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文档属性

名称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7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1-22 12: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 8 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一 光彩夺目的诗歌与散文1 诗歌的黄金时代:两千多位诗人 近五万首诗歌2 “诗仙”李白:代表作:《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风 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想象丰富、语言轻快。“诗仙”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县附近)。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晚年飘泊于武昌、浔阳、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 行 路 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原作三首,这是第一首,作于天宝三年(744),李白遭受谗毁而被排挤出长安时写的。诗中抒写了他 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但仍盼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 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第一首写贵妃的容貌如花似仙。第二首形容传说中襄王见到的巫山神女也未必如现实中的美人,汉宫中也仅只赵飞燕能和她相比。第三首点明妃子、名花都常得君王宠爱,所有的愁绪一见就能消除。当时,玄宗和贵妃对诗人的才华都很赞赏。“诗圣”杜甫及杜甫草堂石 壕 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白居易像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十六年中进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 《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 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 灿烂夺目的的书法和绘画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三 艺术宝库莫高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它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公里。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像2100多身。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伟浑厚,小的精巧玲珑,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是十分惊人的。壁画内容多为佛经故事,还有佛、菩萨、天王、力士、小千佛的画像和羽人、飞人、花鸟、动物等。壁画虽经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仍然色彩鲜艳,线条清晰,使人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莫高窟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宝库,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的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内的佛像敦煌莫高窟内的壁画敦煌莫高窟内的壁画莫高窟内的壁画莫高窟内的壁画莫高窟内的壁画莫高窟内的壁画敦煌莫高窟内的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