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12课清末民初新景观课件(八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第12课清末民初新景观课件(八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1-26 20: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清末民初新景观 一、政治符号的变化 1873-1890年的中国国旗1890-1912年的中国国旗1912-1915年的中华民国五色国旗1915-1916年的中华帝国旗1928-1949年的中华民国国旗1931-1932年的满洲国旗 那些旗子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政权,这些旗子更新速度这么快,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这种演变反映了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增强。
中华民国成立后,社会政治符号迅速变化,作为一个国家政治标志的国歌、国旗开始出现。1912-1915年的中华民国五色国旗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议定,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作为中华民国国旗,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改以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为国旗。二、移风易俗 1.习俗的变革 (1)图片中的人物是谁?
(2)两张图片中的他有什么区别?
(3)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服饰的变革 (1)这两幅图片所属什么时代呢?
(2)它们有什么不同? 中山装紫纱套袖旗袍三、活动的影像 1.照相术的传入 照相术发明于19世纪30年代,40年代后传入中国。不久,上海出现了第一家营业性的照相馆。照相这一新奇事物出现后,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 2.电影的传入 电影于1895年在巴黎诞生,次年传入中国。 1905年,中国第一部自拍电影——《定军山》摄制完成,这是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中国第一部自拍电影——《定军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