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的初步认识 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的初步认识 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21 15: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力的初步认识
力的作用效果
可以使物体
发生形变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可以使物体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1) 理想状态: 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直到有外力去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 说明:
1. 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属于平衡状态, 即运动状态不改变.
2. 明确系统或整体的概念, 即系统内部的作用力不会改变系统的状态, 如: 甲同学骑自行车带着乙同学, 乙同学想帮忙使自行车加快速度, 这时坐在后座上用力推甲同学的后背, 不能起到使自行车加速的效果
(2)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力的各个要素都直接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图
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
(1) 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2) 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 力的作用点可以用线段的起点, 也可以用终点表示;
(4) 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 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力的图示
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画力的图示的要领:
(1) 画出受力物体;
(2) 确定标准长度, 根据力的大小选定合适的标度. 此标度必须为力的整数分之一.
(3) 确定物体的受力作用点;
(4) 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按几倍于标度的长度画出一线段,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5) 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6) 将图示的力的符号和数值标在箭头附近.
力是物体间的 ; 人推车前进, 施力物体是 , 受力物体是 .
相互作用; 人; 车
力的作用效果有: (1) ; (2) .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 、 三个因素有关, 即力的三要素.
(1) 使物体发生形变. (2)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既可以改变运动的 , 又可以改变运动的 .
快慢; 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简称为 , 符号为 , 用手托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 N.
牛顿; 牛; N; 1
实验探究: 某同学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利用开门和关门进行比较, 通过一些现象发现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的探究过程如下: (如图所示)
(1) 用适当的力在A点推门时, 发现门被打开了; 而用同样的力在A点拉门时, 发现门被关上了. 由此, 他得出了结论: 力的 不同时, 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 用较大的力在A点推门时, 发现门迅速被推开了, 用稍小的力在A点推门时, 发现门慢慢被推开了, 由此, 他得出结论: 力的 不同时, 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3) 用适当的力在A点推门时, 发现门被推开了; 而用同样的力在B点推门时, 发现门没有被推开. 由此, 他得出结论: 力的 不同时, 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
最后, 他总结上述实验现象, 得出了结论; 力的 、 、 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 方向 (2) 大小 (3) 作用点 方向 大小 作用点
如图所示的活动过程中, 其中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 它是 ( )

A. 力使静止的物体运动 B. 力使运动的物体停止
C. 力使物体改变形状 D. 力使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
C
A. 球在人的作用力下, 由静止变为运动,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B. 足球受到人的作用力, 由运动变为静止,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C. 在拉力作用下, 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力使弓发生形变;
D. 铁球受到磁铁力的作用, 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几种常见的力
产生
条件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补充说明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G=mg
竖直向下
重心
g=9.8N/kg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面附近所受重力的大小是9.8N.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重心可以在物体上, 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形状不规则薄木板可以使用悬挂法、支点法找重心.
重心越低越稳定, 自然状态下, 寻求重心最低状态.
弹力
接触
有挤压
如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电灯受到绳的拉力等从力的性质上来说都属于弹力.
支持力与压力垂直于接触面, 各自指向被支持和被压物体; 支持力与压力互为相互作用力.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
直尺、橡皮筋、弹簧等受力会发生形变, 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 有些物体, 例如橡皮泥, 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 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 .
弹性; 塑性
我们在压尺子、拉皮筋、拉弹簧时, 感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 这种力叫做 . 这种力是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
弹力; 弹性形变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 首先要看清它的 , 在测量时不能超过, 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量程
☆教师补充题目:测量时, 弹簧测力计的轴线应与 一致, 避免由于弹簧伸缩时与外壳摩擦而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应先将挂钩拉伸几下, 检查摩擦情况.
所测力的方向
如图所示,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 现在的拉力是_______.
0~5N; 3.8N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叫做 .
重力
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 计算重力的公式 . 重力的方向为 .
G=mg; 竖直向下
g=9.8N/kg, 物理意义为 .
质量为1kg的物体, 受到重力9.8N  
请你在图中画出足球被运动员踢出后受力的示意图 (不计空气阻力).

如图所示.
估算题:
① 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 N.
② 一个鸡蛋约为 N.
500; 0.5
如图所示, 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 重物的重力, 则弹簧测力计和的示数分别为 ( )
A. 1N 0N B. 0N 1N
C. 0.5N 0.5N D. 1N 1N
D
将右图等效看成左图的结构
关于重力, 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 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 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 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D
A. 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所产生的, 但重力并不是吸引力.
B. 空中的物体受到地球吸引, 即有重力
C.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D. 正确
伽利略实验
实验过程: 光滑滑轨, 小球每次从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 最终会滑到相同高度.
推论: 运动的物体, 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导轨水平), 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 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研究“力和运动”的实验
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滑入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面,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能滑行的距离越远.
推论: 若水平面阻力为零, 小车将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这叫牛顿第一定律, 也称为惯性定律.
惯性
①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这种性质叫惯性.
② 惯性是一种性质, 不是力;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 教师选讲: 哪位科学家利用如图所示实验得出如下结论: 运动物体如果不与其他物体作用, 就会沿直线匀速地一直运动下去 ( )
A. 亚里士多德 B. 伽利略
C. 牛顿 D. 阿基米德
B
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 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 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 为了得出科学结论, 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速度 (选填“相等”或“不等”), 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 处由静止释放.
(2) 结论: 水平面越光滑, 小车运动的距离就会越 , 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 小车的速度变化的越 .
(3) 推理: 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 它将 .
(1) 相等 ?同一高度; (2) 远 小 慢; (3)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 直接证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室虽然是不能做出来的, 但是可以经过科学推理而得出, 因此该定律是正确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力的作用
C.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D.物体不受力时处于静止状态
C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为: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惯性是指一切物体都具有 的性质. 物体具有惯性大小的影响因素是 .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质量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 其中惯性最大的是 ( )
A. 奔驰的骏马 B. 漂浮的热气球 C. 树枝上的小鸟 D. 缓慢进站的动车
D
如图(a) 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b) 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 (c) 和 (d) 所示。
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得到上述结论是因为木块和水都具有
的性质。
向右减速或向左加速
(多选)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时具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B.物体在地球上有惯性,在太空中也具有惯性
C.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
D.在匀速行驶的车厢内,人竖直向上跳起,落下后仍在原处,这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E.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F.火车进站时,提前关闭发动机,是利用火车的惯性
G.跳高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
BCDF
提高班
关于力的概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 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 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 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 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D
A. 由力的概念可知, 物体间要产生力, 物体间必须要发生作用. 如果只接触但不发生
作用, 就不会产生力, 故A错;
B.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如重力和磁体间的磁力, 故B错;
C. 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 一个是施力物体, 一个是受力物体, 故C错;
D. 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所以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故D正确.
关于弹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 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 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 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B
任何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弹性形变, 就产生弹力.
产生弹力条件: 接触、有弹性形变. 所以接触不一定发生形变
(多选) 下列说法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
A. 拍打被子或衣服, 抖落灰尘
B. 跑步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C. 斧头松动, 将斧子倒立在石头上敲一敲, 使斧头牢牢地套在斧柄上
D. 汽车突然启动, 乘客身体向后摔倒

A B C D
AC
尖子班
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上任何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B.地球上任何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D.因为g=9.8牛/千克,所以1千克就等于9.8牛
D
下列关于弹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D.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
A
如图是北京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图片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  )
A.游泳时人没有受到水的推力
B.拉弓过程中弓和弦没有发生弹性形变
C.人举着杠铃不动时杠铃不受重力
D.力能改变曲棍球的运动状态
D
请画出力的示意图
① 请画出图甲中台灯所受重力、拉力的示意图.
② 请画出图乙、图丙中小球所受重力、支持力、拉力的示意图.

图甲 图乙 图丙

在钢丝上骑自行车的人, 为什么能够稳稳地在高高的钢丝上不掉下来啊?
下面挂上一个重物, 降低重心, 使重心低于支持力的作用点, 稳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