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人教部编版(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人教部编版(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20 21:3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2
三年级下册





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绘画作品中,有一幅画名扬中外,它通过对市井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你知道这幅画叫什么名字吗?
新课导入
《清明上河图》
我会认
gōng

tān

fàn



zuō





cùn

shèng

lóng

lán

tài


mào
选择

故宫
ɡōnɡ
摊贩
tān fàn
官吏

作坊
zuō
形态
毛驴

一寸
cùn
一乘
shènɡ
马笼头
lónɡ
栏杆
风貌
mào
tài
lán





dōu

(古都)
(大都)
例:北京是一座古都( ),那里的建筑大都( )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dōu


多音字

zuō
zuò

(作坊)
(作用)
例:许多从古代遗留下来的小作( )坊现在只剩下供游人参观的作( )用了。

zuò
zuō


chéng
shèng

(乘坐)
(千乘之国)
例:古代的大国被称为“千乘( )之国”,达官贵人们出行都是乘( )坐装饰华丽的马车或轿子。

chéng
shèng


lóng
lǒng

(牢笼)
(笼统)
例:如果把全班学生笼( )统地看作一样,不去尊重他们的个性,那么就等于把有些学生送进了牢笼( )。

lóng
lǒng

【名扬中外】在国内外都很有名气。
词语解释
【形态各异】指很多事物形态、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悠闲】闲适自得。
【热闹】(景象)繁盛活跃。
【溜达】散步,闲走。
【甚至】强调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乘】量词。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
【传神】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或物生动逼真。
【风貌】风格和面貌。
完整——完好 保存——保管 欣赏——观赏
风貌——面貌 名扬中外——举世闻名
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
完整——残缺 热闹——冷清 悠闲——忙碌
普通——特殊 清清楚楚——模模糊糊
反义词
一边看图画,一边朗读课文,并思考:
《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觉得这幅画画得好吗?好在哪里?
妙解课文






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著名的画——《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有八九百年的历史,早已名扬中外,现在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了解了这幅画的年代、作者、名字、画面内容、历史和保存情况。
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请你为《清明上河图》制作一张资料卡
资料卡
画名:《清明上河图》
作者及年代:
画的大小:
画面内容:
历史:
地位:
现状:
北宋、张择端
长528.7厘米,高24.8厘米
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名扬中外
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
自由读第2-4自然段,思考:这幅画为什么能名扬中外,哪些方面展现了张择端高超的画技?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总起句

表示还有很多其他行业的人。
一、人物众多、各行各业
排比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同学们,你能认出画里的各种人吗?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二、街市热闹非凡,人物形态各异
总起句
各式各样的建筑,形态各异的人,热闹繁华。
排比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列数字
作比较
人小却看得清清楚楚,一个转折,突出了张择端的画技精湛。
三、人小却看得很清楚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撞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撞上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踢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过渡句
感叹句:这是作者对张择端高超画技的由衷赞叹!
桥北头:特写镜头
险些发生交通事故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总结全文,点明了画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1.画中人物众多,行业各异;
2.画中的街市热闹非凡,人物形态各异;
3.画中人物虽小但却清清楚楚,形象传神。
思考:张择端高超的画技体现在哪里?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期,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但是,你知道这幅画的名字是怎样来的吗?

张择端是一位宫廷画家,他的画是为宫廷服务的。关于“清明”二字的来历有两个:一是张择端在进献此画时为得到皇帝的赏识,所以加上了“清明”二字;二是张择端在将此画进献时并没有“清明”二字,只叫“上河图”。因宋代喜欢粉饰天下,所以皇帝看到画上的繁荣景象后,在“上河图”的前面加上了“清明”二字,为“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名字来历的传说
层次梳理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本文通过介绍《清明上河图》及其画面内容,展现了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清明上河图》
主旨归纳
除了《清明上河图》,你还听过我国哪些古代名画呢?
拓展延伸
阎立本:步辇图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韩滉:五牛图
课后作业

试着写写自己喜欢的某一个物品。

了解我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的有关资料,与同学们分享、讨论。

结束语
一幅《清明上河图》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北宋都城汴梁,让我们看到了古都的风貌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这幅名画真不愧是中华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