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词二篇》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悼念( ) 重荷( ) 自诩( )
卷zhì( ) nuò( )言 熟rěn( )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炉火纯青 交头截耳 开怀畅饮 无懈可击 群英会萃
公正不阿 乘风破浪 闭门造车 轰堂大笑 性命悠关
错别字
改 正
3.填入下列语段画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门山的主角是松树,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 ; 。松柏连理,松竹相依,好一幅水墨风景画。
①翠竹则在屋檐下,在小径旁, ②柏树或矗立山脚,或伸出岩缝,
③森森然,与松呼应 ④幽幽的,做些铺垫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4.根据情景把内容补充完整。
今年岳阳楼景区推出的“背《岳阳楼记》,领免费门票”新春活动受到游客热捧,大年初一至初十有近万人“背”得岳阳楼免费门票。5月1日至5月7日,孔子故里曲阜也推出“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
针对这两个景区的新举措,某班级出现了两种不同声音。
甲:我们不赞成这种做法。景区完全是拿传统文化作秀,纯属借背诵之名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以达到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来源:Z,xx,k.Com]
乙: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推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2)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6.综合性学习。
(1)【知媒体】某中学校报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屠呦呦获奖”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来源:学科网ZXXK]
根据表格内容,请将该问卷调查的结论补充完整:从新闻的获知途径上来看,________________
(2)【话标题】屠呦呦获奖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屠呦呦获奖的相关消息,以下是部分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
“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谁”
“屠呦呦为何能获得诺贝尔奖”
“屠呦呦获奖打了谁的脸”
“屠呦呦获奖能否为中药正名”
请根据上面的新闻标题,结合新闻的相关知识,探究新闻标题的特点。
(3)【用新闻】得知屠呦呦获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请运用相关新闻知识,为校报主编补写出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方案分析”。
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消息。
方案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屠呦呦获奖”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
方案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采访本校的老师同学,根据采访内容做一期“身边人看屠呦呦获奖”的专题报道。
方案分析:能结合身边实际,可读性增强,但缺乏权威性和推广价值。
二、课外阅读
(一)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①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
②我是在居士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爱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③《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
④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3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⑤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怀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7.作者在第③④⑤段中,是从哪些方面对莫泊桑进行高度评价的?(多选,填序号)( )
A.外貌 B.作品 C.勇气 D.才气 E.喜好
8.莫泊桑初入文坛便能“跻身于大师的行列”,请你以第②段的描述为依据说说他具备了哪些优秀品质。
9.阅读第③段,简要说出莫泊桑的作品具有哪些特点。
(1) ;(2) ;(3) 。
(二)
宜将寸草报春晖(讲演稿)
【印度】拉朱雅沙尔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伟岸,还是矮小;是博学多才,还是目不识丁;是飞黄腾达,还是一生潦倒。他们,都一样地为我们的生活含辛茹苦,为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换取我们生命的延续。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小女儿不幸患了白血病,必须抽掉身上坏死的血液而换上新鲜、健康的血液。就是这样一位极其平凡的母亲,毅然把自己的血液一滴一滴地输给女儿。为了女儿能够留几天笑语给这个世界,能多收获一段美丽的人生。她整整输了八年!女儿的脸色由惨白转为红润,而母亲的面色却由红润转为惨白。还有一位母亲,她的两个孩子在水边玩耍,不小心,一同掉进水中,母亲闻讯赶来,看到在水中挣扎的孩子,一头扑进了水里,奋力把两个孩子顶出了水面,孩子得救了,可她却永远沉到水底。她从来没游过泳,也不会游泳,为什么会有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呢?因为在母亲的心目中只有孩子!
“十月怀胎”,或许是母亲的天职,然而,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这其中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有哪一点、哪一样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又有哪一点、哪一样不连着父母的牺牲与奉献呢?
千千万万的父母,千千万万的奉献,千千万万的牺牲哪!千千万万的儿女又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禽兽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情,作为至灵至性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呢?面对苍天,面对高山,面对大海,我们都应记住: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中国的孔子早就指出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只养不敬,无异于饲养犬马。那么,朋友,茶余饭后,你是否能陪老人说说话,驱散老人的一份孤寂呢?节假日,当你带着夫人、孩子逛公园、进商店时,你是否也能搀着老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喜悦呢?当父母病在床上时,你是否能及时地送去你作为儿女的一份体贴的温情呢?如此等等,或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了不得?然而,我却认为,这才是对父母一种实实在在的孝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尊老爱幼,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形成尊老爱幼的好风尚。
朋友们,最后我建议,让我们一道重温中国的一首古老歌谣,从中再次领悟一番父母对儿女春天般的厚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我们都拥有一颗孝心!
愿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心!
(原载于《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10.根据下面的意思从上文中选出相应的成语。
(1)忍受辛苦。( )
(2)比喻用尽心血。( )
(3)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
(4)旧时比喻人骤然得志,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 )
(5)学问广博,有多种才能。( )
(6)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
11.讲演稿的结尾处引用孟郊的《游子吟》能达到什么效果?
12.概括文中所列举的两个典型事例的要点。
[来源
13.在括号中填写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2)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这其中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有哪一点、哪一样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又有哪一点、哪一样不连着父母的牺牲与奉献呢?( )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伟岸,还是矮小;是博学多才,还是目不识丁;是飞黄腾达,还是一生潦倒。( )
参考答案
1.dào hè xǔ 帙 诺 稔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字音、字形,注意“悼”不要读成“diào”,“荷”为多音字,此处读“hè”,“诩”不要读成“yǔ”。注意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别字。)
2.
错别字
截
会
轰[来源:学。科。网]
悠
改 正
接
荟
哄
攸
解析:本题中,错别字出现的原因是形近、音近致误,它们字形整体相近,读音相似,细微处略有差别。答题时要全神贯注,不能马虎了事,看走了眼。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形近字、音近字局部的差别,如部首不同、读音不同等。
3.C
解析:先说柏树,再说翠竹,与首句次序一致;“则”字也决定了①只能在②之后。用“森森然”描述柏树,用“幽幽的”描述翠竹,符合事物的特点。)
4.景区的做法除了能够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外,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中的辩论。乙方的观点很明确,即“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后面就要阐述“这种做法”为什么“值得推广”。既然甲方是从“传统文化”这一角度切入,那么乙方也可以从相同的角度入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论述时语言要简洁通顺、有说服力。
5. (1) 排比句,句式匀称,音律铿锵,节奏感强。这段文字一气呵成,感情强烈而奔放,尽情抒发了对居里夫人的无限敬佩之情,浸透着演讲者无尽的赞颂。
(2)“哪怕”“只要”以肯定的语气阐明只需要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与热忱的“一小部分”,就足以使欧洲面临比较光明的未来。这是对居里夫人的高度赞扬与钦佩,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6.(1)示例一: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知新闻的主要途径。示例二:新兴媒体已经全面压倒传统媒体。
(2)示例:吸引读者。(或“提示内容,使读者在阅读文章之前对文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或“评价内容,表达报纸的立场及态度”。)
(3)及时、迅速,但时间短促,难以做到深刻全面。
能查阅、参考各种资料,做到深刻、全面(或“翔实”“权威”),但相对延迟、滞后。
7.B
8.谦恭(谦虚)、勤奋好学。
解析:从第②段中找出重点语句后总结作答,如从“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一句,可总结出他“谦恭”,从“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一句,可总结出他“勤奋好学”。
9.(1)内容丰富多彩;(2)手法精湛绝妙;(3)思想深刻。
(认真阅读第③段,分条总结即可。)
10.(1)含辛茹苦 (2)呕心沥血 (3)目不识丁 (4)飞黄腾达 (5)博学多才 (6)天经地义
11.结尾处引用孟郊的《游子吟》,可谓水到渠成,卒章显志,使文章余音袅袅,意味深长。
12.一位母亲为女儿输血八年。 一位母亲为救她的两个落水的孩子而毅然献身。
13.(1)比喻 (2)反问 (3)排比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1)是比喻,以草报答三春晖,比喻子女报答父母;(2)由问句可知是反问;(3)由“是……还是……,是……还是……,是……还是……,是……还是……”可知是排比。
语文版语文9年级下第12课《演讲词二篇》教学设计
课题
演讲词二篇
单元
4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9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以凝练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的特点。
能力目标
理解文章新颖脱俗,深刻高远而发人深思的立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1.学习居里夫人热忱、顽强、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
2.深刻体会林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强烈感情。
重点
理解课文以凝练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的特点。
难点
理解课文以凝练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934年7月4日,一颗科学巨星的陨落,全世界人们都为之悲痛。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她为人类的医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就是著名的化学家——居里夫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爱因斯坦在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悼念玛丽?居里》,一起来缅怀这位科学巨匠!
思考、讨论问题。
由讲述直接引发情感,激情导入,直奔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初读感知
1.作者简介: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1955年):原是德籍犹太人。因不满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他在瑞士接受了中等和高等教育。二十六岁发表了狭义相对论。1915年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1949年发表了统一场论。
2.简介《悼念玛丽·居里》背景
1934年7月,居里夫人逝世,1935年11月23日,爱因斯坦怀着悲痛的心情,专程赶赴纽约,在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悼念会上,发表了演讲《悼念玛丽?居里》。念到悼词最后部分时,爱因斯坦哽咽了,呼吸不禁急促起来。在那一瞬间,他感到两个灵魂水乳交融。悼词既是对居里夫人的歌颂,也是爱因斯坦精神境界的自白。
3.玛丽·居里简介
玛丽.居里夫人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得到过两次诺贝尔奖(1903年物理奖和1911年化学奖); 一生担任过25个国家l06个荣誉职位,如英国皇家学会、德国化学会会员;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她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仅有的两个在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之一。由于她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使她于1934年得了癌症——恶性白血病。1934年7月4日逝世于法国尚萨瓦省的疗养院,终年67岁。
4.悼词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它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介绍死者逝世前的身份、逝世原因、逝世时间及终年岁数等;(2)追怀死者生平业绩,并充分肯定其社会意义和价值;(3)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激励生者。按表达方式,悼词可分为记叙式悼词、议论式悼词和抒情式悼词三种。
5.读准字音
悼念( dào) 崇高(chóng) 真挚(zhì)
钦佩(qīn) 热忱(chén) 抑郁(yì)
妥协(tuǒ) 公正不阿(ē)
6.理解词语
悼念:怀念死者,表示哀痛。
真挚:真诚恳切(多指感情)。
钦佩:敬重佩服。
公正不阿:公平正直,没有偏袒。
公仆:为公众服务的人。
二、学习《玛丽.居里》
理清课文思路。
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2-3):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和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4):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
三、精读感悟
1.第一段文字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话至少有三层意思:
①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
②她已去世;
③对她的悼念不能仅仅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
第二句通过比较法,强调了居里夫人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第三句强调“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才智”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
这三句在意思上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更为出色。
2.朗读第2段,结合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事例,说说作者阐述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品德和力量?
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具体指“她的坚强、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在荣誉面前,居里夫人虚怀若谷: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面对生活的磨难和困苦的研究工作:居里夫人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表现为她为探求科学秘密而奋不顾身、百折不挠的精神。
3.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三段照应了第一段的第三句话,赞颂居里夫人的热忱和顽强:“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一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是“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
4.第四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和上文有哪些联系?
本段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指出其现实意义,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爱因斯坦本人也是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最好实践者。这一段照应第一段的第二句话。
5.爱因斯坦这篇简短的悼词为什么却能打动人心?
因为居里夫人的事迹本身就有打动人心的魅力。这篇悼词只用“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一句话概括了居里夫人的最伟大的科学功绩 ,而用大部分篇幅赞颂居里夫人的 品德力量和热忱 ,构思巧妙,睿智的思想闪闪发光, 。
这篇只有500字的悼词是一篇流露内心真情的讲演稿,它朴实而真挚,因此打动了千万读者的心。
四、手法探究
1.文章在开头就指出:“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那么,本文是着重从哪些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的,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呢?试根据课文作出回答。
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现实意义等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具体论述了“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五、难点探究
居里夫人毕生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悼念、论述的内容甚多,可爱因斯坦的演讲为什么如此之短,并且大部分讲人格呢?
人格是最关键最本质的东西,是一名科学家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七、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全文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论点,第二部分具体阐述,第三部分得出结论,依照“总—分—总”的思路展开,三部分紧密联系,融为一体。
2.全文感情诚挚,思想睿智。
文中爱因斯坦用最精辟的最富感情的语言高度概括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字里行间流露出钦佩之情。他在这篇演讲词中,只是简单介绍了居里夫人的科学功绩,而用大部分文字赞颂其“品德力量和热忱”,这种深刻的立意,如果没有睿智的思想是难以做到的。
八、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悼词,全文只有500字。本文作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高度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呼吁欧洲科学家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文章开头提岀论点:强调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大于才智方面的成就。紧接着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等方面分别作具体阐述。最后发出呼吁,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九、学习《在葛底斯堡的演说》
1.作者简介:亚伯拉罕·林肯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他自修法律,以反对奴隶制的纲领当选为总统,导致南方诸州脱离联邦。在由此引起的南北战争中,他作为总统,发挥了美国历史上最有效、最鼓舞人心的领导作用,以其坚定的信念、深远的眼光和完美无缺的政治手腕,成功地引导一个处于分裂的国家度过了其历史上流血最多的内战时期,从而挽救了联邦。1865年4月15日,林肯在剧院被开枪打伤,翌晨逝世。
2.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背景
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南北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会战,也是战争中北部联邦军由败转胜的关键。南部军队统帅罗伯特·李将军率部进占北方的宾夕法尼亚,希望以此分割北方并打击联邦军的士气,从而迅速结束这场战争。双方在葛底斯堡遭遇,战争打得非常激烈,流血极多,伤亡惨重,联邦军损失二万三千人,南部同盟军伤亡、失踪二万八千人,战争以北方联邦军的胜利告终。此后南部叛军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大举进犯北方。林肯一直在密切注视着前方战事的进展,并同时关注着对南方军的另一个重要战场维克斯堡战役的进程。当葛底斯堡大捷的消息传来,整个北部对这次胜利群情沸腾,欢欣鼓舞。四个月后,也就是1863年11月19日,林肯应邀出席在葛底斯堡举行的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并发表了这篇演说。这是林肯众多演讲中最著名的演讲之一。它以简练、凝重、朴实的语言,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意义,赞颂了战争中献身者的精神,阐明了战士们为之奉献的理想事业的精髓。这篇演讲在当时获得普遍的好评,一百多年来,一直被作为演讲的典范,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3.课文中”安息之所”和“福佑‘’的意思是什么?
安息之所:原指安静的休息或入睡的地方,这里只对死者而言的长眠的地方。
福 佑:给予保佑和幸福。
4.文中写到”八十七年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在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指的是什么战争?“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指的是什么战争?
独立战争;南北战争。
5.在这篇演说中,林肯高度揭示了这场战争所蕴涵的伟大意义,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述。
保持国家的统一,维护先辈们所缔造的自由民主、人人平等的国家的完整
6.第四段“我们这样做”的具体内容是指什么?
为纪念南北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会战——葛底斯堡战役,也为纪念这次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们,美国政府政府决定在葛底斯堡建在国家烈士陵园,并在陵园竣工后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
7.”但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所 做过的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将铭记勇士们为国家的统一所作的贡献,并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8.”民有、民治、民享“是什么意思?
民有:政府属于人民所有。
民治:人民行使政治权利。
民享:政府以人民的目的为目的,而不是以政府的目的为目的。
9.课文的主旨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中林肯在立国之本的基础上肯定了南北战争的伟大意义,热情讴歌了勇士们为自由民主而献身的精神,鼓舞活着的人完成烈士们未完成的事业,勉励他们为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理想而奋斗。
十、拓展延伸:
一百多年前,美国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不惜最大的牺牲,发动了南北战争,消除了分裂主义势力。联系当前中国的国家现实:“台独”势力的嚣张,谈谈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感悟、思考、表达。
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思考并回答问题。
活动探究。
理解、探究。
思考,回答问题活动探究
让学生了解作者、掌握字词。
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
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鼓励他们用多种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让学生掌握分析归纳能力。
理解课文主旨,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实际,发挥语文知识的作用。
课堂练习
1.下面语段在表达方面有毛病,请找出病句,写出修改结果。
老师一再教导我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观察他们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品味那些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并随时做好观察笔记,写好观察到的细节和自己的感受。在老师的指导、鼓励下,同学们的写作水平空前高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我们班同学的许多作品呢!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这篇演讲之所以被称为“演讲史上的珍品”,主要是因为在短小的篇幅内以精当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容。这篇演讲的原文共10个句子,不足250个单词,但是,其内涵却极为丰富。林肯并没有像一般的演讲者那样,仅从一场战役的胜利去鼓舞士气,而是上升到了从“人生来平等”的立国原则、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高度进行评论,发出号召。与其说这是一次演讲,不如说是一篇政治宣言,是一篇号召全体国民为了“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而全力奋战的宣言书。
同时,这篇演讲词处处洋溢着炽烈而真挚的感情,极富有鼓动性。“我们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这是对生者的召唤与鼓励;“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这是对未来坚定的信念。文章善于寓理于情,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积累玛丽·居里的小故事及名言。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玛丽·居里
第一部分(1):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2-3):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和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4):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
在葛底斯堡的演讲
提出论题:一切人生来平等是立国之本
评论葛底斯堡战役:伟大的内战
具体论证:缅怀烈士们:建立安息之所
引导听众:思考其背后的意义
发出号召:汲取烈士的献身精神,完成他们的遗志。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课件35张PPT。演讲词二篇语文版 九年级下1934年7月4日,一颗科学巨星的陨落,全世界人们都为之悲痛。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她为人类的医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就是著名的化学家——居里夫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爱因斯坦在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悼念玛丽?居里》,一起来缅怀这位科学巨匠!新知导入21教育网爱因斯坦(1879~1955年):原是德籍犹太人。因不满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他在瑞士接受了中等和高等教育。二十六岁发表了狭义相对论。1915年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1949年发表了统一场论。爱因斯坦走进作者21教育网1934年7月,居里夫人逝世,1935年11月23日,爱因斯坦怀着悲痛的心情,专程赶赴纽约,在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悼念会上,发表了演讲《悼念玛丽?居里》。念到悼词最后部分时,爱因斯坦哽咽了,呼吸不禁急促起来。在那一瞬间,他感到两个灵魂水乳交融。悼词既是对居里夫人的歌颂,也是爱因斯坦精神境界的自白。
简介《悼念玛丽·居 里》背景居里夫人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女科学家,曾得到过两次诺贝尔奖(1903年物理奖和1911年化学奖); 一生担任过25个国家l06个荣誉职位,如英国皇家学会、德国化学会会员;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她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仅有的两个在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之一。由于她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使她于1934年得了癌症——恶性白血病。1934年7月4日逝世于法国尚萨瓦省的疗养院,终年67岁。玛丽·居里简介玛丽·居 里21教育网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它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介绍死者逝世前的身份、逝世原因、逝世时间及终年岁数等;(2)追怀死者生平业绩,并充分肯定其社会意义和价值;(3)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激励生者。按表达方式,悼词可分为记叙式悼词、议论式悼词和抒情式悼词三种。悼 词文体知识悼念( ) 崇高( ) 真挚( )
钦佩( ) 热忱( ) 抑郁( )
妥协( ) 公正不阿( )chénchóngqīnyìtuǒēzhìdào基础知识读准字音21教育网1.悼念:
2.真挚:
3.钦佩:
4.公正不阿:怀念死者,表示哀痛。真诚恳切(多指感情)。敬重佩服。 公正不阿、刚正不阿辨析:两个词都有正直、不偏袒的意思。不同点是“公正不阿”侧重于公平,如:他是个公正不阿、黑白分明的法官,所以深受人们的尊重。“刚正不阿”侧重于刚强正直。如:我们要自重、自爱、自尊,做一个爱憎分明、刚正不阿的人。公平正直,没有偏袒。基础知识全文共四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第二部分(2-3):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和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4):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精读感悟学习《玛丽.居里》21教育网1.第一段文字这三句话有何特点?对表现居里夫人的品质起着怎样的作用?精读感悟第一句话至少有三层意思:
①居里夫人是一位崇高人物;
②她已去世;
③对她的悼念不能仅仅只回忆她的工作成果,还有更值得回忆的东西。
第二句通过比较法,强调了居里夫人道德品质方面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第三句强调“才智”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因为“才智”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的精神来支撑。这三句在意思上层层递进,一句比一句深入,突出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更为出色。 精读感悟21教育网 朗读第2段,结合自己了解的居里夫人的事例,说说作者阐述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品德和力量? 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公布了镭的研究成果:充分表明了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具体指“她的坚强、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在荣誉面前,居里夫人虚怀若谷: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面对生活的磨难和困苦的研究工作:居里夫人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表现为她为探求科学秘密而奋不顾身、百折不挠的精神。精读感悟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段照应了第一段的第三句话,赞颂居里夫人的热忱和顽强:“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一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是“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精读感悟第四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和上文有哪些联系?本段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品格和作风,指出其现实意义,希望欧洲知识分子为了欧洲的未来向居里夫人学习。爱因斯坦本人也是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最好实践者。这一段照应第一段的第二句话。精读感悟21教育网爱因斯坦这篇简短的悼词为什么却能打动人心?因为居里夫人的事迹本身就有打动人心的魅力。这篇悼词只用“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一句话概括了居里夫人的最伟大的科学功绩 ,而用大部分篇幅赞颂居里夫人的 品德力量和热忱 ,构思巧妙,睿智的思想闪闪发光, 。
这篇只有500字的悼词是一篇流露内心真情的讲演稿,它朴实而真挚,因此打动了千万读者的心。精读感悟 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现实意义等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具体论述了“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 在开头就指出:“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那么,本文是着重从哪些方面来悼念居里夫人的,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呢?试根据课文作出回答。精读感悟21教育网 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精读感悟 人格是最关键最本质的东西,是一名科学家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居里夫人毕生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悼念、论述的内容甚多,可爱因斯坦的演讲为什么如此之短,并且大部分讲人格呢?精读感悟21教育网本文作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高度赞颂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成就,呼吁欧洲的知识分子学习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精读感悟1.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全文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论点,第二部分具体阐述,第三部分得出结论,依照“总—分—总”的思路展开,三部分紧密联系,融为一体。
2.全文感情诚挚,思想睿智。
文中爱因斯坦用最精辟的最富感情的语言高度概括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字里行间流露出钦佩之情。他在这篇演讲词中,只是简单介绍了居里夫人的科学功绩,而用大部分文字赞颂其“品德力量和热忱”,这种深刻的立意,如果没有睿智的思想是难以做到的。
艺术特色精读感悟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他自修法律,以反对奴隶制的纲领当选为总统,导致南方诸州脱离联邦。在由此引起的南北战争中,他作为总统,发挥了美国历史上最有效、最鼓舞人心的领导作用,以其坚定的信念、深远的眼光和完美无缺的政治手腕,成功地引导一个处于分裂的国家度过了其历史上流血最多的内战时期,从而挽救了联邦。1865年4月15日,林肯在剧院被开枪打伤,翌晨逝世。 亚伯拉罕·林肯简介林肯21教育网 葛底斯堡战役是美国南北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会战,也是战争中北部联邦军由败转胜的关键。南部军队统帅罗伯特·李将军率部进占北方的宾夕法尼亚,希望以此分割北方并打击联邦军的士气,从而迅速结束这场战争。双方在葛底斯堡遭遇,战争打得非常激烈,流血极多,伤亡惨重,联邦军损失二万三千人,南部同盟军伤亡、失踪二万八千人,战争以北方联邦军的胜利告终。此后南部叛军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大举进犯北方。林肯一直在密切注视着前方战事的进展,并同时关注着对南方军的另一个重要战场维克斯堡战役的进程。当葛底斯堡大捷的消息传来,整个北部对这次胜利群情沸腾,欢欣鼓舞。四个月后,也就是1863年11月19日,林肯应邀出席在葛底斯堡举行的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并发表了这篇演说。这是林肯众多演讲中最著名的演讲之一。它以简练、凝重、朴实的语言,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意义,赞颂了战争中献身者的精神,阐明了战士们为之奉献的理想事业的精髓。这篇演讲在当时获得普遍的好评,一百多年来,一直被作为演讲的典范,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在葛底斯堡的演说》背景 1、课文中”安息之所”和“福佑‘’的意思是什么?
安息之所:原指安静的休息或入睡的地方,这里只对死者而言的长眠的地方。福 佑:给予保佑和幸福。
独立战争;南北战争。 2、文中写到”八十七年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在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指的是什么战争?“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指的是什么战争?精读感悟学习《在葛底斯堡的演说》 3、在这篇演说中,林肯高度揭示了这场战争所蕴涵的伟大意义,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述。 保持国家的统一,维护先辈们所缔造的自由民主、人人平等的国家的完整。 精读感悟21教育网 4、第四段“我们这样做”的具体内容是指什么? 5、”但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所 做过的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将铭记勇士们为国家的统一所作的贡献,并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为纪念南北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会战——葛底斯堡战役,也为纪念这次战役中牺牲的战士们,美国政府政府决定在葛底斯堡建在国家烈士陵园,并在陵园竣工后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 精读感悟6.”民有、民治、民享“是什么意思?民有:政府属于人民所有。
民治:人民行使政治权利。
民享:政府以人民的目的为目的,而不
是以政府的目的为目的。精读感悟精读感悟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中林肯在立国之本的基础上肯定了南北战争的伟大意义,热情讴歌了勇士们为自由民主而献身的精神,鼓舞活着的人完成烈士们未完成的事业,勉励他们为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理想而奋斗。21教育网拓展延伸 一百多年前,美国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不惜最大的牺牲,发动了南北战争,消除了分裂主义势力。联系当前中国的国家现实:“台独”势力的嚣张,谈谈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1.下面语段在表达方面有毛病,请找出病句,写出修改结果。
老师一再教导我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观察他们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品味那些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并随时做好观察笔记,写好观察到的细节和自己的感受。在老师的指导、鼓励下,同学们的写作水平空前高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我们班同学的许多作品呢!
(1)删掉“切忌”或 “不要”。(2)“观察他们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改为 “观察他们的外貌、动作、神态,揣摩他们的心理”。(3)“写作水平空前高涨”改成“写作热情空前高涨”或“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课堂练习21教育网课堂总结 这篇演讲之所以被称为“演讲史上的珍品”,主要是因为在短小的篇幅内以精当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容。这篇演讲的原文共10个句子,不足250个单词,但是,其内涵却极为丰富。林肯并没有像一般的演讲者那样,仅从一场战役的胜利去鼓舞士气,而是上升到了从“人生来平等”的立国原则、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高度进行评论,发出号召。与其说这是一次演讲,不如说是一篇政治宣言,是一篇号召全体国民为了“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而全力奋战的宣言书。
同时,这篇演讲词处处洋溢着炽烈而真挚的感情,极富有鼓动性。“我们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这是对生者的召唤与鼓励;“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这是对未来坚定的信念。文章善于寓理于情,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板书设计 玛丽·居里
第一部分(1):提出全文中心论点,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第二部分(2-3):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和热忱。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4):指出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的现实意义。板书设计 在葛底斯堡的演讲
提出论题:一切人生来平等是立国之本
评论葛底斯堡战役:伟大的内战
具体论证: 缅怀烈士们:建立安息之所
引导听众:思考其背后的意义
发出号召:汲取烈士的献身精神,完成他们的遗志21教育网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积累玛丽·居里的小故事及名言。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