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中国在交通、通讯方面的进步。
2.探索理解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对于人们改善生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交通、通信的进步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三、自主学习:
导入新课:讨论回答:新旧“四大件”分别指的是什么?
旧的“四大件”指的是“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②新的“四大件”原先指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现在正朝着电脑、手机、住房、汽车发展。
目标导学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1.衣
(1)以前人们衣着特点: 色彩和样式很单调,数量有限而且要凭布票购买衣服。
(2现在的服饰发生特点:不仅用来御寒,而且可以展示个性、显示风度,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2.食
改革开放前:食物比较单一,营养严重不足。
改革开放后: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
3.住
改革开放前:人们住房比较拥挤,
改革开放后: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装修和居住环境改善。
4.行
改革开放前:是自行车,
改革开放后:接亲使用轿车。
5.用
改革开放以前:四大件——三转一响,
改革开放后:新四件。
目标导学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在交通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问题】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任意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
【问题】我国的电信事业取得了什么成就?
【答】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问题】我国的互联网建设取得了什么成就?
【答】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四、课堂总结
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物质供应严重匮乏,限制了人们提高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物质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才能不断加强。而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要坚定拥护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板书设计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衣
2.食
3.住
4.行
5.用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
2.通信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基础检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比较缓慢,主要是由于( )
①计划经济的束缚 ②市场经济的束缚 ③平均主义的束缚 ④按劳分配的束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变化折射出新中国时代的变迁。下图中的时装表演,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三大改造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3.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下列对改革开放后,“吃”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已经彻底得到了解决
B.吃东西讲究营养均衡,精细搭配
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野菜、粗粮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4.下列关于我国交通条件改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截至2010年底,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
B.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C.我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D.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不断发生着变化。有人说: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速度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参考答案
1.B
解析:计划经济和平均主义容易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是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故选B。
2.C
解析: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资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解放,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图片显示的就是时装表演。故选C。
3.A
解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并没有彻底得到解决。故选A。
4.A
解析:截至2010年底,我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故A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5.B
解析:由太阳——挂钟——手表——手机的变化可知,这体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故选B。
课件27张PPT。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八年级下册新课导入讨论回答:新旧“四大件”分别指的是什么?
旧的“四大件”指的是“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新的“四大件”原先指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现在正朝着电脑、手机、住房、汽车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
2.知道中国在交通、通讯方面的进步日常生活的变化1.新中国成立前后变化:
从物价飞涨,民生凋敝到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旧中国难民新中国初期分得土地的农民2.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1)衣
改革开放前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2.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1)衣
改革开放后色彩丰富,风格多样,彰显个性。
2.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2)食
改革开放前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2.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2)食
改革开放后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为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2.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3)住
改革开放前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2.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3)住
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饰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3.改革开放后生活方式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生活的变化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1、交通工具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1、交通工具的变化截至2010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世界第二建密集公路网、公路大桥等,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前列国内国外航线众多,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繁忙的机场港珠澳跨海大桥大型深水港口地下轨道交通 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出行方式的变化昔日的“自行车王国”私家车越来越多飞机出行高铁出行邮轮出行(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
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
(2)中国的互联网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网民规模不断扩大,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通信的发展通讯方式的变化书信彩屏手机智能手机QQ聊天微信交流支付方式的变化知识扩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极大解放了生产力,经济水平快速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
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了正确的发展纲要,特别是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全国各族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建设祖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本课小结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物质供应严重匮乏,限制了人们提高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物质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才能不断加强。而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要坚定拥护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基础检测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比较缓慢,主要是由于( )
①计划经济的束缚 ②市场经济的束缚 ③平均主义的束缚 ④按劳分配的束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B2.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变化折射出新中国时代的变迁。右图中的时装表演,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C3.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下列对改革开放后,“吃”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已经彻底得到了解决
B.吃东西讲究营养均衡,精细搭配
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野菜、粗粮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4.下列关于我国交通条件改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截至2010年底,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
B.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C.我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D.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AA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不断发生着变化。有人说: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速度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B再见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后提分训练
1.下列现象能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生活的一项是( )
A. “上山下乡很有必要” B. “到处是一片蓝灰色的海洋”
C.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D. 凭票供应退出历史舞台
2.截至2015年,中国手机的保有量为9.5亿台,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网购”支付宝,手机支付,几乎成了手机机主的标配日常。以上事实说明了( )
①我国电信产业发展迅速
②通信事业和电信事业的发展,使信息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③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④人们已经被手机捆绑住了生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彩电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手机、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些现象说明( )
A. 我国的科技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B. 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 人们的消费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D. 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有人说:中国人看时间,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
A. 中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 中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发生了变化 D. 中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我国城乡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出现在( )
A.建国初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
6. 粮票、布票等是祖辈、父辈们曾经使用过的购物票证,当时发行这些票证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当时物资很紧缺 B.当时大家没有钱 C.票证代替人民币 D.使用起来很方便
7. 1972年,有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
A.人们用来招待他的主食是玉米饭
B.大街上人们的服装大多是灰色和蓝色两种
C.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
D.人们大多住在简陋狭窄的房子里
8.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 )
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 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
③住房短缺,狭小拥挤 ④交通发展,出行便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列关于我国通信事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B.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
C.我国电信网络发展速度已位居世界第一
D.我国互联网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10.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这些变化描绘出了历史发展的轨迹。读图,回答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吃、穿、住、行条件的改善有哪些表现?请举例说明。说说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人们衣着打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粮票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C
10. (1)吃: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穿:不再是“蓝灰色的海洋”,衣着丰富多彩,展示个性,显示风度。住: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行:交通方便,出门旅游增多。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
(2)说明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粮食产量提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常生活发生变迁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2.知道中国在交通、通讯方面的进步。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和交通、通信的发展。
难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三、自主学习: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概况:____________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2.变化
(1)衣:
买衣服要凭 ,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成为人们 、 的方式。
(2)食: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 问题。
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 、粗细搭配, 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深入人心。
(3)住:住房比较 ,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和 明显改善。
(4)行:
交通条件 。
铁路、 、 、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 运输网。
(5)用:
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低。
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截止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运营里程已居世界第_____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2.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3.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4.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_______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5.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迅速发展,已形成___________。
6.随着____________的改善和人民___________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也已早进入寻常百姓家。
7.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____________,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通信事业的发展和___________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__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
课件21张PPT。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预习一、日常生活的变化1、变化阶段:1949年1978年物价飞涨
民生凋敝经济恢复
物价稳定
逐步提高生活水平提高
生活明显改善衣食住行2、直观感受20世纪50、60、70年代一片灰色、蓝色的海洋衣夏天的确良饰的变迁绿色的军装是那个时代最美丽的服装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思想观念的解放,体现在服装上出现了更多款式,更多色彩。服饰不再是满足御寒的工具,更是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改革开放之前,买衣服要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单调。80年代最时髦的喇叭裤食改革开放前,饮食结构单一,很多地方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健康。住改革开放前住房拥挤,设施简单。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行总体表现:建国
前:
后:交通条件落后国家投入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建立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我国建成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出行工具的演变20世纪60、70年代,人们最主要的出行工具是自行车和公交车。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出租车,私人小轿车数量也越来越多。现代出行方式城市公共交通自助出行长途出行家庭出行3、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我国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的互联网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网民规模不断扩大,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二、观念的变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断优化。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考:人们日常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的旧制度,建立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制度,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改革开放为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40周年 继往开来 砥砺奋进社会生活的变迁日常生活的变化观念的变化人们的衣、食、住、行和通信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本课小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