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22 08:5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口岸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一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漫步西子湖,如在诗中游。看到燕子,白居易的诗“谁家新燕啄春泥”脱口而出,不禁惊叹于燕子与春天的那份默qì( );湖面波光liàn( ) yàn( ),你自然吟诵起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白堤桃柳相间,花团锦簇,令人联想到杭州诗人戴望舒在远方深情的思念,“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丰厚的人文积diàn( ),增添了西湖的风雅与内蕴。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C.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D. 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小说《窗》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B.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C.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的奥秘彻底揭开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
D. 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 ________________,小人同而不和。 ② ___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__________________,不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④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日升日落,总能引发诗人无限感慨。喷薄而出的朝阳,让人想起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缓缓西沉的落日,让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6分)
(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填空。(3分)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呜叫似的……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父亲强迫我背的书是《_______》。全文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书的痛苦感受,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有关名著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3分)
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去灵台方寸山学艺,太上老君听说他无姓无名,给他起名孙悟空。
B.《水浒传》中人称花和尚的鲁智深,其实是他出家后的法名,他姓鲁名达,为人粗中有细、爱憎分明。
C.《小王子》叙述者是飞行员,他讲了六年前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的故事。
D.《格列佛游记》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但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对当时社会的赞美才是其灵魂所在。
E.《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冬妮娅,美丽动人,容易亲近,但后来变得自私自利。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最近,学校开展了“朗读者”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⑴【我主持】下面是“朗读者”活动第一期的开场白,请仿照划线句将它补充完整。(2分)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朗读者节目第一次和同学们见面,所以,我们第一期的主题词特意选择了——遇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遇见是一切的开始,希望同学们与朗读的遇见,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⑵【我推荐】请从下面的作品中任选一篇(首),仿照示例,写一份推荐给“朗读者”的推荐词。要求:引用作品中的原话,点明本期的主题词“遇见”,语言简明连贯。(3分)
示例:推荐篇目《出师表》
推荐词“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让我们遇见了鞠躬尽瘁的名臣。
①《水调歌头》②《沁园春?雪》③《爱莲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我宣传】学校广播台为本次活动拟写了一份广播稿,但存在一些问题,请修改。(3分)
遇见“朗读”
①校园不仅有课本作业,还有诗歌与吟唱。近日,“朗读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第一期“朗读者”围绕主题“遇见”,师生以朗读、吟诵等方式,演译经典文学 作品,给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一次心灵洗礼。
②在舒缓的钢琴伴奏中,五组朗读者依次登台朗读曾经打动过、甚至深深影响过自己的文字,分别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毛泽东的《沁园春?雪》,_________的《爱莲说》,朱自清的《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他们在深情的朗读中将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情感涓涓细流般一一道出,赢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③“朗读者”活动对浸润人生、传承经典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朗读者”活动,全体师生视野更开阔、知识更丰富、学养更深厚。
a.第①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订正:____________。(1分)
b.第②段中缺一个作者,请补上:_____________。(1分)
c.第③段中有一个病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杜甫的诗歌《严郑公宅同咏竹》,完成第7题。(6分)
绿竹半含箨①,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②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③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含箨(tuò):包有笋壳。②书帙(zhì):书套。③娟娟:姿态美。
7.⑴下列描写竹子与“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情境不相符的一句是( )(2分)
A.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B.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C.龙孙春吐一尺芽,紫锦包玉离泥沙。 D.昨传新笋发,扶杖绕林看。
⑵请赏析颈联“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一句的妙处。(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松竹梅,历来为人所喜爱,被称为“岁寒三友”。你认为这首诗反复状写竹子的可爱,有
何用意?(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甘文焜,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文焜善骑射,喜读书,尤慕古忠孝事。康熙初,授大理寺少卿,迁顺天府府尹。崇文门榷税不平,疏劾之。廷议令兼摄,文焜曰:“言之而居之,是利之也。”固辞。六年,授直隶巡抚,奏复巡历旧制。单车按部,适保定、真定所属诸县患水灾,疏请蠲岁赋。总督白秉真以赈费浩繁,请听官民输银米。文焜斥廉俸以助。
  七年,迁云贵总督,驻贵阳。时吴三桂镇云南,欲藉边衅固兵权,诡报土番康东入寇,绐文焜移师,又阴嗾凯里①诸苗乘其后。文焜先督兵捣其巢,斩苗酋阿戎。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三桂虑诈泄,谓康东已远遁,由是益惮之。
三桂反,文焜闻变,使族弟文炯赍奏入告,牒贵州提督李本深率兵扼盘江。本深已怀贰,先以书觇文焜意。文焜手书报之,期效张巡、南霁云誓死守,而本深不之顾。文焜度贵阳不可守,独携第四子国城赴镇远,思召湖北兵扼险隘,使贼不北出。至镇远,守将江义已受伪命,拒弗纳。文焜渡河至吉祥寺,义遣兵围之。文焜望阙再拜,拔佩刀将自杀,国城大呼请先死,夺其刀以刎而还之,尸乃踣,血溅文焜衣。文焜曰:“是儿勇过我!”遂自杀,年四十有二。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①凯里:地名,在今贵州省。后文“臻剖”亦同。
8.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焜善骑射( ) ②适保定( )
文焜度贵阳不可守( ) ④文焜望阙再拜( )
⑵下列句中与“文焜斥廉俸以助”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扶苏以数谏故 B.可以一战
C.祭以尉首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9.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停两处。(2分)
既 平 约 云 南 会 剿 康 东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文焜手书报之,期效张巡、南霁云誓死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甘文焜升任为顺天府府尹后,上疏劾崇文门商业税收不公这一事情,朝廷商议后让他兼任,他拒绝了。
B.甘文焜升任直隶总督后,遇到保定和真定下属各县发生水灾,上奏朝廷减免这些地方的岁赋。
C.甘文焜担任云贵总督后,面对复杂军情,审时度势,打击了苗族地方武装,彻底消除了云南边患。
D.吴三桂反叛后,甘文焜面对时局,竭力周旋,最后被围,为避免被俘受辱,自杀殉国。
(三)《桌里乾坤》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桌子经过了漫长的演变,有着不同的材质、形状与名称。最早的桌子叫“俎”。以前, 我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句中的“俎”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切菜用的砧板,并没有去追溯它的起源。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俎最初是我们的祖先祭奠时放祭品的祭器,其原材料多为铁、铜等,形状为长条形,这就是桌子的雏形。因此,最早的桌子——“俎”,就显得特别神圣高贵。  ②后来,出现了“案”,其形状和俎相似,长条形。相比桌子,它似乎更能代表一种高尚的情感。如形容一个人读书时进入忘我的境界,被书中的山光云影所激荡,就会“拍案叫绝”;当外界的纷繁万象入于目,成于思,动于心,我们忍不住想要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时候,就会“伏案而书”,写出笔底波澜,纸上清风。闻一多先生的拍案而起,更拍出了他的一腔正气,大义凛然。   ③当然,最早的“案”其实比较短小,也不是可以用来书写的书桌,而是相当于可以用来放碗的托盘。耳熟能详的“举案齐眉”,小小的案盘中,孟光举起的是对丈夫的一片柔情——否则,孟光举起与眉齐平的书桌,呈现在梁鸿面前,不是显得太可笑了吗?“举案齐眉”与闻一多的“拍案而起”在风格上可谓霄壤之别,一为正义之声,一为夫妻之礼,却又都统一在中华民族的美德中。   ④“几”与“案”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多把似案而小者称为“几”,如炕几、茶几、香几等。几起初也只用于祭祀等场合,是等级身份的象征,不是一般平民可用的。后来“几”成了长者、尊者所设的凭倚用具,一般放在身前或身侧,成为靠背的母型。到了现代,“几”就多指茶几了。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几乎成了喝茶人的专属。   ⑤“八仙桌”的出现,使桌文化更添了些神秘的色彩。桌面厚实宽阔,桌脚稳固,整个一沉稳大气的儒者形象,与中国的儒家文化极其相称。端午、中秋、春节,坐在八仙桌旁,没时间唠嗑的家常,一下子冲出了心门。欢声笑语充满了屋子,浓浓情意弥漫了心田。   ⑥麻将桌与电脑桌似乎是相互排斥的两个极端。前者使得快节奏的生活慢了下来,只要麻将瘾上来,再忙都要抽时间去摸几把。一坐在麻将桌旁,所有的压力都可以置之脑后。电脑桌则不然,它将我们拉上时代最前沿的列车。电脑里面,纷至沓来的信息、邮件、弹窗、网站以及文件等等,一应闯入我们的视野,让人应接不暇。麻将桌前,更多的是消耗;电脑桌前,更多的是创造。   ⑦桌文化发展到今天,物质的丰盛,网络的兴起,使得人们的生活也出现了一些异化。大家低头玩手机的时间多了,围聚一桌话家常的时间少了;坐在餐厅华丽的餐桌旁,虚与委蛇的应酬时间多了,在家中餐桌前吃饭的时间少了;在麻将桌,酒吧或夜总会的小桌前挥霍光阴的时候多了,在书桌前与书本为友的时间少了。   ⑧当然,时代带来的变化,我们要适应;但是,应变之中也别忘了要坚守的精神与情感。 12.本文按照?_______________顺序进行说明。由古至今桌子的名字不断演变: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仙桌→麻将桌、电脑桌等。(3分) 13. 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两小题。(4分) (1)第④段划线句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利用文中相关内容为最早的桌子“俎”下定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全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坚守和传承沿袭至今的桌文化。(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唐僧,为啥不飞过去》,完成15—17题。(10分)
①小时候看《西游记》,心里总有个问题:唐僧取经那么难,其实有好办法呀,孙悟空会驾云,只要背起他,十万八千里,一飞不就到了吗?近日偶读《孟子》,看到有句话: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②“科”是俗语的“窠”,就是坑、洼。孟子的意思是,流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不把坑、洼填满,就不向前流。联想起《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经历,忽然若有所悟:唐僧师徒不飞,原来如此啊!
③我豁然明白,唐僧师徒的取经路,像流水一样,遇到的每一个坑洼都填满了,再向前走一步。这是极其注重细节的人生。这每一个坑坑洼洼,都有上天的美意;这些坑坑洼洼,是熬人的苦杯,其实,也正是盛满祝福和营养的福杯啊!如果用巧法省下走哪个坑洼,坑洼里含着的福分和养分,就得不到了。师徒四人一个一个地战胜八十一难,一步一步地走过十万八千里,他们的心如钢铁,在反复灼烧、锤打,抵达西天时,已经不是取经最初的凡铁了,他们脱俗成圣了。
④盈科而后进,是一种厚实、沉着的坚守和忍耐;成就的,是不寻常的质地和品格。据说,如今的白酒调酒师,能用酒精、香精、味素,快速调出美味的酒。但是真正的好酒,必须在地下默默无闻地埋藏、发酵多年。
⑤韩国围棋大师曹薰铉写了一篇围棋讲座稿,开头有段话,提醒学棋的人:“我以为,与其一心想着要赢棋,倒不如专心下好每一盘棋的每一步,以留内容充实的棋谱。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有正道,围棋的每一手也都有其正确的方向。每一步都尽善尽美的人生是美丽的,围棋也是如此。”曹薰铉“专心下好一盘棋中的每一步”,不正是唐僧师徒扎实无比的取经之路吗?
⑥童年读《西游记》,读到的是巧;人近中年,读出的是拙。我为童年的小聪明而惭愧,也明白了,真正称得上美好的事业、真正品质恒久的果子,都来自流水一样的“盈科而后进”的精神啊。
15.第一段画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4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链接的材料能不能作为本文的论据?请说明理由。(3分)
链接:行百里者半九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酸白菜的滋味》,完成18—21题。(共20分)
①秋生这些日子总感觉嘴里没味,他想吃母亲腌的酸白菜了。
②母亲和父亲还在乡下的老屋住着。每年刚入冬时,母亲都会腌酸白菜。她先把家里收的小白菜在房前晾几天,从开水里过一下,放到缸里,码一层放一次盐,里面搁些切好的苹果和梨,加完水后压上光溜溜的石头。在阴凉处搁几十天后,一家人就可以吃上味道极好的酸白菜了。
③自从搬到城里,秋生很少回家。他时常出入一些高级饭店,吃惯了大鱼大肉,突然怀念起了家里的酸白菜。一口夹进嘴里,那股酸劲直冲脑门,顿时浑身清爽,该是多美的享受!
④礼拜天上午,秋生特意回了一趟老家。母亲见他竟吃了一惊,手里的抹布抖了下。
⑤中午,母亲专门为他做了半盆酸白菜熬冻豆腐。秋生甩开膀子吃了起来,一股久违的味道让他得满头大汗。母亲和父亲笑眯眯地望着他,眼里充满了慈爱。
⑥“慢点儿吃。”母亲小声地提醒着他。
⑦“好长时间没吃到这样的美味了。”秋生说。
⑧吃完饭,母亲从缸里给他又捞了几棵酸白菜。秋生高高兴兴地上了轿车。两位老人站在门口,望着儿子走的方向久久不肯离去。
⑨过了段时间,秋生又想吃酸白菜了。妻子见他没空回老家,就去超市买了一小袋酸白菜,给他做了一大碗酸菜余白肉。可是,秋生只吃了几口就懒得动筷子了。
⑩妻子说:“这酸白菜是东北的名牌呢。”
11)秋生却说:“我怎么觉得这味道哪儿不对呢?”
?妻子叹了口气,说:“实在不行,你把妈接来,给咱腌坛酸白菜吧。”
?秋生给老家打了一个电话,是母亲接的。母亲高兴地说:“你想吃妈腌的酸白菜,那回来吧。”秋生犹豫了一下,说:“回去一趟,油钱比买酸白菜还贵。”母亲沉默了一会儿,慢吞吞地说:“你爹的腰疼病又犯了,等他好点再去吧。”
?后来,秋生把母亲接到了城里。妻子去了一次超市,把什么都准备好了。母亲在这里住下,等白菜晒蔫了就开始加工。把菜装进坛子,母亲又叫他找一块平板石头。秋生到外面寻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只好把一个塑料桶装满水放在坛子上。母亲的脸色很难看,一边干着一边叹息,做完后就催儿子送她回老家。
?“妈,你急什么呀?”秋生说。
?“你爹做不好饭,这回准得饿瘦了。”母亲担忧地说。
?秋生从外地培训回来,急切地跑到腌酸白菜的坛子前,使劲吸了一下鼻子。奇怪!里面居然闻不见老家那股浓烈的酸味。他搬掉塑料桶,掰下一个菜叶匆匆洗了洗,送进嘴里嚼了一会儿,突然皱皱眉说:“不对呀……”
?秋生给老家打了一个电话,是父亲接的。父亲说:“你妈病了,回来一趟吧。”
?秋生吃了一惊,赶忙开车往老家赶。
?母亲正躺在炕上养着。见到儿子,她的病好像立刻去了一半。她拉住秋生的手,不停地问这问那。
?中午,母亲给他做了半盆酸白莱熬粉条。秋生吃得津津有味,脸蛋通红。
?“同样一个人做的,为啥城里的和乡下的不是一个味呢?”秋生不解地问。
?母亲笑着说:“可能酸白菜和人一样,水土不服吧?”
?“哪能呢?”秋生说。
?母亲终究叹了口气,说:“妈在你那儿总惦记着老家,心里没味,就做不出有滋味的酸白菜了。”
?秋生听了,心里忽然莫名一颤。
?临走时,母亲又给他拿了一大包酸白菜。秋生说:“拿两棵就行啊,过两天我还回来呢。”母亲说:“你不是很忙吗?”秋生说:“再忙我也回来。”
?说这话时,秋生突然把头掉了过去。他不想让父母看见自己眼里的泪水。
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特意回老家吃母亲做的酸菜→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道了不对味的原因→再忙也回家
19.根据要求,解答下面两小题。(6分)
①体会“母亲见他竟吃了一惊,手中的抹布抖了一下。”这句话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章以“酸白菜的滋味”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3分)
A.秋生不常回家的原因并不是真的很忙,而是因为油钱比买酸菜还贵。
B.两位老人站在门口望着儿子走的方向,久久不肯离去,是因为对儿子的牵挂和不舍。
C.母亲腌的酸菜并不比超市买的好吃,只是因为母亲腌的酸菜,有母爱的味道。
D.母亲的脸色很难看,是因为我没有找到平板石头,母亲很不满。
21.文章的最后一段和下面的链接材料都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各自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5分)
链接材料:老太太蹲下身,并开始翻动我们那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逐棵的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卖白菜》莫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60分)
22.三月,是春的序曲,是梦的画卷。三月,可与春天相约,在杨柳飘飘、春风徐徐中踏歌而行;三月,可与书本相约,在清词丽句、翰墨书香中品味人生;三月,可与青春相约,在鲜衣怒马、花开嫣然中尽情绽放。
请以“三月,与 相约”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
(2)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3)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人名
(4)书写工整规范。
参考答案
1、契 潋 滟 淀
2、D 3、D 4、君子同而不和 路曼曼其修远 吹面不寒杨柳风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1)《五猖会》《鉴略》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2)A D
6、【我主持】示例: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句式相似、意对即可,2分)
【我推荐】示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让我们遇见了旷达乐观的诗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遇见了豪情壮志的伟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让我们遇见了洁身自好的学者。
(意对即可,引用原文1分,点明“遇见”1分,扣住主题、人物形象、语言简洁连贯1分)
【我宣传】
(1)“译”应为“绎”(1分)
(2)周敦颐(1分)
(3)“朗读者”活动对传承经典、浸润人生具有深远的影响。(1分)
7、(1)(2 分)B(此句描写的是秋天的竹,其余都是描写的春天的新竹。)
(2)(2 分)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或叠词,读来朗朗上口)1分形象地写出了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给读者以清新、明朗、怡人的享受。1分
(3)(2 分)作者意在表明:尊重天性,顺应物性之自然;或者呼吁统治者要呵护人才,而不要随意摧残人才;或者以竹自况,期待朝廷能提携自己,使自己能为治国平天下奉献绵薄之力。(三点,答到任意两点得2分)
8、(1)①擅长、善于②恰巧③估计④两次 (2)D
9、既平/约云南会/剿康东
10、甘文焜亲自写信回复他,希望他能仿效张巡、南霁云誓死坚守,然而李本深不理睬他。(“手书”“报”“效”,“不之顾”宾语前置句式)
11.(3分)C(“彻底消除了云南边患”错误)
译文:甘文焜,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善于骑射,喜好读书,特别仰慕古代忠孝之事。初以官学生身份被授予兵部笔帖式。后多次升迁至礼部启心郎,屡次奉旨办事深称旨意。康熙初年,授任大理寺少卿,后升任为顺天府府尹。崇文门商业税收不公平,(甘文焜)上疏弹劾。朝廷议定让甘文焜兼管这件事,甘文焜说:“我自己检举这件事而又接管这件事,这是给自己谋好处。”坚决拒绝。康熙六年,他担任直隶巡抚,上奏请求恢复巡历的旧制。甘文焜单人乘着一辆马车巡视属地,恰逢保定、真定等所属诸县遭遇水灾,就上疏请求减免岁赋。总督白秉真认为赈灾的费用复杂巨大,请求任凭官府百姓捐献银钱粮米(来赈灾),甘文焜也拿出自己微薄的俸禄救助百姓。朝廷对其优良治绩加以奖励,任命他为工部侍郎。
康熙七年,甘文焜升任云贵总督,驻镇贵阳。当时吴三桂镇守云南,意欲凭借边境上的争端巩固自己的兵权,谎报吐蕃康东入侵进犯,想欺骗甘文焜转移军队,又暗地里唆使凯里的各苗族武装趁机从后面袭击。甘文焜已经预测到康东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凯里却近在肘腋,不将其制服的话祸患将会滋长扩大,就先指挥部队捣毁了凯里苗族的老巢,斩杀了苗族首领阿戎。平定了祸乱之后,与云南的军队约定会合讨伐康东。吴三桂害怕诈谋泄露,只好说康东已经远逃,从此更加畏惧他。甘文焜巡行视察遍了云南、贵州的各个府州。康熙十年,母亲去世,朝廷命令他在任上为其母守孝。甘文焜又派兵攻击斩杀了臻剖的苗族首领阿福。上书请求回去为母下葬,朝廷准予休假,回家治理丧事。吴三桂(趁机)请求以云南巡抚的身份兼任都督,(吴三桂)命令治下的士兵都到云南接受指挥调度,然后用好处收买他们,希望(他们)能够被自己利用。
康熙十二年,甘文焜官复原职,恰逢撤藩争议蜂起。吴三桂造反,杀害了巡抚朱国治,派遣他的同党直逼贵阳。甘文焜听闻叛变,派他的族弟甘文炯持奏书入京急报,又通牒命令提督李本深率兵扼守盘江。李本深已怀叛变之心,先用书信窥探甘文焜的本意。甘文焜亲自写信回复他,希望他能仿效张巡、南霁云誓死坚守,然而李本深不理睬他。李本深的军队已经收到了吴三桂的好处,纷纷溃乱不听从调度。甘文焜预计贵阳防守不住,(为不使家室遭受污辱)就命令侧室率领妇仆女儿七人上吊自杀,自己带着四子甘国城奔赴镇远,想召集湖北的军队扼守险要关隘,使叛贼不能向北进兵。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初一,甘文焜到达镇远,当时的守将江义已归降吴三桂,拒绝并不接纳他。甘文焜渡河来到吉祥寺,江义派兵将吉祥寺团团围住。甘文焜朝京城方向拜了两拜,拔出佩刀想要自杀,四子甘国城大喊请求先死,夺下甘文焜的佩刀先自刎然后还给甘文焜,尸体才仆倒在地,鲜血溅到甘文焜的衣服上。甘文焜说:“这个孩子比我勇敢!”接着就自杀而死,时年四十二岁。
叛乱平定,贵州巡抚杨雍建将甘文焜的为政成绩和为国而死的情状上报朝廷,朝廷准予从优抚恤,追赠甘文焜为兵部尚书,谥号“忠果”。
12.时间顺序(1分),“案”“几”(2分)。 13.(1)不能去掉。“几乎”是绝大部分的意思,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几绝大部分是喝茶人的专属,但没有排除出现特殊情况的可能。(1分)如果去掉,显得太绝对,不符合事实,不能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和严密性。(1分) (2)“俎”是最初我们祖先祭奠时放祭品的多以铁、铜等为原材料的长条形的祭器。(格式1分,修饰语正确1分) 14.它代表了一种高尚的情感,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中国的儒家文化相称。(3分,答对1点给1分)
15、解释唐僧不飞去的原因;引出下文的论述;作为论据证明本文观点
16、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将如今白酒的酿成方法与真正的好酒酿制的方法对比,具体有力地证明“盈科而后进,是一种厚实、沉着的坚守和忍耐;成就的,是不寻常的质地和品格。”
17、不能。(1分)因为这句名言阐述的观点侧重“坚持才能成功”, (1分)而本文论述的观点侧重“只有历经磨炼,品味过程,才是成功”,所以不能成为本文的论据。(1分)
18、想吃母亲腌的酸菜(2分),接母亲回城里腌酸菜(2分),尝酸菜觉得不对味(2分)19、(1)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1分),刻画出母亲突然见到儿子时的意外和激动。(1分)表现了她对儿子的思念之深。(1分)
(2)全文紧紧围绕酸白菜的滋味组织材料使之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1分)酸白菜的滋味中有着儿子对母爱的回忆,(1分)有母亲对儿子的思念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主题。(1分)设置悬念激起读者阅读兴趣。(1分)(答对三点即可)
20、D(3分)
21、同:都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1分)
不同:本文表达了秋深理解的母亲之后的悔恨和难过。(1分)
链接材料刻画了一个非常挑剔的老太太形象。这样写一是为了衬托母亲的善良。(1分)二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1分) 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
22、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