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12课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国际会议?有何影响?会议:1919年,巴黎和会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自主学习1、说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
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本质和新政的影响。
3、分析和评价罗斯福新政,谈谈罗斯福新政带给我们的启示。一、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1.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1920-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数据繁荣背后危机四伏1929年的美国,大约60%的家具和75%的收音机都收用分期贷款购买的。90%的股票是投机的,投资者只需支付10%至20%的现金购买股票,其余的均可贷款。全国性股票投机贫富差距大,购买力严重不足一、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1.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危机:
贫富差距大,购买力严重不足
导致出现生产过剩;
全国性股票投机
2.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一、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2、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 与 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实质:生产的相对过剩
材料:下面是一个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工人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
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
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母亲:你爸爸失业了。
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
母亲:煤炭生产太多了,卖不出去。消费能力不足生产盲目扩大繁荣背后隐藏着什么危机 ?V 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动脑筋A、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B、暴露的本性:资本家残忍,唯利是图,资本主义制度腐朽3、经济大危机的爆发时间:1929~1933年开始国家:美国开始标志: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
股票价格急剧下跌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4、特点经济大危机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b.产品积压,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c.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d.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经济危机“胡佛村”艰难求职5、影响:①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失业、生活恶化,生产破坏②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引发政治危机 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胡佛( 饥饿总统)罗斯福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PK1575万票—2280万票二、罗斯福新政在华盛顿的罗斯福广场,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塑像:一个穿着平常服装的平民,坐在房间一角,侧着脑袋,正全神贯注地听着。他是在听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在罗斯福上任后雷厉风行地推动第一次新政时,这种方法的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灵活的执政方式,赢得民众的信任直接目的: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1、新政的目的措施一:整顿金融体系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同时,由国会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2、新政的内容措施二: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中心措施)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1935年《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最低工资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措施三:调整农业政策1933年,制定《农业调整法》并据此成立农业调整署,其措施为: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农民的现金收入从1932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1935年的近70亿美元。 1932年,美国的失业人数达到1100万。据《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没有任何收入,处境困难。措施四:推行“以工代赈”,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价值观 1935的《社会保障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措施五:社会福利“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罗斯福整顿
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
农业政策推行
“以工代赈”社会福利《紧急银行法案》《国家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农业调整法》公共设施《社会保障法》(中心措施)二、新政措施市场与计划相结合一举多得,最具创新的一条措施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救济(Relief)
复兴(Recovery)
改革(Reform)3R政策以工代赈、社会福利
复兴工业、农业
除旧立新,新在何处?这些新政措施都是由谁实施的?国家4、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胡佛罗斯福与前任们相比,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前提下,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克服经济危机。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大国崛起》(1)对美国:
政治上: ①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②保存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5、新政的影响二战后,英国实施国家干预政策……
二战后,法国加大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
1949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建立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局限性: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罗斯福新政能否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6、评价新政:美、苏、中改革比较罗斯福新政列宁新经济政策邓小平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市场调节经济国家干预经济经济恢复政权巩固取得瞩目成就恢复经济巩固统治思考: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1)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新政的启示:(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4)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比较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华盛顿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战争取得民族独立;建立民主政治林肯维护国家统一
废除黑人奴隶制度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度过了危机1、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
A.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罗斯福新政
D.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C课堂练习2、某同学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
②它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D3.在以下年代中,哪一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
A.1929—1933年?????????B.1924—1929年
C.1918—1923年?????????D.1933—1939年
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 (?? )
A 、战后市场持续萎缩??
B 、盲目扩大生产与销售间矛盾日益尖锐C 、股票投机破坏金融秩序?????
D 、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开始的国家是 (??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6.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范围 (?? )
A.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美国???????
C.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7.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
A.波及范围特别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 各国法西斯上台
8.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 )
A 、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本主义统治C 、为美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
D. 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状况9.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 )
A. 抑制通货膨胀实行财政改革?????
B. 缓和社会和阶级矛盾,实行社会福利措施C .国家干预经济????
D.采取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关税
10.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兴建公共工程11、材料: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答: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答: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