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7课 新中国外交的起步同步练习(八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第7课 新中国外交的起步同步练习(八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1-25 13: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历史:第7课 新中国外交的起步同步训练(冀教版八年级下)www.中考资源网
例1、建国初,中苏结盟的根本目的是( )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
A、支持苏联与美国对抗 B.推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C.恢复和发展中国经济 D、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政策
C点拨:此类题目考查对历史现象本质进行分析的能力。www.中考资源网解答此类题目,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联系时代背景回答问题。www.中考资源网如本题中,关键是把握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这个重要背景,从而认识中苏结盟的实质。www.中考资源网
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主要特点是( )www.中考资源网
A.发展与邻国的关系 B、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B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边倒”就是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www.中考资源网
例2、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 )www.中考资源网
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对外开放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点拨:题干所提供的选项都是建国之初外交方面的政策,很容易混淆。www.中考资源网可通过列表法,把历史事件与政策列举出来,理顺头绪,强化记忆。www.中考资源网
1、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22日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宣布,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准则提出50周年纪念大会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www.中考资源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www.中考资源网你知道这是 年的新闻吗( )www.中考资源网
A.1998 B.2000 C.2002 D.2004
D点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的时间是1953年12月,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准则的时间是1954年6月,据此可以推断D项正确。www.中考资源网
问题探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初,都面临着哪些相同的国际环境?在这种国际环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分别执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原因是什么?
(1)www.中考资源网相同的国际环境: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威胁,帝国主义国家都对新生政权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敌视政策,妄图将新生的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这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独立
富强。www.中考资源网(2)www.中考资源网不同的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如采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等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对帝国主义进行了沉重的打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了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在《告各友邦书》中明确承认“清政府同帝国主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这实质上是一种屈辱外交。www.中考资源网(3)www.中考资源网形成不同外交政策的原因:①社会制度的不同。www.中考资源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行独立外交,国家已经取得了独立,而且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屈辱外交,因为民族不能自立,因此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徘徊。www.中考资源网②领导力量不同。www.中考资源网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有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础;而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它本身带有软弱性和
妥协性,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不能发动人民群众,没有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础。www.中考资源网
点拨:解答本题,应从国际环境、历史原因、领导力量等方面进行分析,重点把握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政府这一点。www.中考资源网
1、参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的苏共中央领导人是( )www.中考资源网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B点拨:1924~1953年的苏共中央领导人是斯大林,故正确答案应为B项。www.中考资源网
2、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www.中考资源网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 70年代 D.20世纪 80年代
A点拨:做此题,要弄清楚首次提出的时间和倡导的时间,理清其发展脉络。www.中考资源网1953年 12月,中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www.中考资源网 1954年 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www.中考资源网
3、(2006年,山西太原)www.中考资源网在l954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是( )www.中考资源网
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一国两制”
B点拨:针对万隆会议开始就出现分歧的现状,周恩来及时而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各国掀开分歧,加强团结与合作,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www.中考资源网
4、一时间中印友好掀起热潮,周总理所到之处响起“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中人民是兄弟)www.中考资源网和“潘查希拉金德巴”(五项原则万岁)www.中考资源网的欢呼声。www.中考资源网后来印度首都新德里一条美丽的大街还被命名为“五项原则街”。www.中考资源网除了中国和印度,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还有( )www.中考资源网
A、美国 B.瑞士 C、缅甸 D.越南
C点拨:1954年6月,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准则。www.中考资源网
5、周恩来所说的“求同存异”中的“同”指的是( )www.中考资源网
A、都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 B、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C.都是新兴国家 D.都是黄种人建立的国家
A点拨: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就是亚非国家的相同点。www.中考资源网
6、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大国参加的会议。www.中考资源网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在( )www.中考资源网
A、 1953年 12月 B.1954年 6月 C. 1955年4月 D. 1956年 8月
C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万隆会议召开时间的了解,所提供的几个选项很容易混淆,应该注意通盘考虑。www.中考资源网本节有3个时间名词:1953年12月(首次提出五项原则)www.中考资源网,1954年6月(三国共同提倡五项原则)www.中考资源网,1955年4月(亚洲和非洲国家首脑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中国政府派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出席会议)www.中考资源网。www.中考资源网记牢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选起来也就容易多了。www.中考资源网
7、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www.中考资源网
毛泽东把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形象地比喻为三句话:“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www.中考资源网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三句话的意思。www.中考资源网
(1)www.中考资源网“另起炉灶”: 。www.中考资源网
(2)www.中考资源网“一边倒”: 。www.中考资源网
(3)www.中考资源网“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www.中考资源网
(1)www.中考资源网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时期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www.中考资源网(2)www.中考资源网就是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www.中考资源网(3)www.中考资源网就是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www.中考资源网
点拨:解答本题,要把比喻的内容和当时的外交政策结合起来。www.中考资源网“另起炉灶”带有和旧的政策划清界限的意思;“一边倒”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意思;“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包含着清除外来势力的内容。www.中考资源网
8、下列对万隆会议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www.中考资源网
A、中国政府派陈毅率代表团出席了万隆会议
B.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是出席万隆会议的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C.万隆会议开得非常顺利,与会各方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
D.“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共同抗击帝国主义对亚非各国的入侵
B点拨:A项中应该是“中国政府派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了万隆会议”;C项中应该是会议开始时出现尖锐分歧,由于周总理“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推动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D项中国的是为了呼吁各国掀开分歧,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利益而加强团结与合作。www.中考资源网因此正确选项应该是B项。www.中考资源网
9、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www.中考资源网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B、互相团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C.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和谐相处、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A点拨:五项原则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表现在政治方面,杜绝了强国对弱国的侵略;“平等互利”首先体现了不论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同时注重了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在合作中,争取双方得益,共同发展;“和平共处”是总的原则,表明五项原则的制定是为了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www.中考资源网
10、阅读下列材料:
这个为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举办的研讨会,吸引了来自中国和五大洲12个国家的
100多位政要和专家学者。www.中考资源网……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也表达了几近相同的观点:“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www.中考资源网”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甚至认为,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重新发扬五项原则的精神”。www.中考资源网
请完成:
为什么这个研讨会能吸引这么多政要和专家学者参加?你怎样理解舒尔茨和霍克所说的话?
①经过50年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www.中考资源网②今天,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横行,国际上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事例层出不穷。www.中考资源网要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国与国之间的关系。www.中考资源网
点拨: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我们可以从“为什么这个研讨会能吸引这么多政要和专家学者参加”的事实中认识到这五项原则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舒尔茨和霍克的话表明了五项原则仍具有现实意义。www.中考资源网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亚非会议,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从一开始就抱着极端敌视的态度。www.中考资源网它通过报刊等宣传机器来贬低会议的意义,硬说亚非会议“算不得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散布会议不可能达成任何协议的悲观论调,企图煽动一些国家在会内制造难题,使会议达不成协议。www.中考资源网会议前夕,1955年4月 15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表示将向国会要求通过“援助”的新计划,妄想以“经济援助”为饵,诱使某些国家上钩,听从美国的指挥。www.中考资源网
材料二:会议就有关亚非国家的利害关系和共同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达成了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
公报》,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www.中考资源网此次会议促进了亚非各国的 团结和合作,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对亚非各国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发展和团结的加强起
了重要作用。www.中考资源网
请完成:
(1)www.中考资源网材料一中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破坏亚非会议?
(2)www.中考资源网会议主要就哪些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一致?你能归纳会议中形成的万隆精神吗?你认为万隆精神对
今天的国际关系有没有作用?
(3)www.中考资源网有人说亚非会议给新中国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外交舞台,而这个舞台最耀眼的明星就是周恩来总理。www.中考资源网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期间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能查阅资料,找出一二个反映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期间的外交机智的事例吗?
(1)www.中考资源网破坏亚非国家的团结,削弱亚非国家的影响,从而分别控制亚非各国。www.中考资源网(2)www.中考资源网①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www.中考资源网②摆脱大国政治干涉,平等协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www.中考资源网③有。www.中考资源网它是推动亚非团结与合作的动力源泉;今天,我们更应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各国选择不同发展道路的自主权,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www.中考资源网大力推动与区域外的其他国家开展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共同发展。www.中考资源网(3)www.中考资源网最深的印象是:奋不顾身、忘我工作、临危不乱、多谋善断。www.中考资源网事例略。www.中考资源网
点拨:解答第(1)www.中考资源网问,可结合当时的背景,从帝国主义国家的本性来思考;第(2)www.中考资源网问的难点体现在“你认为万隆精神对今天的国际关系有没有作用”这一问上,应结合当前的时事,从政治格局多极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角度进行分析;第(3)www.中考资源网问要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周总理的生平来概括。www.中考资源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