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
1、产生: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发展:中共十二大(1982)、中共十三大(1987)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三步走”战略部署:
第一步,到1990年底,解决人民生活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成熟: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1992年初)
材料一:“(关广梅)租赁坐收渔利,带有剥削性质”。“她一个人租赁8个店,在本市形成了一个商业垄断集团,把市场的商品和物价都垄断住了。”“她干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吗?”
——《中国经济周刊》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背景:
改革开放进入瓶颈期,面临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根据材料,分析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遇到了什么问题?
三个“有利于”
(2)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
①强调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④发展才硬道理。
(3)南方谈话的影响: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4、完善:中共十四大——确定了邓小平理论在党的指
导地位(1992)
5、确立: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最终写入党章(1997)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提出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共十二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四大
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五大
通过的党章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
梳理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
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
确立
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南方谈话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
3、确立:中共十六大(2002)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意义:
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1、核心内容:
三、科学发展观(胡锦涛)
3、确立:中共十七大(2007)
1、核心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意义: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2007年
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
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主要内容:
主题:
2012年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确立:中共十九大(2017)
1、核心内容: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
2、意义: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2)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3)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4)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5)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主题:
2017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什么,并说出其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①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四川广安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乡。缅怀伟人,学习邓小平理论。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是( )
A.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D. 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认识
B
2. 张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①中共七大、②中共十三大、③中共十四大、④中共十五大。下列关键词与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
①主要矛盾 ②中国特色
③市场经济 ④科学发展
B. ①毛泽东思想 ②初级阶段
③市场经济 ④邓小平理论
C. ①经济建设 ②国企改革
③计划经济 ④中国特色
D. ①迎接胜利 ②走自己的路
③“一国两制”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3、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并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D
“八个明确”: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十四个坚持”: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