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机械和功 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机械和功 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21 15:3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机械和功
查漏补缺之杠杆篇: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 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a.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称为 (图中的点);
b.使杠杆转动的力称为 (图中的);
c.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称为 (图中的);
d.动力臂:从 到 的距离(图中的);
e.阻力臂:从 到 的距离(图中的).
3.杠杆在处于 状态或绕支点 的两种情况下都叫做杠杆平衡;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公式表达 .
4.杠杆在应用中分为 、 、 三类;
5.省力杠杆特点: 力, 距离;
费力杠杆特点: 力, 距离;
【答案】1.固定点
2.a支点 b动力 c阻力 d支点 动力作用线 e支点 阻力作用线
3.静止 匀速转动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5.省 费 费 省
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答案】A
一般杠杆力臂三步走:(1)找到杠杆的支点
(2)画出力的作用线(用一条直的虚线表示)
(3)过支点作虚线的垂线,找出力臂(垂线段),并标出字母和符合
画力臂和最小力臂判断:
画出下面各图中各个力的力臂
【答案】力臂图略
如图所示的是汽车液压刹车装置的一部分,该装置中AOB是个杠杆,O是杠杆的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刹车时它所受阻力F2和动力臂L1.

画出图中杠杆平衡时,所用最小力F的方向和作用点.
如图所示, 要把圆筒B推上台阶. 请在图中画出最小推力F.

杠杆平衡实验:
小磊同学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他将杠杆挂在支架上,结果发现杠杆左端向下倾斜.
(1)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选填“左”或“右”);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他在支点右侧10cm处挂3个钩码,如图所示,那么他应将另外2个钩码挂在支点左侧 cm处,杠杆才能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答案】(1)右 (2) 15
如图所示, 有一可绕中点O转动的轻质细杆, 杆上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小刚用这套实验器材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他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 在杆的A刻线处挂了2个钩码后, 在杆的B刻线处也挂了2个钩码, 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当他在B刻线处改挂1个钩码后, 杆失去了平衡. 小刚由此得出结论: 只有施加在杆中点两侧的力大小相等时, 杆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通过实验说明小刚的说法是错误的. 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
主要实验步骤和现象:
(1)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 在杆的中点O左侧距O点1格处挂2个钩码, 在杆的中
点O右侧距O点1格处挂2个钩码, 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杆的中点O左侧距O点1格处挂2个钩码, 在杆的中点O右侧距O点2格处
挂1个钩码, 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分析: 杆中点两侧施加的力大小不等, 杆在水平位置也平衡了, 说明小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杠杆变化量的平衡条件:
如图所示的杠杆质量不计,每小格的长度相等.物体A是边长为0.1m的正方体.当杠杆右侧挂一个重4N的物体B时杠杆平衡.此时物体A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300P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为2N
B.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3N
C.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受到的拉力增大2N
D.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减小1N
【答案】D
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细绳沿竖直方向并系于正方体上表面的中央.若上移玻璃杯使小球没入水中,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所处的前后两个状态中,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了.已知正方体的边长为,小球的体积是,则为________.()

轻质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O为支点.在杠杆左侧挂一物体甲,右侧挂一物体乙,并在物体乙的下方拴接一个弹簧,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物体乙的重力为500N,弹簧对物体乙的作用力为3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甲的重力可能为400N
B.物体甲的重力可能为100N
C.物体乙受到弹簧的作用力方向可能向下
D.物体乙受到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800N
【答案】ABC
杠杆旋转问题:
如图所示,直杆OA可O绕点转动,直杆下端挂一重物G.现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的力F将直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转动过程中这个直杆( )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 D.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
【答案】D
如图所示,轻质直杆OA可绕O点转动,直杆下端挂一重物G.现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的力F将直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图示虚线位置,在转动过程中这个直杆(   )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 D.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
【答案】A
如图所示,杠杆AB可绕O转动,绳AD连在以A为圆心的弧形槽MN上,D球可以在MN上自由滑动,在D球从N向M滑动过程中杠杆仍能保持平衡,则绳AD对杠杆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D
查漏补缺之滑轮篇:
1.定滑轮:在工作过程中, 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 .
2.定滑轮作用: 力; 距离;可以 力的方向
3.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4.动滑轮:在工作过程中,轴 的滑轮为动滑轮.
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 的杠杆.
5.动滑轮作用: 力; 距离; 力的方向.
6.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若不考虑动滑轮重、绳重与摩擦,则动力与物重的关系式: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被提升高度的关系式:
7.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若考虑动滑轮的重力,且不计绳重和摩擦,则自由端拉力大小的表达公式为: .
8.滑轮组作用可以达到 ,又能 ,但要 .
9.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股绳子吊着物体时:提起物体所用的力与物重的关系是 .
自由端拉力移动距离与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式:
自由端拉力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关系式:
10.滑轮组组装的“奇动偶定”的原则:
若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为奇数,则绳子的起点从 开始绕线
若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为偶数,则绳子的起点从 开始绕线
【答案】1.轴 等臂杠杆2.不省,不省,改变力的方向3.等于4.随着物体一起运动 2倍
5.省一半力,费一倍,不能改变6.7.
8.省力,改变力的方向,多费距离.9.
10.动滑轮 定滑轮
下面每幅图中,在拉力的作用下,物体以速度匀速上升,其中物体重为,每个滑轮都重,拉力大小为,不计摩擦和绳重,试写出相应的表达式

图1 图2 图3 图4
1.图1中, 弹簧称示数 拉力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
2.图2中, 弹簧称示数 拉力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 拉力移动速度
3.图3中, 弹簧称示数 拉力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
4.图4中, 弹簧称示数 拉力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 拉力移动速度

图5 图6
5.图5中, 拉力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 拉力移动速度
6.图6中, 拉力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 拉力移动速度
如图所示, 体重为500N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拉绳子, 使重物以的速度匀速上升. 已知动滑轮重力为50N, 被提升重物的重力为300N. (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则:
(1) 此时自由端人的拉力大小为 N, 人对地的压力大小为 N. 人拉绳子的速度为 .
(2) 若此人竭尽全力拉绳子, 利用此装置最多能拉起 N的重物.
(1) 175 ; 325; 2 (2) 950
如图所示, 体重为500N的人站在高台上提升重物, 使重物以的速度匀速上升. 已知动滑轮重力为50N, 被提升重物的重力为400N. (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则:人对地的压力大小为 N. 人拉绳子的速度为 .
650 ; 3
图中的每个滑轮重0.5N, 物体A重6N, 托板重1N. 在2s的时间内, 拉力F的作用点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了1.2m, 这个过程中, 不计滑轮轴摩擦和绳重, 则:
(1) 拉力F的大小为 N.
(2) 物体A上升的速度为 m/s.
(3) 天花板对定滑轮拉力大小为 N.
2 ; 0.15 ; 4.5
下面各图中,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都以速度匀速运动,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和绳与滑轮摩擦,分别求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
【答案】1.1200 2 2.300 3.1800 3
如图所示,重600N的人站在重5400N的船上,通过滑轮把船匀速拉向岸边.人拉绳的力为500N,人和船相对静止.不计绳重和滑轮处摩擦,船受到水的阻力为(  )
A.500N B.1000N C.2500N D.3000N
B
如图所示,重500N的人站在重2500N的船上,用滑轮组把船匀速拉向岸边,人和船相对静止.船受到水的阻力为900N.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人拉绳的力为(  )
A.300N B.450N C.1100N D.2700N
A
如图所示滑轮组,不计滑轮、绳、弹簧测力计重及轮与轴间的摩擦,当用力拉动物体A向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若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f=18N,绳端移动速度为0.6m/s,则(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8N
B.拉力的大小是6N
C.物体A移动的速度是0.6m/s
D.物体在4内通过的距离是0.8m
BD
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当拉力F为5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增大到10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牛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牛
C.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木块将保持静止
D
查漏补缺之功率篇:
1.物理学中把 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 .
3.常见的三种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情况是:
①无力无功: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惯性移动了一段距离.
例如: .
②有力无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
例如: .
③垂直无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物体移动的方向跟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垂直.
例如: .
4.功的计算公式为:
5.功的原理:
6. 叫做功率,功率是表示 的物理量.
7.功率的计算公式: 或 .
【答案】1.力 移动距离
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3.踢出去的皮球在草地上滚动时,人对皮球没有做功
用力推车但是车没有被推动,人对物体没有做功
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物体(水桶)没做功
4.
5.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6.单位时间内物体所做的功 做功快慢
7.
中考体育跳绳测试的项目中, 某同学在1min内跳了180次, 每次跳的高度大约为5cm. 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为( )
A.1000W B.100W C.10W D.1W
B
如图所示,重500N的物体,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5m/s的速度匀速运动10s.(不计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  )
A.物体与地面间摩擦力是300N
B.2S内拉力F对物体做功是300J
C.拉力F移动的速度是1.0m/s
D.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50W
AB
如图甲所示,重为80N的物体在大小为1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1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1m.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  )
A.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P1=30W
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10N
C.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10N
D.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所做的功W2=40J
D
查漏补缺之机械效率篇:
1.有用功: 称为有用功,符合为.
2.额外功: 称为额外功,符号为.
3. 为总功,符号为.它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4.有用功与额外功可以随着人们目的的不同而改变.例如: .
5. 叫做机械效率,用符合表示.
6.机械效率通常用来表示 的百分比, 单位;它是反映机械性能的好坏,机械效率越高,做功性能越好.
7.机械效率表达式: 或
8.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 .
9.写出常用机械效率计算公式的条件:
a.定义式,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
b.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包括斜面:
c.滑轮组考虑绳重、摩擦:
d.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摩擦(半理想的机械效率):
e.水中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
f.水平方向滑轮,不计绳重与滑轮重:
10.当不考虑摩擦、绳重、滑轮重,即:时的机械称为
【答案】1.人们为了完成任务而必须做的功
2.人们为了完成任务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人们为了完成任务而实际做的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4.在用桶从水井中提水的过程中,人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桶做的功为额外功;如果是从水井中将落入桶捞起的过程中,则人对水作的功为额外功,对桶做的功为有用功.
5.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6.有用功占总功的 没有
7.
8.功率表示做功快慢,有单位;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性能,没有单位,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也不一定大
9.a. b. c. d.
e. f.
10.理想机械
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B,在足够深的水中匀速下沉,通过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在4s内物体A移动了0.8米,已知B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5倍,动滑轮重12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g取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对绳的拉力是20N
B.物体B对绳的拉力的功率是16W
C.物体A物体受摩擦力为148N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答案】C
一个质量为65kg的工人,用图所示的装置提升一堆水泥砖.若动滑轮重50N,装水泥砖的托板重200N,每块水泥砖重100N.不计摩擦和绳重,当工人匀速提升水泥砖时,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到 %.(g取10N/kg)
【答案】80%.
如图甲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的自由端,将总质量为500g的重物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B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3乙所示,请你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g取10N/kg)
(1)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F所做的功为 J;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⑴0.64 ⑵78.1%
提高班
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是全长的.当端挂5N的重物时,直尺的端刚好开始翘起,则直尺所受的重力是 .
【答案】
小宁想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 小宁保持阻力为3N, 阻力臂为0.2m不变, 然后改变动力臂L1和动力F1, 并保持杠杆水平平衡, 分别测量出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帮助小宁归纳出动力F1跟动力臂L1的关系: 在 的条件下, F1 = .
L1/m
0.3
0.25
0.2
0.15
0.1
0.05
F1/N
2
2.4
3
4
6
12
杠杆平衡时, 当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时,
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  )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答案】C
小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小芳在杠杆左端第四格处挂了两个钩码, 左端第二个格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 测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她反复做了几次实验, 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请你只利用这套装置设计实验说明小芳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组装好器材, 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 在杠杆左端第四格处挂了两个钩码, 左端第二个格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再保持弹簧测力计悬挂点不变, 将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 杠杆水平平衡时,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F1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 杠杆水平平衡时, 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所以小芳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多选)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拉一金属块在水平地面上以的速度匀速运动.若动滑轮受重力为,金属块受重力为,地面对金属块的摩擦力是(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拉力是 B.绳子自由端拉力是
C.拉力的功率是 D.拉力的功率是
【答案】AC
如图所示体重为的人,用滑轮组拉重的物体沿水平方向以的速度匀速运动.运动中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为.动滑轮重为(不计绳重和摩擦,地面上的定滑轮与物体相连的绳子沿水平方向,地面上的定滑轮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沿竖直方向,人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
【答案】400
工人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物体A,如图所示.当物体A完全在水面下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工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水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为60%.当物体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工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水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2.已知工人所受重力为500N,N1∶N2=7∶2;物体A所受重力为1000N.不计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g取10N/kg .求:
(1)动滑轮所受重力G动;
(2)物体A的密度ρA;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2;
(4)当物体A完全在水面下时,以0.1m/s的速度被匀速提升时,人拉绳的功率P1.
【答案】
(1)以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乙所示.
工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
G人=F′1+N1 即:N1=G人-F′1----①
G人=F′2+N2 N2=G人-F′2----②
当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动滑轮与物体A的受力情况如图(A)所示.
当物体A完全露出水面时,动滑轮与物体A的受力情况如图(B)所示.
由(A)图:3F1=GA+G动-F浮----③
由(B)图:3F2=GA+G动----④
∵F1?=F1,F2?=F2
∴N1/N2=(G人-F1)/(G人-F2)=7/2 ----⑤
又∵η1=W有/W总=(GA-F浮)/ 3F1=60% ----⑥
将③、④式代入⑤、⑥式,将G人=500N,GA=1000N代入,
解得:G动=250N
(2)由⑥式得:60%=(GA-F浮) / (GA+G动-F浮)
=(1000N-F浮) / (1000N+250N-F浮)
解得:F浮=625N
∵F浮=ρ水gVA∴VA=F浮/ρ水g
∴ρA= m/VA = GA/gVA=(GA /F浮)·ρ水
=(1000N /625N) ×1.0×103kg/m3
=1.6×103kg/m3
(3)∵η2=W′有/W′总=GA/ (GA+G动)=1000N/(1000N+250N)]=80%
(4)∵P1=F1· v1=( GA+G动-F浮) /3 × 3 vA= (1000N+250N-625N )×0.1m/s=62.5W
尖子班
小梅想探究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程中,小梅保持阻力为2N,阻力臂为0.15m不变,然后改变动力臂L1和动力F1,并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分别测量出动力臂L1和动力F1的数据如表所示.请你根据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帮助小梅归纳出动力F1跟动力臂L1的关系:在杠杆平衡时,如果 保持不变,则F1= .
L1/m
0.3
0.25
0.15
0.1
0.06
0.05
F1/N
1
1.2
2
3
5
6
【答案】阻力为2N,阻力臂为0.15m;?.
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是一个以为支点的杠杆,如图所示.一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示位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若用表示绳对桥板的拉力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乘积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始终在增加,始终在增加
B.始终在增加,始终在减小
C.先增加后减小,始终在减小
D.先减小后增加,先减小后增加
【答案】C
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一木板可绕点无摩擦转动,在端挂一边长为的正方体,一个体重为的中学生站在点时,对地面的压强刚好为零,且,,则物体的重力为 ,当人向左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
【答案】;
如图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重80N的物块A正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则(  )
A.2s内,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0.4?m
B.拉力F的大小为40N
C.2s内,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对物块A所做的功6J
D.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5W
D
如图所示,用2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可以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且不变.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水平拉力F的功率为4.8W
D.在2s内绳子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4.8J
D
小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使重为2000N的物体在内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若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小强所用拉力,则拉力的功率为
W,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 .
【答案】1500 80%
工作人员用如图所示装置打捞水中的物体.第一次提体积VA= 6×10-3m3的物体A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A未露出水面),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人拉力的功率为P1,绳端的速度为v1,机械效率为η1;第二次提重为GB=150N的物体B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B未露出水面),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人拉力的功率为P2,绳端的速度为v2,机械效率为η2.已知:功率P1:P2=2:1,η1:η2=3:2,物体AB的体积VA:VB=1:2,重力GA:GB=4:5,四个滑轮质量相等,忽略绳重、绳与滑轮间摩擦及液体对物体的阻力(g取10N/kg).
求:(1)物体B所受的浮力F浮;(2)动滑轮的重G动;
(3)速度v1、v2的比值.
【答案】
(1)FB浮=ρ液gVB=ρ液g×2VA = 120N
(2)当物体A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力分析如答图3甲所示,
当物体B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受力分析如答图3乙所示.
甲 乙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将FA浮=ρ液GVAVA=6×10-3m3GA:GB=4:5GB=150N 代入上式,解出:G动=15N
(3)
如图所示, 当人曲臂将重物端起时, 人的前臂可以看作一个杠杆.请在示意图上画出F1和F2的力臂.
如图所示,李晶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的推力对它做了功
D.在此过程中摩擦力对文具盒不做功
【答案】C
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A.45N、50% B.45N、75% C.60N、50% D.60N、75%
B
如图所示,杆OB的O端用铰链(可自由转动)固定在竖直壁上,杆的中点挂一重物G,杆的B点受水平拉力F而平衡,若拉力F沿逆时针方向逐渐转向竖直方向,而保持OB在原位置平衡,则在此过程中F将 ( )
A.大小保持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D
图甲所示是脚踏式翻盖垃圾桶的实物图,翻盖的原理是由两个杠杆组合的示图.桶盖的质量为,脚踏杆和其它连接杆的质量不计,脚踏杆,桶盖和连接杆的尺寸如图乙所示.把桶盖顶起,脚对踏板压力至少为多大?()
【答案】
如图所示的装置,杠杆自重不计,甲、乙是两个圆柱体,2ρ甲=3ρ乙,3V甲=4V乙,物体M的质量是80kg.只将圆柱体甲挂在杠杆B端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000Pa;只将圆柱体乙挂在杠杆C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000Pa.若乙的体积为3×10-3m3,OA:OB=2:3,OA:OC=2:1,g取10N/kg,则甲的密度是 kg/m3.
【答案】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