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一单元第38课《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如果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这反映出苏联当时( ???)
A.?实行计划经济??????????????????/B.?经济比例失调??????????????????/C.?产品质量低劣??????????????????/D.?资源消耗严重
2. 1940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重工业增长14.5倍,轻工业只增长3.9倍,农业总产值仅增长41%、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这种状况与下列哪一政策或模式有关?(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D.?斯大林模式
3. 1929年,斯大林喊出了一个口号:“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吧!”为此他( ???)
A.?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制定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计划
4. 苏俄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列宁从苏俄的国情出发,在全国实施( ???)
A.?第一个五年计划??????????????????/B.?新经济政策??????????????????/C.?重工业优先战略??????????????????/D.?农业集体化
5. 普京在评论苏联髙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据此可知,普京对苏联髙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 )
A.?完全肯定???????????????????????????/B.?全盘否定???????????????????????????/C.?客观公正???????????????????????????/D.?不置可否
6. 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苏俄政府实行(??? )
A.?工业化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7.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
A.?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赫鲁晓夫的改革?????????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8.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竞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材料中的“列宁的思路”是指(??? )
A.?建立苏维埃政权????????????/B.?实施新经济政策????????????/C.?实行农业集体化????????????/D.?建立计划经济模式
9. 据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一文中统计,20世纪上半叶,苏联某年度国家收购粮食达4.34亿普特(一普特等于16.38千克)。同年,苏联计划在东部地区建立以批工厂,经讨论决定,部分工厂由外国公司负责建设,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工业化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严重依赖外资????????????/B.?农业集体化步伐大大加快C.?余粮收集力度巨大,为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D.?践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10. 和“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相关的伟大作家是( ???)
A.?列夫?托尔斯泰?????????????????????????/B.?莎士比亚?????????????????????????/C.?德莱塞?????????????????????????/D.?罗曼·罗兰
二、材料分析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学者指出,苏联模式具有双重效应。苏联模式对于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是有效的,但在使国民经济结构保持平衡、国民经济整体持续增长方面却显得乏力……材料二:1928——1940年,苏联国防工业总立值增加了1.8倍,年增长率高达39%。1938年与1930年相比,步、机枪的产量增长了8倍,火炮产量增加了12倍。坦克1930年有170辆,两年后增加到3000辆;到1937年底,苏军拥有各类坦克1.5万辆。1936年苏军拥有飞机6672架,是1928年的4倍。——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趣讲应》材料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军的技术装备全部更新。苏制重型HC-2坦克超过德国“虎式”坦克的威力。火箭炮(“喀秋莎”)、强击机等新型武器都有极大的发展。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之后,美、苏两国核军备竞赛进一步升级。到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教学用书
(1)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国防现代化迅速实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归纳苏联国防现代化中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历程。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国防现代化对当今俄罗斯的重大影响。
12. 工业化是人类步入现代社会的重要表现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在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材料二:斯大林在谈到工业化道路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道路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姿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1)材料中“工业革命的种子”发芽的标志是什么?联系所学知识说说“若干因素”具体包括哪些?
(2)依据材料二,谈谈斯大林对“工业化道路”的认识。你认为这条工业化道路会给苏联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
(3)综上所述,你认为英国工业化道路和苏联工业化道路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1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6月的一天,23岁的美国人阿曼德·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他用10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去销售。这件事被列宁知道后,他热情邀请哈默前来克里姆林宫会面。列宁说:“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刚刚制定出的新经济政策就是要求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的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它将为你们提供很好的机会。”——《世界上下五千年(现代卷)》材料二: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行业).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材料三: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大国崛起》解说词
(1)依据材料指出苏俄制定“新经济政策”的背景,说明该政策“新”在何处。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斯大林实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何特点?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3)依据材料分析罗曼·罗兰评价的是什么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体制包含哪些“消极的东西。
(4)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列宁到斯大林,一直在调整苏联(俄)的建设政策,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 D
3. C
4. B
5. C
6. C
7. A
8. B
9. D
10.A
二、材料分析题
11.(1)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的推动。(2)1928~1940年,生产了大量枪炮、坦克、飞机等常规武器:反法西斯战争中,装备了火箭炮、强击机等新型武器: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了核武器。(3)使俄罗斯拥有世界一流的军事实力(或为俄罗斯拥有强国地位奠定了基础)。
12.(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因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拥有雄厚的资本;手工工场的发展;海外殖民侵略与扩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资本和原料。(2)因为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为了保证国家安全,所以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应该发展重工业,这一设想符合苏联的国情。影响:导致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不利于苏联经济长远发展。(3)英国工业化道路是从轻工业开始;苏联工业化道路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13.(1)原因: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经济。“新”: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或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3)体制:斯大林模式。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指令性计划来发展经济,效益低下完全使用等。(4)启示: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搞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平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