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21 08: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果你是明初的一位地方官员,有事到都城参见明太祖,应去(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我国的科举制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  )
A.设置进士科 B.设置明经科
C.开创殿试和武举 D.八股取士
3.如图是一个玉米玉雕,它的制作年代不早于(  )
A.西汉
B.唐朝
C.明朝
D.晚清
4.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反映的史实是(  )
A.玄奘西行 B.戚继光抗倭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5.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流传不朽名著。”这反映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
A.戚继光 B.郑和 C.岳飞 D.郑成功
6.“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徐霞客游记》 D.《天工开物》
7.有人分析明朝灭亡的三大原因是“天灾、人祸、外扰”。下面对明朝灭亡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饥民遍野
B.明朝末年,爆发了农民起义
C.清政权趁机占领北京,明朝灭亡
D.明朝政权的腐败
8.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9.据《清史稿》记载,施琅曾谏言:“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1684年,统治者采纳其谏言并设置台湾府。这位统治者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乾隆帝 D.雍正帝
10.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派军围攻雅克萨与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共同作用是(  )
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驱逐了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
C.增强了清政府对蒙古地区的统治
D.加强了边防与海防统治,保障了边疆与沿海地区安宁
11.在日益繁忙的商业活动中,明清时期涌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商帮,其中比较著名的是(  )
A.苏商 粤商 B.晋商 徽商
C.浙商 苏商 D.苏商 徽商
12.“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
A.市舶司 B.南书房 C.中书省 D.军机处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观察如图漫画,分析清朝“不开门”导致的消极影响包括(  )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形容对应不准确的是(  )
A.《三国演义》——斗智斗勇,战争风云
B.《水浒传》——英雄好汉,逼上梁山
C.《西游记》——真实再现,社会生活
D.《红楼梦》——爱情悲剧,鞭挞礼教
15.明清时期,戏剧表演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下列关于明清戏剧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为《牡丹亭》
B.明朝时观看戏剧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文化活动
C.昆曲和京剧是清朝戏剧最有影响力的剧种
D.道光年间,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逐渐形成
二、识图题
16.读图,回答问题。(10分)
    
图一 明太祖    图二 明成祖   图三 雍正帝
(1)请分别列出图片中的三位皇帝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6分)
(2)明朝和清朝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分别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这些措施有何消极影响?(2分)
三、材料解析题
17.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从开放走向闭关,这也是明清充满危机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人物郑和,他七下西洋,为我国对外交往作出重大贡献,请你写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2分)
(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郑和?(2分)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材料三: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以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后来……清政府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3)材料二体现了乾隆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这项政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分)
(4)结合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外交往。(3分)
18.悠悠岁月,挡不住长城的万古雄风;浩瀚空间,隔不断长城的不朽魅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秦始皇)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元亡后,元顺帝与部分蒙古贵族退回草原,他们时刻图谋恢复旧业,不断向南发动军事进攻,骚扰明朝的边境,掠夺人口、牲畜,给明政府带来极大的威胁。
(1)依据材料一、二,说出秦、明两朝修筑长城的目的。(4分)
材料三:
(2)材料三展现的是哪一时期的长城?(2分)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长城在历史上起到了哪些作用。(6分)
材料四:甘肃省山丹县老军乡夯土长城由于数百年的风雨侵蚀,成为长短高低不等的一个个土墩。
(4)请说出长城今天的现实意义。(2分)结合材料,设计一条保护长城的宣传语。(2分)
四、探究题
19.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代封建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维护民族团结。让我们一起探究自唐以来我国历代政府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的。(18分)
【立碑为盟】
材料一:
碑文曰:维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壬申,舅甥修其旧好,同为一家。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远降文成公主入蕃。以后景龙二年,重为婚媾,金城公主因兹降蕃。自此以来,完事休贴。间者边吏不谨,互有侵轶,越在遐荒,因之隔阂。今遵永旧,咸与维新,帝式藏用,不违阙旨。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蕃之间的关系。(4分)“唐蕃会盟碑”有何历史价值?(2分)
【建制卫统】
材料二:
(2)图中的B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乾隆时期面对该地区贵族的叛乱,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
(3)为加强对图中A地的管辖,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读史明智】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4分)
第三单元检测卷
1.A 2.D 3.C
4.D 点拨:1405-1433年,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由此可知图中的航线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故选D。
5.A
6.D 点拨:《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D。
7.C 点拨: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C项说法错误。故选C。
8.C 9.B
10.A 点拨:康熙帝击溃准噶尔部的蒙古族噶尔丹叛军,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派军围攻雅克萨,保卫了东北边境领土。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他们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选A。
11.B 12.D
13.B 点拨: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正常的对外交流活动,特设“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并没有完全隔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①项错误。故选B。
14.C 15.B
16.(1)明太祖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明成祖设立特务机构东厂;雍正帝设立军机处。(2)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清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17.(1)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2)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3)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犯,巩固自己的统治。(4)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我们只有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言之有理即可)
18.(1)秦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御匈奴南下;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2)明朝。(3)军事上:抵御少数民族的骚扰;政治上: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经济上:为北部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提供了和平安宁的环境。(4)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爱我中华,护我长城!”
19.(1)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姻亲关系;和同为一家;有过冲突,以和为主。(符合题意,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此碑是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见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3)设置驻藏大臣;实行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或实行金瓶掣签制度)。(4)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我国一贯重视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