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七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七年级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1-28 20: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 孟天骄
课  题 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程标准 以中日交流、中印文化交流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通过了解长安城的布局,让学生感受长安城恢弘的气势、繁荣和多样的城市面貌,体会到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2)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认识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政府采取鼓励对外交往的政策,这些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2)通过学生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介绍,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情感。(3)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4)通过和改革开放相类比,使学生知道开放是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无论是民族还是个人都要有开放的心态。
教学重点 中日交往和玄奘西行
教学难点 唐朝的对外交往路线多、时间长、内容丰富,如何让学生理清头绪,把握全貌,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课  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学生制作的《畅游长安》的幻灯片;教师制作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与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播放《一个师父仨徒弟》师:这是哪个动画片的主题歌 师:对,西游记,这个动画片是根据小说西游记改编的,这部小说给我们的童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故事中唐僧的原形就是历史上的玄奘。我想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西游记中的唐僧与玄奘是完全一样的吗?有多少差别呢?我们学习了《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就会找到答案。请把书翻到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一、国际性的大都会——长安师:要了解法兰西的浪漫当然要去巴黎,要了解英国的稳健当然要去伦敦,要了解大唐的对外交流当然要去长安。让我们和导游一起梦回唐朝,重游长安!有请我们的著名导游——张宇宁、战庆任、张伊宁(6、2班学生)师:听了导游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说说你的感受吧。师:长安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啊?师:对,繁荣和多元的国际性大都会。二、唐代中外交流概况师:刚才我们在导游的指点下,看到了很多外国人,他们有阿拉伯商人还有在太学读书的日本留学生。这些人为什么不惜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师:学习和经商都是为了交流,为什么和唐王朝进行交流?师:对于外来学习者,唐王朝的态度是怎样的?师:为什么具有这样开放的胸襟和气魄?师:唐代国力强盛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政治制度严密、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绚丽多彩,统治者和普通民众都具有开放的心态。周边国家和地区纷纷来学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和唐王朝交往的国家和地区达到3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中亚和西亚地区。其中东亚的日本、高丽、百济和新罗与唐朝往来十分密切。在都城长安,设有专门的外事机构鸿卢寺和礼宾院,专门的翻译人员——译语掌客,此外还发给外国使节一个铜制鱼符,作为访问的凭证。对于唐朝的中外交流,我们设置两个关键词。首先点击第一个。三、走出去——中日交流在与唐朝交往的国家中,日本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与唐朝的交往最为密切,下面我们看一下中日文化交流的情况。(一)鉴真东渡这是中日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分析东渡的原因,并讲述鉴真东渡的艰辛历程和鉴真东渡对日本的影响。幻灯片显示鉴真生平。(二)遣唐使师:什么是遣唐使?遣唐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在这里教师列举吉备真备和阿倍仲麻吕两位日本留学生。朗读李白的《哭晁衡诗》、展示位于西安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师: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大都仿照唐朝,日本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也受到唐朝的影响,正象郭沫若先生诗中写到的:唐风洋溢奈良城。展示幻灯片,主要包括日本平城京的平面图和长安的平面图、日本的建筑和中国的古代建筑、日本的浮士绘和中国画、日本和服和唐代服装。除了图片展示的,还有哪些方面日本受到唐朝的深刻影响?四、引进来——玄奘西行导入:鉴真和遣唐使让盛唐文化走出国门,促进了周边国家的发展,作为一个开放的时代,唐朝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时代。在向外族学习的人物中,玄奘是最为杰出的代表。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和课后查找的资料介绍玄奘。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玄奘西行的原因。3.通过幻灯片展示西行的路线和历程。通过对路线的展示体现行程的漫长与艰辛。请一位同学带领大家重走玄奘取经的艰难历程。师:这体现了玄奘的什么精神?师:玄奘西行的成就和意义有哪些?师:玄奘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大雁塔就上为了保存佛经而修建(展示大雁塔的图片)。佛教在中国兴盛起来,玄奘功不可没。佛教兴盛对中国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展示图片:包括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少林寺、敦煌壁画和佛像。向学生提示一些汉语中源自佛经的用语,如“世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历史知识?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对本课内容进行简单回顾。我们为拥有唐代而骄傲,古代世界因为唐朝的对外交流而更加精彩。思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今天学习了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通过学习,你认为交流和开放有什么作用?在现代社会,交流和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教师列举大量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比较直观的肯德基、麦当劳、电子产品和服装品牌。)如果从反面考虑,缺乏交流、保守会出现什么后果? 生:西游记(学生一边展示《畅游长安》的幻灯片,一边介绍长安)。几个学生分工合作,以现代人的身份游览长安,主要介绍了皇城、宫城以及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在游览过程中,用观察者的身份来再现长安人的衣、食和娱乐生活,体现当时生活的多元化倾向。学生说出刚才畅游长安的体会。通过和古代其他城市的对比,认识到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学生依次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1.为了学习,为了经商。2.因为唐朝先进强盛。3.勇于接纳。4.国力强盛,敢于对外开放和善于对外学习。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东渡原因:受日本僧人礼请。2.历程:五次失败,双目失明后到达日本。受到朝野热烈欢迎。3.对日本的影响:传播了佛教;将唐代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和书法绘画带到日本。教师出示幻灯片展示这些影响。学生依次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1.遣唐使是日本对赴唐使者的称呼,遣唐使主要由医师、乐师各类工匠组成,还有留学生和学问僧等。2.作用:促进了中日交流。学生通过图片很容易发现日本在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受到唐朝的深刻影响学生主要依据课本提供的信息和课外知识回答这两个问题。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说出“茶道、日文”是受到中国影响的产物。依据课本和知识储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为求真知,百折不挠学生根据课本回答。成就以及意义:带回657部经典,撰成《大唐西域记》。佛学经典使中国佛教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信众最多的宗教,大唐西域记则记载了西亚和印度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一方面成为当时中国人了解世界的资料,另外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 料,1915年,根据该书的记载,印度对那烂陀寺进行发掘和复原。学生说出佛教对中国建筑和艺术的影响。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佛教对我们的语言和思想产生深远影响。学生还通过《西游记》发现佛教对文学的影响。依据听课内容和板书进行总结。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开放在唐朝的巨大影响。通过生活经验,可以说出交流和开放让我们的时代充满活力,物质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电子产品、中外餐饮、文化等的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学生能说出一些,但由于缺乏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了解,所可能不深刻。 通过歌曲导入,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兴趣。六年级学生更喜欢动画片,因而播放动画片主题曲,并有动画展示。通过图片带来的视觉冲击来打动学生,让孩子跨越时空感受盛唐的魅力。以教师介绍为主,因为学生缺少这方面的认识。注重思维的交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意识到唐朝对周边国家特别是日本的影响,意识到当时中国社会的先进,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学习能力。这部分是扩充内容,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玄奘西行影响的了解,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让学生知道应该学会哪些知识,逐渐学会学习。并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历史和现实是有着深刻联系的,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实。
板书设计 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长安——国际性的大都会二、走出去——中日交流1.鉴真东渡2.遣唐使三、引进来——玄奘西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