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1课 创业的先声
夯实基础典型题
1、下列口号,属于张謇提出的是 ( )
A.“还我青岛”“反对二十一条” B.“求富”“自强”
C.“民族”“民权”“民生” D.“实业救国”
2.下列有关张謇事迹的介绍,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主张发展民办实业 B.热心文化教育事业
C.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办厂 D.以面粉业起家
3.中国民族工业的萌芽出现于 ( )
A.从鸦片战争到清朝末年 B.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C.从戊戌变法到清朝末年 D.从甲午战争到清朝末年
4、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是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一战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国民党统治时期
5、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创办实业,但他的工厂最终被吞并。下列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张謇舍本逐末,失败毫不足惜 B、张謇是一介书生,失败是必然的
C、在多种压榨下,中国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D、实践证明“实业救国”思想是错误的
6、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时间在哪里创办的( )
A、1897年、上海 B、1887年、北京 C.1866年、天津 D、1872年、武汉
7、“五一”假期,张红从北京乘火车去包头,在沿线某站台看到一尊詹天佑的铜像。她经过的这条铁路是()
A、京张铁路 B、唐胥铁路 C、浙沪铁路 D、滇越铁路
8、京张铁路的影响是 ( )
A.中国最早出现的铁路 B.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C.中国最长的铁路 D.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9、下列有关京张铁路叙述错误的是( )
①1905年通车 ②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③詹天佑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保证了安全顺利行车 ④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张元济开创了中国近代出版业 ②詹天佑开创了中国的铁路交通事业③张謇被人们称为 “状元实业家” ④夏瑞芳在北京创办了商务印书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1.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当重点放在纺织业和钢铁业上,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发展空前,而钢铁业没有得到发展。其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
B.清政府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
C.重工业周期长、利润小、民族资本家不愿涉足
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产资源的掠夺和外资工业的激烈竞争
12.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机会
B.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各国在华势力
C.作为战胜国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向前发展
13.京张铁路的建成通车之所以在中国铁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 )
A.它是在资金不足、机械短缺和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建成的
B.在这条铁路上有几处设计巧妙的著名工程,如居庸关、八达岭隧道、青龙桥等
C.它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D.领导设计和施工的总工程师詹天佑在中外铁路建筑史上有巨大影响
创新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岁中秀才,1885年中举人,1894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他认为从政无望,乃致力于实业和教育。”
材料二 “……他把经营实业的部分盈利,投入文化教育事业。他先后在家乡南通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等十余所学校,尤以专科学校为有名,其中纺织、农业、医学三校成绩最好,1920年三校并为南通大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他”是谁 他“致力于实业和教育”的成果有哪些
(2)他“致力于实业和教育”的原因是什么
15.有一位同学暑假去旅游,从北京乘火车北行,进入重峦叠嶂的八达岭,到达古老的长城脚下的青龙桥车站时,他看到站台上巍然矗立的杰出工程师詹天佑的铜像。据此请你判断:
(1)这位同学经过的是什么路线?这条铁路开工和竣工的时间是何时?
(2)这条铁路为什么被称为我国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3)你觉得这条铁路在技术创新上巧妙之处是什么?
16.下图反映的是京张铁路中著名的“人”字形轨道行车时的情景。
请回答:
(1)通常在两个机车合作的情况下,火车通过这个路段爬上八达岭的山顶。请你观察后,说明火车在此运行的基本原理。
(2)观察图中的地形,并结合常识,分析这个设计的效果。
(3)结合京张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的地位,分析这条铁路建成的意义。
17.先辈们艰苦创业,推动了我国近代化的发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怎样曲折发展的。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18.张謇创办第一家工厂时,引起了轰动。原因是( )
①张謇的身份和他的举动按当时的社会观念判断,反差太大 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开办工厂是风险很大的事情 ③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在当时是新生事物 ④为了取得广告效应,张謇事先作了大量工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短暂发展的原因有 ( )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②北洋军阀重视民族经济的发 展③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④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謇是光绪二十年(1894)的状元。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中华大地,包括文武,总共也只出了七百多个状元。可见考上个状元实不容易,但张謇流芳后世,并不仅以状元之名。
张謇实早年科场不利,考上状元已是人过不惑之年。金榜题名后,他又被光绪皇帝授为翰林院修撰,这是状元被钦赐的最高官位。
材料二 张謇经过26年科场蹉跎才得到这个功名,但他不过几月,1894年8月,就以探父病为由告假回乡。这离他当上状元还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张謇南归,如用今语就是“下海”。冲出京城虚誉的包围,他立刻就感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老家南通和海门,他陆续建起了包括农、工、商、运输、银行,兼及教育的宏大体系,堪称多元化发展的企业集团。据史料记载,1920年前后,张春实业建设进入鼎盛期,当时他身兼南通实业、纺织、盐垦总管理处总理,大生纺织公司董事长,通海、新南、华新、新都盖垦公司董事长,大达轮船公司总理,南通电厂筹备主任,淮海银行董事长,交通银行总理,中国银行董事等职。
材料三 这位盖世英杰,虽然能够先后在学界与商界都取得当时登峰造极的成就,但在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他仍然无法摆脱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悲壮历史命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发动对华经济侵略狂潮,而此时中国国内军阀连年混战,国民经济凋敝残破。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庞大的大生资本集团内部潜在的种种危机终于一并爆发出来,不可收拾。此时,年迈的张謇无力回天,只能眼巴巴地坐视自己苦心经营三十多年的企业集团轰然崩溃。而这位“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不久也在凄风苦雨中盎然长逝。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张謇被誉为什么?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张謇为什么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实业?
(2)根据材料三谈谈张謇创办实业的命运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材料二:“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材料三:“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正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也是全体中国工程师和所有中国人的不幸……”
——詹天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修筑的是什么铁路?
(2)为完成这项工程,詹天佑做出了什么杰出的设计?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体会詹天佑对此项工作的认识。
(4)你觉得今天青藏公路的建设者们和詹天佑有什么共同之处?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1年,中国共建成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兴建的占46%,贷款给中国修的占40%,完全由中国人自建的仅1200公里,只占总率的14%。
材料二 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貌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能说说近代中国铁路兴建方面的特点吗
(2)想一想,列强为何要在中国兴修铁路
(3)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主持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什么 设计该铁路的工程师是谁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对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认识好吗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按照其“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在南通兴办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
材料二 中国今日若不知注重科学,中国工业有何希望!
——范旭东
请回答:
(1)以上两位“我国人民不可忘记的”(毛泽东语)实业家的言行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你认为是什么?
(2)你认为他们的上述思想与当前党中央制定的什么发展战略最接近?
(3)你认为科学技术的落后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落后的根本原因吗?
(4)如今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那么在加入WTO前,我国主要采取什么手段保护民族经济的?如今我们要如何应对“入世”后民族经济面临的挑战?
(5)当今许多人认为,考取大学的人就是人才,你怎么看?
探究题
24.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和张謇兴办实业的经历,谈谈为什么说张謇兴办实业的过程是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其艰难曲折的经历说明了什么
25.商务印书馆是我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出版机构。我们平常使用的字典、词典等很多书籍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它每日都陪伴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商务印书馆创办的背景。张元济弃官,投身“国民教育”,对商务印书馆及中国近代印刷出版业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聚焦中考典型题
26、(2006年,山西太原)创办大生纱厂的清末状元实业家是( )
A、张謇 B、荣德生 C、荣宗敬 D、范旭东
27.(2006年,湖南湘潭)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创建的企业是( )
A、新洋灰公司 B、上海申新纺织公司
C、福新面粉公司 D、大生纱厂
28、(2006年,郑州)“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经营管理不善 D.三座大山的压迫
29.(2005年,山东)詹天佑的主要成就是( )
A.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B.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C.设计并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 D.创办了商务印书馆
30.(2005年,宜昌)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伴随着近代化的历程,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中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某班同学准备编排一出反映上述主题的历史课本剧。为了增强演员的感性认识,学校资料室提供了:
A.大生纱厂图片集 B.《新青年》杂志
C.反映清政府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求学生涯的纪录片《幼童》 D.《洋务运动史话》
请你帮助担任导演的鲁同学准确地将这些资料分派给有关演员作参考。(只需填出相应的英文字母。)
(1)赵同学将扮演福州船政局的创办人左宗棠,你将分派给他_________;
(2)张同学将扮演状元实业家张謇,你将分派给他_________;
(3)李同学将扮演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你将分派给他__________;
(4)王同学将扮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你将分派给他___________。
开放研究典型题
31、有人说:“无农不固,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在当代中国,不断有来自农业和工商业界人士的名字登上世界财富精英排行榜,他们是企业的领袖,国家的栋梁。请你试着从报纸杂志或网站中收集你感兴趣的人物的创业故事,看看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32、同学们看过反映清政府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求学生涯的纪录片《幼童》吗 在这批小留学生中出现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周总理曾说:“詹天佑是中国的光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周总理为什么会给詹天佑这样的评价
(2)詹天佑是如何为国家争光的
(3)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第11课 创业的先声
1.D 2.D 3.B 4.B 5.C 6.A 7.A 8.D 9.D 10.A
11.D点拨:本题属于分析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题干分析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经济掠夺愈演愈烈,张謇创办实业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存亡,与列强争夺经济权利,而列强侵略的重点在于重工业。故应选D项。
12.C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逐项分析:A、B、D三项属于一战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故应选C项。
13.C
14、(1)张謇。成果:①实业:1899年,经过数年筹办,建成大生纱厂,后相继建成大生二、三、八纱厂以及盐业、榨油、面粉、冶铁、轮船等企业,形成大生资本集团。②教育:他把经营实业的部分盈利,投入文化教育事业。他先后在家乡南通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等十余所学校,尤以专科学校为有名,其中纺织、农业、医学三校成绩最好。同时还兴办了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文化教育机构。(2)《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15.(1)京张铁路;1905年,1909年。(2)因为京张铁路的修筑“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3)为保证列车安全翻过八达岭,詹天佑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出一段“人”字形线路。
点拨:本题是通过情境的再现提高学生感受历史的能力。
16.(1)两个机车一后一前推拉,后面的机车先推,到交叉点后,再改为往上拉,原来前面的机车改为在后面推。(2)减少隧道,节省开支,提高安全性。(3)这条铁路的建成,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提高了中国人民自办铁路的信心。
点拨:可以借助物理学中力的合成来加深机车运行的原理。
17.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及外国经济入侵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辛亥革命抨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出现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中国民族工业进入短暂发展的时期;一战后,由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发展再度受挫。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应按照时间先后把相关史实表述清楚。
18.A点拨:用排除法解答此题。
19.D
20、(1)状元实业家。因为《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认为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2)张謇创办的企业由辉煌到最终倒闭。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列强发动对华经济侵略狂潮,而此时中国国内军阀连年混战,国民经济凋敝残破。政治经济环境内外交困,集团的运作管理问题暴露。
21.(1)京张铁路(2)设计出“人”字形走向的路轨,还采用“竖井施工法”开凿隧道。(3)希望国家富强,愿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祖国,完成此项工作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荣辱,而且关系到国家的荣辱等。(观点正确,符合题意即可)(4)它们都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他们都体现了创新精神,他们都体现了不怕吃苦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22、(1)特点:帝国主义投资兴建铁路,所占比重远远超过中国自建的铁路;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铁路的建筑权。(2)目的:当时列强在中国兴修铁路是为了夺取中国的矿产等资源,将侵略势力扩展到中国内地,进一步侵略中国。(3)京张铁路。詹天佑。(4)认识:修筑铁路是世界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如: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传播了知识、信息;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等。但由于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修筑铁路在当时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经济掠夺,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但从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来看,修筑铁路应值得肯定。
23.(1)必须培养自己的人才,提高中国科学技术水平,才能改变中国民族工业落后的状况。(2)科教兴国。(3)不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即使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了,也不可能使民族工业发展起来,更何况,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科学技术也不会全面提高的。(4)用保护中国市场、提高进口关税的办法来保护民族经济。然而入世后,我们只能从增强企业素质、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来增强竞争实力,同时运用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来捍卫中国企业的利益。(5)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点拨: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把握。
24.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全球扩张,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在中国纷纷建立工厂。他们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使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生产,然后又直接销售到中国市场,牟取巨额利润。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张謇开始创办实业;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张謇兴办的企业也步人鼎盛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和商品大规模侵入中国,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时期结束,张謇创办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实业救国”是难圆之梦。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民族工业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点拨: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探究能力。一是要从本质上理解所问的历史事件;二是要把历史事件还原到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全面分析;三是要对题目要求的范围、中心等作具体分析;四是要归纳要点,组织好答案。
25.背景:19世纪末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维新变法运动兴起,教育制度改革,新式学堂大量涌现,社会各界对书刊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新式印刷技术的传人和印刷材料的革新为商务印书馆的创办提供了物质基础。贡献:张元济“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以清廷提倡“兴学堂、废科举”为契机、组织编写新式教科书,提供了近代基础教育第一批课本,成为近代教育体制改变的重要一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务印书馆创办始末情况的理解能力。分析商务印书馆的兴起背景应从19世纪末的大背景人手;分析“张元济”个人的贡献应紧扣其对近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
26、A点拨:此题考查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重要人物及其事迹的掌握。题干提示信息说明了此人物的事迹和他的称谓,据“创办大生纱厂”和“清末状元实业家”可进行正确选择。
27.D
28、D点拨:此题是因果类试题,题干要求的是根本原因。A、B、C、D四个选项都可以作为原因来对待,但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日益加深是根本原因,所以本题应选D项。
29.C
30.(1)D (2)A (3)C (4)B
点拨:让学生去感受历史,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但对历史的感受不能脱离真实的历史实际,否则这种感受就是无益的。题中创设的历史情境实际上是在考查学生对所扮演的人物的了解:左宗棠——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人物之一;张謇一状元实业家;詹天佑—一留学美国的著名铁路工程师;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当你了解了他们的主要成就或者事迹的时候,一切将迎刃而解。
31、答案略。
32.(1)因为詹天佑主持设计并修筑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2)洋务运动期间,詹天佑赴美留学,以出色的成绩完成了学业。1905年,他被任命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他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艰难的隧道工程。为保证列车安全翻过八达岭,他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出一段“人”字形线路。完成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3)启示:詹天佑身上展现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作为青少年,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报效祖国。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史实分析问题的开放性思维能力。首要的是要根据材料理解、概括所示问题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准确作答。
图2-11-1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