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据此,我国开始实施(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大跃进”
2.2017年是“一五”计划完成60周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展,下列哪一成果不适合采用( )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青藏铁路 D.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3.1957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C.“大跃进”运动的推行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4.民主政治着手抓,一九五四制宪法,两个坚持定方向,人民掌权治国家。“一九五四制宪法”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右图内容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6.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7.某班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农业生产合作 手工业生产合作 公私合营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大改造 D.“文化大革命”
8.中共十三大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我国开始进入这一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土地改革的顺利结束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9.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 )
A.客观经济规律 B.党的领导
C.人民的积极性 D.人民的愿望
10.如图为我国流行一时的宣传画,它应流行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大跃进”时期
11.导致我国1959—1961年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的原因有( )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自然灾害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下图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
13.口号反映时代,时代需要口号。下列口号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发展才是硬道理”
D.“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14.“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15.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C.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识图题
16.某校开展以“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并根据下列图片完成要求。(12分)
图一 鞍山大型轧钢厂 图二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成就篇: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为上面图片注上对应的时期。(4分)
图三 图四
(2)人物篇:图三、图四是对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两位英雄楷模的一种纪念,请你分别写出这两位英雄楷模的称号。(4分)
(3)感悟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的原因。(4分)
三、材料解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
经济
私营
经济
公私合
营经济
集体所有
制经济
国营
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6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4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1)从材料一可看出,当时我国工业面临着什么状况?(1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计划?(2分)这个计划的实施在当时得到了哪个国家的援助?(1分)这个计划的成效如何?(2分)
(2)材料二中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这一变化有何重大意义?(2分)
(3)导致材料三中农业生产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什么深刻教训?(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材料二: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材料三: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1969年1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因遭受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在河南省开封市病逝,终年71岁。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1)材料一中的《共同纲领》对国家性质作出了怎样的规定?(2分)它在当时还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材料二所示的会议于何时何地召开?(2分)这次会议在法制建设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因遭受政治迫害和人身摧残”说明了什么?(2分)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2分)
四、探究题
19.某班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某些阶段中国共产党关注“三农”的史实进行了一次探究学习。(15分)
【改革促发展】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中的邮票所示事件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4分)
(2)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2分)该运动使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图三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反映,在这条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发起了哪两项运动?(2分)产生了什么后果?(3分)
【改革奔小康】
材料二: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力争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
第二单元检测卷
1.B 2.C
3.D 点拨: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结束时间,由此可知,我国工业的总产值大幅增长情况主要得益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故选D。
4.B 5.C
6.B 点拨:从关键词句“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可知,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选B。
7.C 8.D
9.A 点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片面强调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故选A。
10.D
11.A 点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导致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是1966—1976年,从时间上便可排除。故选A。
12.C 点拨:1959—1961年,我国进入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经济发展倒退;1961年,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C。
13.D 14.B 15.A
16.(1)图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图二:“文化大革命”时期。(2)图三是“党的好干部”;图四是“解放军好战士”。(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等。(答出两点即可)
17.(1)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基础薄弱。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冒进;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8.(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2)1954年,北京。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没有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保证,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等。(言之有理即可)
19.(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我国的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土地所有制变成了集体所有制。(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4)国家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绿色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