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同学们考过试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和动画片里的小朋友参加考试,好吗?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打开工具箱10. 认 识 工 具 rèn shi gōng jù rèn shi gè zhǒng gōng jù认识 各种 工 具猜猜:工具箱里有什么呢?选 用 什 么 工 具 好Xuǎn yòng shěn me gōng jù hǎo钢丝钳拧铁丝gāng sī qián nǐng tiě sī我发现:工具能够帮助人们解决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了解锤子的发展历程rèn shí biāo zhǔn de tiān qì fú hào 生 活 中 的 工 具 Shēng huó zhōng de gōng jù 各种各样的工具 作业:观察家中常用
的简单工具。谢谢大家!10.认识工具
【教材分析】
技术与工程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单元是第一个有关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主题单元。本课《认识工具》是本单元《打开工具箱》的首课,本课从认识、尝试、了解、分析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内容。用学生常见的身边物品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明确任务,完成一系列使用工具的活动。通过阅读锤子的发展史了解到劳动工具在不断发展,分析不同材质的锤子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学情分析】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针对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多的科学学习的经历,鼓励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通过自主观察和描述工具的特点和作用,同时能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工具箱里的一些常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老虎钳。
2.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羊角锤、尖嘴钳。
3.认识到同一种工具也有不同的样式和不同的功能。
【教学重点】
认识工具箱里的常用工具,能够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教学难点】
1.学会选用不同的工具解决不同的问题,理解同种不同的工具也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利用简单工具完成小任务。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工具箱。
学生材料:三角尺(或直尺)、羊角锤、尖嘴钳、小铁钉、木块、细铁丝、不同材质的锤子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动画导入新课
1.问题:同学参加过考试吗?今天我们和动画里的小朋友一起来参加一场考试吧。
2.播放动画片:万能包。
3. 谈话:其实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工具》。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对工具箱内各种工具的探究学习。]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认识各种工具
1.提问:工具箱内还有哪些工具呢?(出示相应的图片)你用过哪个呢?它帮你干什么了呢?
2.教师讲解并共同完成表格。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老虎钳
多用来起钉子或夹断钉子和铁丝。
羊角锤
可用来钉钉子与拔钉子。
螺丝刀
可以将螺丝很省力的拧到物体中去。
钢卷尺
是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扳手
拧紧或松动螺栓和螺母。
3.除了书上介绍的工具,你还了解哪些工具呢?
4.我们生活中的工具有很多很多,还有剪刀,铁锹,指甲刀,美工刀与测电笔等等。(同时图片展示)。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了,如果能运用到生活中去就更厉害了。大家想试一下吗?(启后)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潜意识思考自己用过或见过哪些简单的工具,并回忆这些工具帮助你做了什么,从而认识工具箱内常见的工具以及作用,同时拓展除工具箱里的工具生活中你还接触过哪些工具,通过交流讨论后激发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究欲望,同时动手能力的锻炼将在下一个活动中展开。]
活动二: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和木板(出示木板和钉子),
(1)如果要把钉子钉进木板中,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木板和钉子,请问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呢?
(2)教师师范:在木板上量出10厘米的长度后做上记号,在记号处钉上钉子,再试着把钉子拔出来就算任务完成了。(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在使用工具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别伤到自己和同伴)。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4.教师小结:在刚才的活动中,在测量长度时选择了尺子,钉钉子和拔钉子时用到了羊角锤。
[设计意图:在认识了工具箱内常见的工具后,本活动意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动手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尝试着利用身边常见的羊角锤,木板,钉子进行简单的动手实验,完成任务后的小朋友们正陶醉在自己的快乐中时,接下来给他们安排男生和女生的进行比赛任务时大大提高了孩子们想要挑战的乐趣,从而进入下一活动。]
活动三:钢丝钳拧铁丝活动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特别棒,我们班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接下来老师想考一考大家,这里有一根铁丝,现在要让铁丝一根变两根,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2.学生思考并汇报答案,教师师范用钢丝钳剪断铁丝。
3.问题:你有办法将剪断的两根铁丝连接在一起吗?
4.学生思考并汇报答案,教师师范用钢丝钳将剪断的铁丝拧在一起。
5.思考:看到老师刚才带领同学们完成的实验,你有什么收获吗?教师补充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合适的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钢丝钳剪断铁丝和利用钢丝钳连接剪断的铁丝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工具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体会到工具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活动四:了解锤子的发展历程
1.从刚才的比赛中同学们都发现工具可以帮助很方便快速的解决一些问题,那么古代有工具吗?
2.小组交流讨论:你知道古代人用什么工具吗?
3.小组成员汇报结果,教师补充:人类的祖先最早用石头砸东西,后来有了加木柄的石锤,再后来有了坚硬的铁锤,而如今,又有了用木头,橡胶等材料制成的专用锤。
4.原来光锤子的种类就这么多呀,有木制的,铁制的,橡胶制的,打开课本内容,看一看他们用的分别是什么锤子呢?为什么?
5.小组活动交流讨论并汇报自己的想法。
6.教师补充:木锤相对重量轻,可以在操作面上敲击面食,使得食物变得更加富有韧性。铁锤质硬坚固力量大,敲击金属岩石就非它莫属了。铺地砖则是采用的橡胶锤,质软轻巧又不破坏地砖。
7.问题:各种工具有着各种的作用,即使同种工具也可能有不同的作用,这和什么有关系呢?请同学们大胆的说一说。
8.教师小结:材料的性质是和工具的作用分不开的,虽然都是锤子,但是由于选择了不同的材料,那么其适用的场地也就不同了。
[设计意图:了解锤子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同材料的锤子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知道材料的性质是和工具的作用分不开的。本活动意在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的探索使用各种的工具,同时感受到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三、拓展延伸
作业:观察家中常用的简单工具。
【板书设计】
1.认识工具
各种各样的工具 各不相同的作用
【课后反思】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潜能。针对本节课反思如下:认识工具是打开工具箱的第一课,孩子们在科学课上看到的正好是生活常见的一些工具,所以课本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尤为关键。首先从生活情境入手,提出问题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想要打开工具箱看个究竟,然后提取生活经验逐步认识工具,试着让小朋友回忆经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各种工具的作用。接着结合生活经验选取合适的工具进行实验,这是课堂中孩子们最喜欢的步骤,大家都热情高涨,但是也是课堂中最不可控的环节,所以一定要提醒安全无小事,小组要合理分工,团结合作,学会和同伴分享交流彼此的经验。还能为后续的学习内容埋下伏笔。最后全班交流以锤子为代表工具的发展史,让同学们了解到各种工具的作用不同是因为材料的不同,从而体会到人类智慧的伟大,鼓励孩子们回家继续观察常见的工具,将带着从科学课中学到的知识走进生活。
10.认识工具
【教材分析】
技术与工程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单元是第一个有关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主题单元。本课《认识工具》是本单元《打开工具箱》的首课,本课从认识、尝试、了解、分析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内容。用学生常见的身边物品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明确任务,完成一系列使用工具的活动。通过阅读锤子的发展史了解到劳动工具在不断发展,分析不同材质的锤子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学情分析】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针对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多的科学学习的经历,鼓励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通过自主观察和描述工具的特点和作用,同时能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工具箱里的一些常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老虎钳。
2.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羊角锤、尖嘴钳。
3.认识到同一种工具也有不同的样式和不同的功能。
【教学重点】
认识工具箱里的常用工具,能够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教学难点】
1.学会选用不同的工具解决不同的问题,理解同种不同的工具也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利用简单工具完成小任务。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教师材料:工具箱。
学生材料:三角尺(或直尺)、羊角锤、尖嘴钳、小铁钉、木块、细铁丝、不同材质的锤子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一、导入新课
1.问题:同学参加过考试吗?今天我们和动画里的小朋友一起来参加一场考试吧。
2.播放动画片:万能包
观看动画片:万能包。
学生交流讨论动画片里的小朋友参加的是关于什么的考试呢?
通过动画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对工具箱内各种工具的探究学习。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认识各种工具
1.提问:工具箱内还有哪些工具呢?(出示相应的图片)你用过哪个呢?它帮你干什么了呢?
2.教师讲解并共同完成表格。
3.除了书上介绍的工具,你还了解哪些工具呢?
4.我们生活中的工具有很多很多,还有剪刀,铁锹,指甲刀,美工刀与测电笔等等。(同时图片展示)。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了,如果能运用到生活中去就更厉害了。大家想试一下吗?
1.小组同学交流讨论你用过哪个呢?它帮你干什么了呢?
2.学生补充:在生活中你见过,用过哪些工具呢?。
激发学生的潜意识思考自己用过或见过哪些简单的工具,并回忆这些工具帮助你做了什么,从而认识工具箱内常见的工具以及作用,同时拓展除工具箱里的工具生活中你还接触过哪些工具,通过交流讨论后激发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究欲望,同时动手能力的锻炼将在下一个活动中展开。
活动二: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和木板(出示木板和钉子),
2.教师师范:在木板上量出10厘米的长度后做上记号,在记号处钉上钉子,再试着把钉子拔出来就算任务完成了。(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在使用工具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别伤到自己和同伴)。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的实验成功了吗?
4.教师小结:在刚才的活动中,在测量长度时选择了尺子,钉钉子和拔钉子时用到了羊角锤。
1.思考:如果要把钉子钉进木板中,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木板和钉子,请问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呢?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在认识了工具箱内常见的工具后,本活动意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动手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尝试着利用身边常见的羊角锤,木板,钉子进行简单的动手实验,完成任务后的小朋友们正陶醉在自己的快乐中时,接下来给他们进行比赛任务时大大提高了孩子们想要挑战的乐趣,从而进入下一活动。
活动三:钢丝钳拧铁丝比赛活动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特别棒,我们班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接下来老师想考一考大家,这里有一根铁丝,现在要让铁丝一根变两根,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2.教师师范用钢丝钳剪断铁丝,并播放相应的视频。
3.问题:你有办法将剪断的两根铁丝连接在一起吗?
4.教师师范用钢丝钳将剪断的铁丝拧在一起并播放相应的视频。
5.思考:看到老师刚才带领同学们完成的实验,你有什么收获吗?教师补充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合适的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1.学生思考并汇报自己的好办法。
2.学生观看视频。
3.学生思考并汇报答案。
4.学生观看视频。
5. 小组代表发言实验后的收获。
通过利用钢丝钳剪断铁丝和利用钢丝钳连接剪断的铁丝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工具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体会到工具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活动四:了解锤子的故事
1.从刚才的比赛中同学们都发现工具可以帮助很方便快速的解决一些问题,那么古代有工具吗?
2.教师补充:人类的祖先最早用石头砸东西,后来有了加木柄的石锤,再后来有了坚硬的铁锤,而如今,又有了用木头,橡胶等材料制成的专用锤。
3.原来光锤子的种类就这么多呀,有木制的,铁制的,橡胶制的,打开课本内容,看一看他们用的分别是什么锤子呢?为什么?
4.教师补充:木锤相对重量轻,可以在操作面上敲击面食,使得食物变得更加富有韧性。铁锤质硬坚固力量大,敲击金属岩石就非它莫属了。铺地砖则是采用的橡胶锤,质软轻巧又不破坏地砖。
5.问题:各种工具有着各种的作用,即使同种工具也可能有不同的作用,这和什么有关系呢?
6.教师小结:材料的性质是和工具的作用分不开的,虽然都是锤子,但是由于选择
不同的材料,那么其适用的场地也就不同了。
1.小组交流讨论:你知道古代人用什么工具吗?
2.小组活动交流讨论并汇报自己的想法。
3.同学们大胆的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不同材料的同种工具吗?
了解锤子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同材料的锤子在不同的场合使用,知道材料的性质是和工具的作用分不开的。本活动意在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的探索使用各种的工具,同时感受到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三、拓展延伸
作业
作业:观察家中常用的简单工具。
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
课本知识紧密联系生活,作为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走进生活做生活的小主人。
【板书设计】
10.认识工具
各种各样的工具 各不相同的作用
【课后反思】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潜能。针对本节课反思如下:认识工具是打开工具箱的第一课,孩子们在科学课上看到的正好是生活常见的一些工具,所以课本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尤为关键。首先从生活情境入手,提出问题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想要打开工具箱看个究竟,然后提取生活经验逐步认识工具,试着让小朋友回忆经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各种工具的作用。接着结合生活经验选取合适的工具进行实验,这是课堂中孩子们最喜欢的步骤,大家都热情高涨,但是也是课堂中最不可控的环节,所以一定要提醒安全无小事,小组要合理分工,团结合作,学会和同伴分享交流彼此的经验。还能为后续的学习内容埋下伏笔。最后全班交流以锤子为代表工具的发展史,让同学们了解到各种工具的作用不同是因为材料的不同,从而体会到人类智慧的伟大,鼓励孩子们回家继续观察常见的工具,将带着从科学课中学到的知识走进生活。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 打开工具箱
10.认识工具
实验一: 认识工具-学会使用羊角锤
实验目的
能够选择合适的工具(羊角锤)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木板,尺子,铅笔,羊角锤
实验步骤
1. 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和木板(出示木板和钉子)。
2. 如果要把钉子钉进木板中,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木板和钉子,请问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呢?
3. 要求:在木板上量出10厘米的长度后做上记号,在记号处钉上钉子,再试着把钉子拔出来就算任务完成了,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4. 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5. 教师进行实验的演示并讲解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6. 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教师巡视并指导。
7. 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8.师生共同进行实验小结。
注意事项
1使用的工具要轻拿轻放。
2.请同学们在使用工具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别伤到自己和同伴。
实验现象
同学们可利用工具钉钉子和拔钉子。
实验结论
测量长度时应选择尺子,钉钉子和拔钉子时应该用羊角锤。
实验原理
合适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省力。
实验拓展
钢丝钳剪断铁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