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动荡不安的世界课件(九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动荡不安的世界课件(九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1-26 20: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13课 动荡不安的世界 10万以色列民众1日晚聚集在特拉维夫市的拉宾广场,纪念前总理拉宾遇刺8周年。
以色列前总理、现任工党临时主席佩雷斯在纪念式上发表讲话说,尽管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但事实证明拉宾选择的以巴和谈的道路是正确的。佩雷斯还呼吁以色列政府立即与巴勒斯坦紧急政府总理库赖举行对话。
当天晚上,共有1500多名警察、炸弹排除专家和志愿者在纪念仪式现场维持治安和秩序。
1995年11月4日,拉宾在特拉维夫参加了一次和平集会。集会结束后,他遭到一名犹太极端分子的枪击并身亡。此后,以色列每年都要举行纪念拉宾的和平集会。
1993年,拉宾代表以色列政府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签署了以巴和谈进程中重要的《奥斯陆和平协议》。 步履维艰的和平之路炮火中的科索沃一、步履维艰的和平之路
1.中东地区概况2.巴以分治和四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已久,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宗教原因、种族原因,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如此深刻的矛盾,给中东地区带来了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中东地区战火频仍。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的巴勒斯坦地图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以色列士兵第四次中东战争第五次中东战争3.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矛盾的原因 中东战争的主要争夺目标是土地或运河主权,其次是争夺水源。
中东战争的严重后果 :死伤人数众多;各国多年保持着庞大的军费开支,经济损失严重 ;更加严重的后果是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4.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和解 中东和平进程任重道远,最主要的就是要减少大国对于该地区的强权政治的干涉作用,充分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利用世界和平力量来调节该地区的争端,来彻底解决长期存在于该地区矛盾冲突。 小结二、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尤其表现为,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这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冷战期间与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不同,但它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