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三中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请把所有答案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
(5)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6)峰峦如聚,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8)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9)八百里分麾下炙,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小时候就爱好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成年后外出求师学习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B.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C.《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惟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卞之琳,朦胧诗派代表。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甲 (A.勇敢而践行 B. 勇毅而笃行)的人。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关键就是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方案,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乙 (A. 载体 B. 媒体),作为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新平台,“一带一路”建设5年来,已经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①(A.暑 B.署)了合作协议,中国秉②(A. bǐng B. bǐn)持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等理念,以实际行动阐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让共建“一带一路”造福各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中国贡献。实践充分证明,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享共建共商的原则,就一定能增进合作、化解分歧,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舟驶向更加开阔的海域,让亚洲和世界的未来更加美好。
(摘自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 人民日报4月13日评论员文章)
(1)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_____ ____ ②_______ 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 乙: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实践充分证明,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享共建共商的原则,就一定能增进合作、化解分歧,
修改句: ,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5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中描写了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词人的英雄气概,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B.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这样的言外之意: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拿冯唐自比,雄健豪放地表达了希望朝廷派人赦免他的罪名,让他为国建功。
D.从艺术表现力上说,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动形象。
5.“狂”可以说是这首词的“词眼”,请你概括作者的“狂”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④饰诈:作假骗人。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时时而间进
(3)语之曰 (4)毁言日至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B.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C.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D.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9. 从甲乙两文来看,齐威王分别通过什么方式使齐国大治,成为强盛国家的?(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2分)
两个人的电影
迟子建
①母亲在那个春天血压居高不下,我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然,便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说也怪,她到后的第二天,血压就降了下来,恢复正常。我眼见着她的气色一天天好看起来,指甲透出粉色的光泽。她在春光中恢复了健康,心境自然好了起来。她爱打扮了,喜欢吃了,爱玩了,甚至偶尔还会哼哼歌。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按理说,哈尔滨的水质和空气都不如故乡的好,可她却如获新生。看来温暖是最好的良药啊。
②白天,我看书的时候,母亲也会看书。她从我的书架上选了一摞书,《红楼梦》《慈禧与我》等,摆在她的床头柜上。受父亲影响,她读《红楼梦》不止一遍,熟知哪个丫鬟是哪一府的,哪个小厮的主子又是谁。大约一周后.她把《红楼梦》放回去,对我说,后两卷她看得不细。母亲说《红楼梦》好看的还是前两卷,写的都是吃呀喝呀玩呀的事情,耐看。而且,宝玉和黛玉那时还天真,哥哥妹妹斗嘴斗气是讨人喜欢的。到了后来,宝玉和宝钗一结婚,小说就不好看了。母亲对高鹗的续文尤其不能容忍,说写的人不懂趣味,硬写,把人都搞得那么惨,读来冷飕飕的。她对《红楼梦》的理解令我吃惊,起码,她强调了小说趣味性的重要。
③母亲对历史的理解也是直观朴素的。那段时问,我正看关于康有为的一些书籍,有天晚饭同她聊起康有为,她说:“这个人不好啊,他撺掇光绪帝闹变法。变法失败了,他跑了。要不是他,光绪帝能被幽禁吗?”为了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她拿来《慈禧与我》,说那里面有件事涉及康有为,证明了他的不仁义。母亲翻来翻去,找不见那页了,她撇下书,对我说:“不管怎么着,连累了别人的人,不是好人啊。”康有为就这样被她定了性。
④我除了带她到商场购物,去饭店享受美食,去植物园看牡丹和郁金香外,还带她进剧场。我陪她看了一场京剧,是省京剧院在五月份推出的“京剧现代戏经典剧目回顾展”,母亲看得直摇头,有时干脆堵起了耳朵。好不容易捱到戏散,她得救般地对我说:“还是些老戏是好东西啊!”
⑤刘老根大舞台最近落户哈尔滨的工人文化宫,每晚都有演出,场面很火爆。我约母亲一同去看,半途中,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她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大声对我说:“咱走吧!”我也没有料到演出是那么低俗,赶紧跟着她出来了。
⑥有一天黄昏,我和母亲散步时路过文化宫,看见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事》在上映,立刻买了两张票。我知道这部电影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奖。按照票上的时间,它应该开演五分钟了,我正为不能看到开头而懊恼呢,谁知到了小放映厅门口,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这场电影只卖出这两张票,放映厅还没开呢。我找来放映员,他说坐飞机要是一个乘客,人家都得给飞,电影票呢,哪怕只卖出一张,他也会给放的。放映员打开门,为我和母亲放了“专场”电影。当银幕上出现了蒙古包、羊群和纯朴的牧民时,母亲慨叹了一句:“这是真景啊!”母亲看过两部流行大片,对里面电脑制作的假景很反感,所以这真实的场景让她觉得亲切。故事很简单,一个女人征婚,要带着“无用”的丈夫嫁人。而这个丈夫之所以“废”了,是因为打井所致的。这背后透视出的是草原缺水的严峻现实。虽然它与多年前轰动一时的《老井》有似曾相识之处,但影片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我和母亲被吸引住了,完整地把它看完了。出了影厅,只见大剧场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在台上热闹地和观众做着互动,掌声如湖。
⑦我和母亲有些怅然地在夜色中归家,慨叹着好电影没人看。快到家的时候,母亲忽然叹息了一声对我说:“我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咱俩看的电影似的,没多少人看啊。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看的人多啊。”
⑧母亲的话,让我感动,又让我难过。我没有想到,这场两个人的电影,会给她那么大的触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 (注:迟子建,当代著名女作家)
10.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结尾句中“我生命中的电影”是指“我”的生命历程,它既包含人生之路,也包含艺术之路。
B.“母亲翻来翻去,找不见那页了,她撇下书,对我说:‘不管怎么着,连累了别人的人,不是好人啊。’”句中加点词语运用动作描写,表现母亲急切地想找到证明康有为不仁义的文字证据。
C.本文以《两个人的电影》为题,主要是要突出“我”和母亲两个人一起看“专场”电影这个特别的情节,表现对人们不愿意看电影现状的不满。
D.文中详写电影内容,突出电影“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特点,表现母亲不俗的文化品位。
11.文章主要表现了母亲质朴、本色的性格特点。反映在生活小事中,请从文中加以概括。(3分)
1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看来温暖是最好的良药啊”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含义?请简要说明。(3分)
(2)
(3) 母亲看得直摇头,有时干脆堵起了耳朵。好不容易捱到戏散,她得救般地对我说:“还是些老戏是好东西啊!”请从用词角度赏析句子。(3分)
13.文章前三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下文有什么联系?(4分)
14.文章标题是“两个人的电影”,但作者却花一定的笔墨写陪母亲进剧场看京剧、进刘老根大舞台看戏,这是否离题?为什么?(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①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②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人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没事,你使劲用脚踹它。”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奇迹出现,轮胎渐渐饱满。人们齐问:“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道来:“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只要用脚踹踹就行,还可延长行驶很多公里,确保你能开到维修地点。”父亲大奇,“你怎么知道?”“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没事闲看来的。”这是阅读的作用。阅读让你长知识,让你聪明。
③要问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其实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吃饭。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正如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缺陷,如自私、狭隘、孤独、浮躁、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不幸福。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这是从人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
④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而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的重要。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200篇,不会作文也会“搬”。偷什么?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搬什么?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章。偷得仙桃能成仙,搬来救兵也称王。古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训练,常有好作。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的。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当你超越阅读而进入写作,发表了作品时,别人又开始了对你作品的阅读。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就是这样螺旋式前进。
⑤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那个十多岁男孩如果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许会成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文、歌德小时就开始对物理、生物、文学的阅读。如果你说老了,已胸无大志,那么,阅读至少可以疏通头脑,不至于让你提前痴呆,输在了终点线上。再者就算你无所谓了,也该为下一代装出一个阅读的样子,别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⑥忽然想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克服军营的枯燥冷寂,提高士气,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战争打赢了,这些图书功劳不小。一个战士,配发枪支、罐头的同时还配发图书,这再次说明,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精神与物质同样不能少。
⑦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⑧为了健康那一半的生命。
1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的论点可以概括为:阅读是为了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
B. 第②段由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出论题: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点明阅读的作用,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 第3段作者拿吃饭和读书进行类比,人不吃饭肉体会死亡;不读书精神会死亡,从而论证读书对人而言,与吃饭同等重要。
D. 结尾划线句中的“那一半的生命”指物质生活。
16.谈谈你对第⑤段“是钥匙”“是开关”的理解。(5分)
17.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材料一】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称为“弈”,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围棋就逐渐传播开来,并已相当普及了。三国两晋时期,围棋发展兴盛。宋代张拟撰写的《棋经十三篇》,是一部流传很广的系统论述棋艺的著作,充满了朴素的辩证道理,对我国围棋理论及实践都有较大的影响。元朝,出现了围棋棋艺集大成著作《玄玄棋经》,收录了班固的《弈旨》、刘仲甫的《棋诀》等专门理论著述,还收录了许多围棋的死活研究和定式基本图型。明代,围棋活动更为广泛,知名棋手屡见于史籍。明末著名国手过百龄,不但棋艺精湛,还著有《官子谱》《三子谱》《四子谱》,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进入清代以后,围棋有了划时代的进展,达到我国古代围棋的顶峰。无论是棋手的数量,还是棋艺水平,都是空前的。康熙年间出生的范西屏和施定庵,就是当时棋坛上并峙的双峰。自改革开放以来,国运昌盛,棋风盛行,更造就出以聂卫平、马晓春为代表的新一代风流人物。
围棋从汉代开始,中国多次向东南亚地区大规模移民,也带去了围棋;唐代中日文化交流活跃,日本十余次派遣“遣唐使”,将围棋带回了日本;郑和下西洋时,曾经见到当地流行围棋。可见围棋影响之深远。
今天,围棋这种古老的棋类活动又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各种围棋软件和网站纷纷出现,人们在网上就能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围棋爱好者对弈。李世石、柯洁与“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一时成为热门新闻。科技,让围棋这朵思维之花绽放出更夺目的光彩。?
【材料二】围棋,有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子是圆的,所谓“天圆而动”;棋盘是方的,所谓“地方而静”。围棋棋盘有361个交叉点,表示农历的361天。棋盘分为四部分,就是四季;每一个部分都有90个交叉点,代表一个季度三个月的90天。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围棋别名很多,也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和智慧。古代称围棋作“弈”,现在下围棋还叫对弈。人们还根据围棋的形态给它起了个方圆的别名。根据棋子的颜色,围棋还叫黑白、鹭乌。鹭鸶是白颜色的鸟,乌鸦是黑颜色的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作隐士,寄居棋局之中。围棋又叫忘忧,下棋可以忘怀忧虑,这一点围棋爱好者一定都能理解。围棋还叫木野狐,仿佛是木头的野狐狸,人一旦迷住就逃不了了。总之围棋的别名太多了,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 ——摘自《围棋与东方智慧》
18.下列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围棋就逐渐传播开来,并已相当普及了。
B.宋代张拟撰写的《棋经十三篇》,对我国围棋理论及实践有较大的影响。
C.围棋在明代有了划时代的进展,达到我国古代围棋的顶峰。
D.围棋有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如围棋的棋盘分为四部分,代表春夏秋冬四季;每一个部分都有90个交叉点,代表一个季度三个月的90天。
19. 围棋还有一个别称叫“手谈”,请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个别称的理解。(3分)
20.请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中体现出来的围棋的特点。(4分)
(六)名著阅读(5分)
2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简·爱在学校最喜欢的老师是潭波儿小姐, 在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海伦。( )(《简·爱》)
(2)李逵,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他中州劫法场、杀虎救母,勇猛无比。招安时,他不愿受招安,大闹东京城。( )(《水浒传》)
(3)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哪吒等二将,二郎神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大圣,管理蟠桃园。( )(《西游记》)
2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2分)
“你以为,我因为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说这段话的“我”是谁?“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段话的?
三、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我们有大多的不期而遇。人群里,我们有与亲人朋友的偶然相遇;书店里,我们有与渴慕已久的书籍相遇;影视作品中,我们有与伟人英雄的相遇;旅游中,我们有与美丽风景的相遇……
请以“最美丽的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字数在600左右。(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南平三中2018-2019学年九下第一次月考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1)千树万树梨花开
(2)年少万兜鍪
(3)弓如霹雳弦惊
(4)英雄末路当磨折
(5)人生自古谁无死
(6)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7)贤者能勿丧耳
(8)燕然未勒归无计
(9)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0)余幼时即嗜学
2. D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1)①______B____ ②_______A___
(2)甲: B 乙: A
(3)修改句:实践充分证明,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就一定能增进合作、化解分歧,
二、阅读(70分)
(一)4.C 5.示例:(1)狂在动作上,如“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2)狂在外表上,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3)狂在神态上,如“酒酣胸胆尚开张”;(4)狂在志向上,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2分,概括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结论0.5分,例句0.5分)
(二)6. (1)偏爱(2)间或,偶然(3)对----说(4)每天 7. C 8.(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9.甲文:接受邹忌的讽谏,马上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使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乙文:治理国家通过不偏听,重实情,赏罚分明,使国家兴旺发达。
(三)10.C 11. 评康有为、评样板戏、进刘老根大舞台看演出 12.(1)“温暖”一方面指哈尔滨的天气温暖(1分),另一方面指女儿接母亲到身边而让母亲感受到的亲人间的温暖(1分)。语言表述1分。(2)运用“直摇头”“堵”“捱到”“得救般”等一系列动词,贴切传神地写出来母亲看戏时地情态,表现了母亲对“京剧现代戏经典剧目回顾展”节目的厌恶之情。13.前三段写母亲精神世界很丰富,爱读书、有见识、朴实直率(2分)。与下文母亲看戏、看电影后慨叹好电影和好书没人看相映衬,突出母亲的现象和特点(2分)。 14.不离题(1分)。母亲看现代京剧以及看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感到的是矫揉做作、低俗嬉闹,这与后来看电影得到的朴素自然的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正是这种不同的感受,引发了母亲对女儿作品的评价,表现了母亲质朴的艺术观以及对女儿的理解。这样写不但不离题,反而更能表现文章标题“两个人的电影”所传达出来的母女相知,母女情深的温情,细腻感人(1分)。
(四)15. D 16.示例:“是钥匙”“是开关”运用比喻,形象地揭示了阅读的重要作用(2分)。阅读能够开启知识的大门,引领我们进入知识的殿堂(1分);阅读能开启我们的智慧,开拓思维、激发灵感,解决我们的困惑。(1分)语言流畅1分。 17.开篇用故事引出论题,接着和吃饭类比点明阅读的作用,然后进一步举例论证阅读的重要性,最后点明论点。(4分,每点1分)
(五)18. C 19. 下围棋时,对弈双方均默不作声,仅靠手指在棋盘上运筹棋子,如同手语交谈一般。20.历史悠久、名家辈出、相关著作很多、与现代科技结合、影响深远、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六)21.(1)∨(2)∨(3)× 22.简.爱 罗切斯特借欲与某贵族小姐来试探简爱,简爱说了这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