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2019年春人教版部编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行省制度的实施;掌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实施,以及元朝管理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机构。 ?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的讲解,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贡献,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元辽阔疆域的学习,理解行省制度等管理地方措施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充分理
解,中华文明是由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真谛,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学习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一大回族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腹里吐蕃【自学提纲】澎湖巡检司北庭都元帅府宣政院【自学提纲】一元朝疆域和民族融合1.元朝的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
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2.元朝的疆域(1)疆域四至北逾阴山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南越海表北逾阴山西极流沙南越海表东尽辽左元(2)特点①元朝的版图超越汉朝和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②今天的新疆、西
藏、云南,东北
广大地区,台湾
及南海诸岛,都
在元朝的统治范
围之内3.民族融合(1)回族形成: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2)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一一行省制度1.中央集权制度(1)确立: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
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2)内容中央行政军事监察枢密院御史台吏工户礼兵刑中书省六部2.行省制度(1)目的:对空前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2)含义: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3)实施①中央直辖:“腹里”(山东、山西、河北)②行省管理: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10个行省③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4)意义: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皇帝中央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地方行中书省路、府、州、
县和宣慰司图表化的行省制度 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 行省制度历史与现实中书省的古今对比
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当今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当时,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和山西)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在这种情况下,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元代中书省和印章一一: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目的: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2)特点:因地制宜(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元《夷岛志略》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1.对台湾的管辖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回顾元朝及以前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隋朝时期,台湾称作流求,大陆商人常到流求贸易。元朝时期,台湾称作琉球,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2.对西藏的管辖1.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
2.元朝建立后,西藏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 拉萨 布达拉宫元宣政院印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琉球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坚决反对
“台独” “藏独”鉴古知今李登辉 2013年10月,李登辉再度抛出其“台独”论述,扬言称台湾和大陆是所谓“国和国的关系”。
陈水扁 任期内曾谋求台湾独立为“台湾共和国”。
蔡英文 拒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否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不遗余力地鼓吹“两国论”及“一边一国论”,千方百计地阻挠和破坏两岸关系。1988-2000年2000-2008年台 独“藏独分子”:是指宣扬中国西藏地区独立的势力,他们受英美等国挑动,倡导西藏独立,企图危害中国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
曾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地策划1987年拉萨骚乱、1989年拉萨骚乱、2008年西藏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十四世达赖喇嘛藏 独“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党的十九大报告1、行省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实行行省制度的目的:
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行省制的影响: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重点问题探究】 2、元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
(1)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2)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
(3)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沿用至今。
(4)元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6)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对西藏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
前221年 嬴政 咸阳 前221年 战国诸侯
混战称雄
265年 司马炎 洛阳 280年 三国鼎立
581年 杨坚 长安 589年 南北朝
分裂对峙
1271年 忽必烈 大都 1276
(灭南宋)
1279年 宋辽夏金对峙 与并立
3、中国古代史上的四次大统一知识小结一、单项选择题
1.“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这描述的是哪个朝代的疆域?(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2.元朝时候,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交融,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新的民族”是( )
A.满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苗族CB【课堂训练】3. 小明扫描了“腹里”这一词条的二维码,出现了以下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中书省辖区 B. 元朝时期
C. 山东、山西、河北 D. 郡县制度
4.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了边疆经济的发展
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交融趋向DA5. 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 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D. 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6. 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元朝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和西藏地区的管辖,分别设立了( )
①澎湖巡检司 ②驻藏大臣 ③西域都护 ④宣政院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AD7.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下图是某同学复习该内容时制作的历史年代尺,其中有误的有(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B
8. 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 )
A.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 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
C. 元朝时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
D.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
C9.在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为后代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D二、材料解析题
10. 元朝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它为今天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元朝的政治制度示意图(见下图)。
材料三 1264年,总制院设立,以国师八思巴领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尚书右丞相兼总制院使桑哥,以总制院统领吐蕃各宣慰司军民财谷,责任甚重,宜加崇异,奏请用唐朝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的故典,改名为宣政院,秩从一品,用三台银印。以帝师(八思巴)领院事。
(1)与材料一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示意图反映了元朝在地方实行的什么制度?请简要概述这一制度的内容。这一制度对当今政治制度有何影响?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行省制度。
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3)材料三说的是元朝什么机构的设立?它的设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宣政院。
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