轻,飘浮在空气中,随空气流动而运动.不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荷花飘香,荷花并没有运动,而是荷花中具有香味的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使周围空气扩散着该物质的分子.属于分子运动的结果,故B符合题意;
C、黄沙扑面,黄沙的小颗粒在风力作用下悬于空气而四处飘荡.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
D、雪花飘飘,空气中水遇冷凝结成似花的冰粒从天而降,受到空气的阻力而飘飘.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微粒很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并且在做永不停息地运动.生活中的扩散、挥发等现象都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分析现象时,注意分析是由物质的小颗粒形成的现象,还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形成的现象,虽然现象相似,但形成现象的本质是的很大不同.
3 . D 点拨:本题考查了对扩散现象的认识,必须明确以下两点:一是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二是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 . A 点拨:本题易错选。尘土属于小物体,它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的运动, B 、 C 、 D 选项均是由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故选 A 。
5 . D 点拨:物体在热胀冷缩时,分子的大小和数目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6. B 点拨:汽车驶过马路时,车速过快,汽车旁边高速的风把灰尘带起,使得灰尘在路面上空飞舞,并不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7 . C 点拨: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故选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是中考的热点,应加强学习.
10. A
二、填空题
11 .斥力;扩散 点拨:(1)铁棒的分子间距离很近,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铁棒很难被压缩;
(2)食物“窜味”是冰箱内不同食物的分子由于无规则运动彼此进入对方造成的,属于扩散现象。
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回答: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与掌握,要注意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12 .无规则运动;斥力;分子间距离太大。
点拨:闻到花香,是芳香物质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斥力,固体、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所以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粉笔折断后不能再接在一处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大,大于能产生相互作用力的距离.两种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此题考查了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道基础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是分子间作用力的难点.
13 .无规则;温度。
点拨: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果园里四处飘荡着芒果的香味,这是芒果的芳香分子做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茶泡的越快。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4 .大;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点拨:水在结成冰的过程中,分子并没有发生变化,因而其体积增大仅是分子间的空隙(即距离)发生了变化。
15 .下;无规则运动;④。
点拨: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要把密度小的空气瓶子放到上方,把二氧化氮放在下方.
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在30℃时,气体扩散最快.
①扩散现象,是指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两只瓶内的气体颜色变化,来反映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所以一般情况下空气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②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快.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定义的理解和掌握,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说明问题,要尽可能的排除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干扰因素.
16. (1)小;大(2)大;小(3)液体分子既在一定位置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17. (1)墨水在热水中扩散较快;物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2)应该控制水和酒精的温度相同;(墨水应该同时滴入水和酒精中;滴入水和酒精中墨水的质量应该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