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难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初读课文,认识13个生字。(重点)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单元导入什么叫“名扬中外”?
这幅画叫什么名字?
你对他有多少了解?初读课文
课文将怎样向我们介绍这幅古画呢?
认真地读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初读课文
多音字“作”“乘”“笼”:
“作” zuō zuò
“乘” chéng shèng
“笼” lóng lǒng自主识字 栏杆 面貌 马笼头
毛驴 摊贩 官吏自主识字识记方法:
熟字加偏旁识记:栏
比较识记:难(难受)——摊(小摊)
贩(小贩)——返(返回)
左右结构识记:择 貌
独体字识记:寸 吏课后拓展
找一找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其他资料,并与小伙伴交流。板书设计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择 宫 摊 贩 吏 作 态
驴 寸 乘 笼 栏 貌课时作业一、根据拼音连一连。
摊贩 lán gān
宫殿 miàn mào
栏杆 tān fàn
面貌 gōng diàn课时作业二、我会多音字。
作 zuō ( 作弄 ) 乘 shèng ( 一乘轿子)
Zuò ( 作业 ) chéng ( 乘车 )
笼 lóng ( 笼子 )
lǒng ( 笼罩 )今天的你们很棒哦!明天继续加油!!课件15张PPT。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课时目标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欣赏画作。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难点)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想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课文呢?精读课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那些内容?精读课文读第2自然段:
注意看图上画了哪些人?
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精读课文读第3自然段:
理解“形态各异”。
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体会画的内容以及张择端的画技。精读课文读第4自然段:
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精读课文读第5自然段:
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其它几篇课文也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了古人对于传统节日的看法和感受,领略了纸张的发展过程以及对现在的贡献,还欣赏了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赵州桥。
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总结延伸板书设计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
人物 街市 情景课时作业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北宋 )时候,有位画家叫( 张择端 )。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 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画的是( 北宋都城汴梁 )热闹的场面。
2、《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 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 ),看到了( 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境 )。课时作业二、读一读,再学着写句子。
1、站在桥栏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头来赶小毛驴……
欣赏 ——我们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品质,善于去观察发现欣赏生活与他人美好善良的一面。
2、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 《清明上河图》。
名扬中外 ——桂林山水以其美丽的风景,名扬中外。今天的你们很棒哦!明天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