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四中2009-2010学年上高三半期考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福鼎四中2009-2010学年上高三半期考历史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1-24 19: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鼎四中2009-2010学年上高三半期考试卷
历 史
(考试范围:必修Ⅰ、Ⅱ+必修III专题一)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题,计48分。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
1. 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
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 井田制
C.分封制 D. 郡县制
2、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能证明马克恩此话正确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
①焚书坑儒 ②秦兵马俑 ③隋大运河 ④清文字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两幅图中的工程或工具对当时农业发展的共同功效是: ( )
?
?
?
?
?
? 图一 图二
A.防汛排涝 ??? B.灌溉抗旱???? C.围湖造田?????? D.扩大耕地
4、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 )
A、王位继承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5、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 ( )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6、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 ( )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8、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的“现代增长模式”是指( )
①依靠资本原始积累发展 ②依靠科学技术发展
③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 ④依靠殖民扩张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9、贝拉克·奥巴马历史性地当选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为此许多非洲裔选民流下了激动
的热泪。奥巴马说:“这是除美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的当选表明: ( )
①自1787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以来,美国的选举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②美国的民权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③随着时代的进步,美国的种族歧视正逐步减少
④奥巴马的竞选主张赢得了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0、“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
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
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1、1872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再版序言中写道:“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导致“纲领有些地方已经过时”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C、纲领有些地方时错误的 D、工人运动的发展
12、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13、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14、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
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
“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A、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
B、“民意”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D、中共通过土地改革等措施,“得人心者得天下”
15、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创办永利碱厂时,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起初反对,后又要求合作,范旭东以“股东以享有中国国籍者为限”将卜内门公司拒于永利大门之外,打破了卜内门公司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 )
A、范旭东时个爱国资本家
B、民族企业可以从根本上破除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C、民族工业的发展处境艰难
D、民族工业与列强企业存在矛盾
16、“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的是:( )
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B.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7、 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 )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求 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 )
A 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 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19、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这一现象表明: ( )
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
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
20、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
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根据英国的政体特
点判断,当时英方步入会场登上主席台主礼台
(右图)时,走在最前面的应该是: ( )
A.王子查尔斯 B.外交大臣库克
C.首相布莱尔 D.离任港督彭定康
21、“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这副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 )
A.50年代末60年代初 B.60年代末70年代初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
22、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中共十四大召开?
C.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D.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23、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B.中美外交关系正式建立——收集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24、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征婚 B文明阳伞小包裹,长筒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福鼎四中2009-2010学年上高三半期考试卷
历 史
(考试范围:必修Ⅰ、Ⅱ+必修III专题一)
第II卷
一、选择题答题卡(每小题2分,共24小题,计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第25题14分,第26题16分,第27题22分,共计52分。)
25、 (14分)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
材料一? 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南史》),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材料二? 《家史》中出现的部分人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大多认为,名字越随意,孩子越好养。因此,“狗剩”之类在当今难以登得厅堂的名字就大行其道。50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解放、建设、卫国、立功、援朝、跃进、卫东、向阳、继红、文革、卫星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21世纪,中国第二批独生子女开始为人父母,他们读着金庸、琼瑶的小说长大,他们希望给孩子一个并不大众的名字,彰显个性。有的孩子随母姓,四、五个字的名字也出现了。
材料四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当时人的起名深受什么制度和思想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三,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人的起名分别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6分)
?
?
(3)据材料四,你怎样看待“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4分)
26、2009年我们共同见证了伟大祖国的六十华诞。60个春秋弹指一挥间,虽然历经风雨,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正从一个农业大国向现代化的工业国迈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二? ?1958 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工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为何要“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4分)
?
(2)材料二的思想付诸实践的结果如何?(4分)
?
?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 “外资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说明了什么?(2分)
?
?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4分)
27、(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注意到,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的冲突和危机……要根本消除冲突的根源,就要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并且在世界上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战争的经常性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会构成对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只要排除掉对其他国家人民的统治和对他们的内部发展进行干涉的深度……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不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1)概括材料一宣言提出的主要观点。?(3分)
材料二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
(2)作为发展中的中国为实现材料二提到的“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革命阶级做出了哪些努力?(3分,每个阶级的努力各列一项) 自1949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分,要求列举出四个国际组织)
(3)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现代各阶级揣摩了哪些纲领和政策?(3分)
材料三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它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它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4)试分析为什么材料指出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既是盟国又是竞争对手?(4分)
材料四 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联合国——美国:不听话的后果》?
(漫画说明:警告牌:小心鲨鱼,别怪我们没有警告过你! 美国:救命啊! 联合国:救命可以,不过我们得先谈谈。)?——原载美国《环球时报》2003年9月26日
(5)试分析材料一、二、三与漫画所反映的21世纪世界形势的关系。(5分)
福鼎四中2009-2010学年上高三半期考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B
B
D
B
A
C
D
C
A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A
B
A
B
D
A
A
C
C
D
C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第25题15分,第26题15分,第27题19分,共计52分。)25、(15分)(1)宗法制度,程朱理学。(4分)
(2)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卫生医疗技术落后;政治事件影响社会意识,民众对领袖的崇敬之情;实行改革开放,女性地位提高。(6分)?
(3)避讳现象反映了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和宗法思想对国人的深刻影响,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但借助避讳知识可以考证文献真伪和历史事实,也反映了国人尊贤敬老的传统美德。(4分)
26、(16分)(1)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4分,至少写2点)
(2)浪费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导致经济严重困难。(任答两点,4分)
(3)外资工业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分)改革是强国之路;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对外开放(2分)
(4)“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 “左”倾错误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十六大”后,我国又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4分)
27、(22分)(1)主要观点:新、旧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冲突和危机;要消除危机的根源就要消除一切殖民主义并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现有的军事集团不时引起国际争端。(3分)
(2)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3分)
1949年以来,中国重返联合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等等(4分)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3)农民阶级:《天朝天亩制度》。(1分)资产阶级:平均地权。(1分)无产阶级: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4)二战后初期,西欧经济衰落,不得不依靠美国的援助,接受马歇尔计划、参加北约,以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日本作为战败国,在二战后被美国单独占领,并成为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所以是盟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经济力量迅速增长,与美国在经济、政治上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因此又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4分)
(5)第三世界特别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崛起以及日本和西欧经济迅速发展,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制约了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有所加强。(5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