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7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九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第7课 罗斯福新政课件(九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1-26 20: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7课
罗斯福新政 灾难笼罩着交易市场。每个人都想在价格更下跌之前把股票立即抛售出去。但是没有人想买,这就使价格更加下跌。他们狂吼乱叫,狂奔猛推,为的是要卖出他们的股票。越来越多的警察冲进市场维持秩序。3个小时内,股票损失的价值达110亿美元。这时,一批银行家拿出钱来开始买进,跌风停止下来。有些人认为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其实它正方兴未艾。 新闻稿一、“柯立芝繁荣” 为什么在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会出现繁荣的景象? 请看课本第一段小字内容,了解经济繁荣的表现。 这一时期经济增长快的表现是什么? 说一说繁荣背后孕育着的危机的表现。 这种经济繁荣是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产物。 “生产无政府状态” 经济危机的爆发 1929年导致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二、冲击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 你们对股票有哪些了解? 股票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 1929年10月29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出现股票抛售狂潮,使经济跌入低谷,经济危机爆发。 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强影响特别深远来势特别猛烈特点这次经济危机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什么? 经济危机的影响有二: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恶化,社会矛盾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
资本家宁可销毁产品,也不愿意把产品分给失业在家、没有生活保障的工人。从此可看出当时的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三、意义深远的“新政” 经济上的危机,必然会引起政治方面的危机。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这时候的美国,出现了一位力挽狂澜的人物,颁布了一系列措施,挽救了当时衰败的美国。
他 是 谁 ? 罗斯福 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 罗斯福的一生都很不平凡,从他的生平事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吗?罗斯福发表“炉边讲话” “新政”的目的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家指导和干预的手段,对工农业、商业进行调整,以消除经济危机。 他的新政政策看到了当时经济危机的危害,是致力于解决经济危机的有效措施。人民也充分相信他的人格魅力。 实施“新政”的目的是什么呢? 罗斯福新政期间修建的
田纳西水利工程 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涉及了经济的很多方面。如此大规模的一场改革,产生什么结果呢? “新政”使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