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5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E,下列结论:①CD=ED;②AC+BE=AB;③∠BDE=∠BAC;④BE=DE;⑤SBDE:S△ACD=BD:AC,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2.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E,AE=3cm,△ADC的周长为9cm,则△ABC的周长是( )
A.10cm B.12cm C.15cm D.17cm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 )
A.80°或20° B.80° C.80°或50° D.20°
4.如图,已知直线PQ⊥MN于点O,点A,B分别在MN,PQ上,OA=1,OB=2,在直线MN或直线PQ上找一点C,使△ABC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C点有( )
A.3个 B.4个 C.7个 D.8个
5.如图,AD⊥BC,D为BC的中点,以下结论正确的有几个?( )
①△ABD≌△ACD;②AB=AC;③∠B=∠C;④AD是△ABC的角平分线.
A.1 B.2 C.3 D.4
6.如果一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一个内角是6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7.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点P1与点P关于OA对称,点P2与点P关于OB对称,则△P1OP2是( )
A.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B.顶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8.下列表情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9.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02月04日~2022年0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在会徽的图案设计中,设计者常常利用对称性进行设计,下列四个图案是历届会徽图案上的一部份图形,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10.如图,在△ABC中,AB=AC,BC=4,面积是16,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B边于E,F点,若点D为BC边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CDM周长的最小值为( )
A.6 B.8 C.10 D.12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如图,已知BD⊥AE于点B,DC⊥AF于点C,且DB=DC,∠BAC=40°,∠ADG=130°,则∠DGF= .
12.如图,△ABC中,AB=AC,∠A=36°,AB的中垂线DE交AC于D,交AB于E,下述结论:(1)BD平分∠ABC;(2)AD=BD=BC;(3)△BDC的周长等于AB+BC;(4)D是AC中点.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
1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 .
14.如图,桌面上有M、N两球,若要将M球射向桌面的任意一边,使一次反弹后击中N球,则4个点中,可以瞄准的是 点.
15.如图是小明制作的风筝,为了平衡制成了轴对称图形,已知OC是对称轴,∠A=35°,∠BCO=30°,那么∠AOB= 度.
三.解答题(共6小题)
16.如图,四边形ABCD中,∠B=90°,AB∥CD,M为BC边上的一点,且AM平分∠BAD,DM平分∠ADC.求证:
(1)AM⊥DM;
(2)M为BC的中点.
17.如图,在△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D、E.
(1)若BC=10,则△ADE周长是多少?为什么?
(2)若∠BAC=128°,则∠DAE的度数是多少?为什么?
18.如图,在△ABC中,AB=AC,点D,点E分别是BC,AC上一点,且DE⊥AD.若∠BAD=55°,∠B=50°,求∠DEC的度数.
19.如图,已知点O是∠APB内的一点,M,N分别是点O关于PA、PB的对称点,连接MN,与PA、PB分别相交于点E、F,已知MN=6cm.
(1)求△OEF的周长;
(2)连接PM、PN,若∠APB=a,求∠MPN(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当∠a=30°,判定△P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0.仔细观察下列图案,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案.
21.△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点在格点上.
(1)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
(2)作出△ABC关于y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
2019年北师大版七下数学《第5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E,下列结论:①CD=ED;②AC+BE=AB;③∠BDE=∠BAC;④BE=DE;⑤SBDE:S△ACD=BD:AC,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D=ED,易证得△ADC≌△ADE,可得AC+BE=AB;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证得∠BDE=∠BAC;然后由∠B的度数不确定,可得BE不一定等于DE;又由CD=ED,△ABD和△ACD的高相等,所以S△BDE:S△ACD=BE:AC.
【解答】解:①正确,∵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E,
∴CD=ED;
②正确,因为由HL可知△ADC≌△ADE,所以AC=AE,即AC+BE=AB;
③正确,因为∠BDE和∠BAC都与∠B互余,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BDE=∠BAC;
④错误,因为∠B的度数不确定,故BE不一定等于DE;
⑤错误,因为CD=ED,△ABD和△ACD的高相等,所以S△BDE:S△ACD=BE:AC.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比较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E,AE=3cm,△ADC的周长为9cm,则△ABC的周长是( )
A.10cm B.12cm C.15cm D.17cm
【分析】由△ABC中,边AB的中垂线分别交BC、AB于点D、E,AE=3cm,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得AD=BD,AB=2AE,又由△ADC的周长为9cm,即可求得AC+BC的值,继而求得△ABC的周长.
【解答】解:∵△ABC中,边AB的中垂线分别交BC、AB于点D、E,AE=3cm,
∴BD=AD,AB=2AE=6cm,
∵△ADC的周长为9cm,
∴AC+AD+CD=AC+BD+CD=AC+BC=9cm,
∴△ABC的周长为:AB+AC+BC=15cm.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周长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 )
A.80°或20° B.80° C.80°或50° D.20°
【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80°的角为顶角时;当80°角为底角时;容易得出结论.
【解答】解: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80°的角为顶角时,底角为(180°﹣80°)=50°;
②当80°角为底角时,另一底角也为80°,顶角为20°;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80°或20°;
故选:A.
【点评】本题是开放题目,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类讨论,避免漏解.
4.如图,已知直线PQ⊥MN于点O,点A,B分别在MN,PQ上,OA=1,OB=2,在直线MN或直线PQ上找一点C,使△ABC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C点有( )
A.3个 B.4个 C.7个 D.8个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类别分别找寻,分AB可能为底,可能是腰进行分析.
【解答】解:使△ABC是等腰三角形,
当AB当底时,则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PQ,MN的有两点,即有两个三角形.
当让AB当腰时,则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交PQ,MN有三点,所以有三个.
当以点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圆,交PQ,MN有三点,所以有三个.
所以共8个.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情况而定,所以学生一定要思维严密,不可遗漏.
5.如图,AD⊥BC,D为BC的中点,以下结论正确的有几个?( )
①△ABD≌△ACD;②AB=AC;③∠B=∠C;④AD是△ABC的角平分线.
A.1 B.2 C.3 D.4
【分析】由AD⊥BC,D为BC的中点,利用SAS可证明△ABD≌△ACD,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证出②③④.
【解答】解:∵AD⊥BC,D为BC的中点,
∴∠ADB=∠ADC=90°,BD=BC,
AD为公共边,
∴△ABD≌△ACD,
∴AB=AC,∠B=∠C,
∠BAD=∠CAD,
即AD是△ABC的角平分线.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来求证全等三角形的,此题的关键是利用SAS可证△ABD≌△ACD,然后即可得出其它结论,此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6.如果一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一个内角是6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分析】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则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根据有一个内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因为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则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根据有一个内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需要熟记的内容.
7.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点P1与点P关于OA对称,点P2与点P关于OB对称,则△P1OP2是( )
A.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B.顶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结合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求解.
【解答】解:∵P为∠AOB内部一点,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分别为P1、P2,
∴OP=OP1=OP2且∠P1OP2=2∠AOB=60°,
∴故△P1OP2是等边三角形.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轴上的任何一点到两个对应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对应的角、线段都相等.
8.下列表情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正确找出对称轴的位置.
9.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02月04日~2022年0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在会徽的图案设计中,设计者常常利用对称性进行设计,下列四个图案是历届会徽图案上的一部份图形,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10.如图,在△ABC中,AB=AC,BC=4,面积是16,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B边于E,F点,若点D为BC边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CDM周长的最小值为( )
A.6 B.8 C.10 D.12
【分析】连接AD,AM,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BC边的中点,故AD⊥BC,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D的长,再再根据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可知,点C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A,故AD的长为CM+MD的最小值,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连接AD,AM.
∵△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BC边的中点,
∴AD⊥BC,
∴S△ABC=BC?AD=×4×AD=16,解得AD=8,
∵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点C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A,
∴MA=MC,
∵AD≤AM+MD,
∴AD的长为CM+MD的最小值,
∴△CDM的周长最短=(CM+MD)+CD=AD+BC=8+×4=8+2=1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如图,已知BD⊥AE于点B,DC⊥AF于点C,且DB=DC,∠BAC=40°,∠ADG=130°,则∠DGF= 150° .
【分析】先根据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得到AD是∠BAC的平分线,求出∠CAD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解.
【解答】解:∵BD⊥AE于B,DC⊥AF于C,且DB=DC,
∴AD是∠BAC的平分线,
∵∠BAC=40°,
∴∠CAD=∠BAC=20°,
∴∠DGF=∠CAD+∠ADG=20°+130°=150°.
故答案为:150°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判定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仔细分析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12.如图,△ABC中,AB=AC,∠A=36°,AB的中垂线DE交AC于D,交AB于E,下述结论:(1)BD平分∠ABC;(2)AD=BD=BC;(3)△BDC的周长等于AB+BC;(4)D是AC中点.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1)(2)(3) .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ABC的顶角为36°,求出各角的度数,然后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答】解:∵AB=AC,∠A=36°,
∴∠ABC=∠C=72°,
∵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D=BD,∠ABD=∠A=36°,
∴∠DBC=72°﹣36°=36°,
∠BDC=180°﹣36°﹣72°=72°,
∴BD=BC;
(1)BD平分∠ABC正确;
(2)AD=BD=CD正确;
(3)△BDC的周长=BC+CD+BD
=BC+CD+AD
=BC+AC
=AB+BC,正确;
(4)AD=BD≠CD,所以D不是AC的中点,故本选项错误.
故正确的命题是(1)(2)(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和特殊等腰三角形“黄金三角形”的性质,需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求得各角得度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 80°或20° .
【分析】先分情况讨论:80°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或80°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
【解答】解:当80°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则顶角就是80°;
当80°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时,则顶角是180°﹣80°×2=20°.
故答案为:80°或20°.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14.如图,桌面上有M、N两球,若要将M球射向桌面的任意一边,使一次反弹后击中N球,则4个点中,可以瞄准的是 D 点.
【分析】利用对称的性质得出M经过的路径,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如图所示:要将M球射向桌面的任意一边,使一次反弹后击中N球,
则4个点中,可以瞄准的是:D.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轴对称现象,正确利用对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5.如图是小明制作的风筝,为了平衡制成了轴对称图形,已知OC是对称轴,∠A=35°,∠BCO=30°,那么∠AOB= 130 度.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知,轴对称图形的两部分是全等的.
【解答】解:依题意有∠AOB=2(∠A+∠ACO)=2(∠A+∠BCO)=130°.
【点评】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的性质:(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解答题(共6小题)
16.如图,四边形ABCD中,∠B=90°,AB∥CD,M为BC边上的一点,且AM平分∠BAD,DM平分∠ADC.求证:
(1)AM⊥DM;
(2)M为BC的中点.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AD+∠ADC=18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MAD+∠ADM=90°,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答案;
(2)作NM⊥AD,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M=MN,MN=CM,等量代换得到答案.
【解答】解:(1)∵AB∥CD,
∴∠BAD+∠ADC=180°,
∵AM平分∠BAD,DM平分∠ADC,
∴2∠MAD+2∠ADM=180°,
∴∠MAD+∠ADM=90°,
∴∠AMD=90°,
即AM⊥DM;
(2)作NM⊥AD交AD于N,
∵∠B=90°,AB∥CD,
∴BM⊥AB,CM⊥CD,
∵AM平分∠BAD,DM平分∠ADC,
∴BM=MN,MN=CM,
∴BM=CM,
即M为BC的中点.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在△ABC中,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D、E.
(1)若BC=10,则△ADE周长是多少?为什么?
(2)若∠BAC=128°,则∠DAE的度数是多少?为什么?
【分析】(1)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得AD=BD,AE=EC.所以△ADE周长=BC;
(2)∠DAE=∠BAC﹣(∠BAD+∠CAE).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等腰三角形性质求解.
【解答】解:(1)C△ADE=10.(1分)
∵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D、E,
∴AD=BD,AE=CE.(3分)
C△ADE=AD+DE+AE=BD+DE+CE=BC=10.(4分)
(2)∠DAE=76°.(5分)
∵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D、E,
∴AD=BD,AE=CE.
∴∠B=∠BAD,∠C=∠CAE.
∵∠BAC=128°,
∴∠B+∠C=52°.(7分)
∴∠DAE=∠BAC﹣(∠BAD+∠CAE)
=∠BAC﹣(∠B+∠C)=76°.(8分)
【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等知识点,渗透了整体求值的数学思想方法,难度中等.
18.如图,在△ABC中,AB=AC,点D,点E分别是BC,AC上一点,且DE⊥AD.若∠BAD=55°,∠B=50°,求∠DEC的度数.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C=50°,进而得到∠BAC=80°,由∠BAD=55°,得到∠DAE=25°,由DE⊥AD,进而求出结论.
【解答】解:∵AB=AC,
∴∠B=∠C,
∵∠B=50°,
∴∠C=50°,
∴∠BAC=180°﹣50°﹣50°=80°,
∵∠BAD=55°,
∴∠DAE=25°,
∵DE⊥AD,
∴∠ADE=90°,
∴∠DEC=∠DAE+∠ADE=11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垂直定义,熟练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9.如图,已知点O是∠APB内的一点,M,N分别是点O关于PA、PB的对称点,连接MN,与PA、PB分别相交于点E、F,已知MN=6cm.
(1)求△OEF的周长;
(2)连接PM、PN,若∠APB=a,求∠MPN(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当∠a=30°,判定△P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EM=EO,FN=FO,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
(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MPA=∠OPA,∠NPB=∠OPB,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解答;
(3)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
【解答】解:(1)∵M,N分别是点O关于PA、PB的对称点,
∴EM=EO,FN=FO,
∴△OEF的周长=OE+OF+EF=ME+EF+FN=MN=6cm;
(2)连接OP,
∵M,N分别是点O关于PA、PB的对称点,
∴∠MPA=∠OPA,∠NPB=∠OPB,
∴∠MPN=2∠APB=2a;
(3)∵∠a=30°,
∴∠MPN=60°,
∵M,N分别是点O关于PA、PB的对称点,
∴PM=PO,PN=PO,
∴PM=PN,
∴△PMN是等边三角形.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0.仔细观察下列图案,并按规律在横线上画出合适的图案.
【分析】观察图形规律,可得空白处应该为字母E和它的轴对称图形,作出图形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
.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21.△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点在格点上.
(1)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
(2)作出△ABC关于y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
【分析】(1)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画出△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即可;
(2)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画出△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即可.
【解答】解:(1)如图所示,点C1的坐标(3,﹣2);
(2)如图2所示,点C2的坐标 (﹣3,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作图﹣轴对称变换,熟知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