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科学总复习第19讲 浮力(精练)(课件 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中考科学总复习第19讲 浮力(精练)(课件 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22 14:4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1.(2018,海南)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氢>F空
B.F氢=F空
C.F氢<F空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B2.(2018,桂林)小关与同学们去游览桂林两江四湖,登上游船后,船会下沉一些,那么( )
A.船的重力将减小
B.水对船的浮力将减小
C.水对船的浮力将增大
D.水对船的浮力将保持不变C3.(2017,哈尔滨)在水中,鱼、漂浮的木头、静止在水底的石头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石头的压强比对木头的小
B.木头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C.鱼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D.石头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C4.(2018,兰州)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装甲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较大
D.装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较大D5.(2018,遂宁)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A=2V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 )
A.悬浮 B.漂浮 C.沉底 D.无法判断B6.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盛满不同液体的溢水杯中,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0.5N和0.4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乙杯中不受浮力作用
B.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为0.5 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0.4 N
C.小球的质量为50 g
D.甲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液体的密度7.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结果正确的是(ρ酒精=0.8×103 kg/m3)(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 N
B.质量为3 kg
C.体积为10 cm3
D.密度为3.0×103 kg/m3D8.(2017,咸宁)质量分布均匀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VA>VB),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现将A、B捞起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比较A、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A、FB和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pA>pB B.FA>FB,pA<pB
C.FA=FB,pA<pB D.FA>FB,pA>pBD9.(2018,重庆)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容器底面积为80 cm2,用细线拴着体积为100 cm3的金属球沉入容器底,这时液体深度为10 cm,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9 N,如图所示。现将金属球从液体中取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改变了100 Pa,从容器中取出金属球时,表面所沾液体与细线的体积均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球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为1 N
B.容器中液体所受重力大小为6.4 N
C.取出金属球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
小了100 Pa
D.金属球的密度为2.7×103kg/m3D10.生活中应用浮力的例子很多,关于浮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受到的浮力变大
B.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大
C.悬浮的潜水艇排出水舱中的一部分水后将上浮
D.热气球里充入的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11.(2018,金华)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放入茶叶,再倒入开水,茶叶先漂浮在水面上,过一段时间,茶叶逐渐下沉到杯底。
(1)茶叶漂浮在水面,是因为浮力   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茶叶匀速下沉阶段(不考虑水的蒸发),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等于不变12.(2018,攀枝花)将一合金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72 g水溢出,再将其捞出擦干后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64 g酒精溢出,则合金块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   N,合金块的密度为 kg/m3。(ρ酒精=0.8×103kg/m3,g=10N/kg)0.640.9×10313.(2017,营口)某潜水艇总质量为2.7×103 t,体积为3×103 m3,当它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    N,当它需要潜入海水中时,它至少要向水舱充入   m3的海水。(海水密度按1.0×103 kg/m3计算,g=10 N/kg)2.7×10730014.(2018,衡阳)为了直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粗铁丝做一个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1)在粗铁丝框上端悬吊一个金属块,下端放一小杯。在金属块的正上方,有簧测力计示数:F甲    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再平稳缓慢地降低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如图丁)。可以计算出图丙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约为   N,此时浮力的测量数值比真实数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等于偏大1.215.(2018,广西)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1)如图1所示,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想  (选填序号)。
(2)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运用了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N,4.5N和5N。然后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
①在序号a的实验中物所受的浮力为   N;
②比较序号  ,  ,e的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③进一步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变的浮力越  ;
④比较序号a、b、c的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   关。41ad大无(3)为了研究猜想3,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3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这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没有控制变量唯一16.(2017,湖州)取一根内部横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直筒形塑料管,在底部扎上橡皮膜后,称得质量为2克。向管内倒入10克液体,再将它放入水中。放手后,观察到橡皮膜恰好变平,如图所示。请回答:(1)细管内液体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2)水对塑料管底部橡皮膜产生的压强大小。
(3)装有液体的塑料管受到的浮力大小。小于塑料管受到的压力F=G=mg=0.01 kg×10 N/kg=0.1 N,所以对塑料管底部橡皮膜产生的压强p=F/S=1000 Pa装有液体的塑料管受到的浮力F浮=G总=(0.01 kg+0.002 kg)×10 N/kg=0.12 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