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四课 计数器信息技术新世纪版 八年级下学习要点:1.认识 micro:bit 可编程按钮及其作用。
2.理解逻辑表达式及其值。
3.进一步熟悉 if 条件分支语句。重难点:重点是进一步熟悉 if 条件分支语句。
难点是理解逻辑表达式。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好声音》吗?冠军赛的选拔是如何选拔出来的?micro:bit点阵屏幕的两边有两个按钮,通过编程,可以定义它们的功能。【例题4-1】编写程序,比一比谁的按键速度快。程序展示:观察测试效果,发现问题不断地按A键,点阵屏幕上将显示连续按键的最大次数。上面的程序中,变量m用于保存连续按键的最大值。函数max()的作用是求最大值。
循环程序执行到 sleep(1000) 的时候会停下来等待 1000毫秒,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每一次按键都会被记录下来,1000 毫秒结束后,执行x = button_a.get_presses() 语句就会读出前面的按键数,然后又从 0 开始计算按键数。
如果将上面程序中的语句 display.show(str(m)) 改为 display.show(str(x)),就可以看到每次在等待 1000 毫秒的过程中的按键数。 将display.show(srt(m))改为如下命令:display.show([str(m),str(x)])运行并展示效果。试一试:知识回顾思考:还记得我们在哪里学过if 语句吗?上册第四课 分支程序if 语句的作用:实现程序的分支。功能:if...elif...else语句对应的流程图:【例题4-2】编写程序,将micro:bit变成计数器。按A键数字增大,按B键数字减小。程序展示:【例题4-2】程序中,当A键被按下,button_a.is_pressed()的值就是True,否则就是False。运行程序,观察效果。思考:【例题4-3】编写程序,将micro:bit为成温度计。按A键显示华氏温度,按B键显示摄氏温度。思考:1、如何设置变量?设置t_h表示华氏温度,t_s表示摄氏温度2、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公式是什么?华氏温度=32+1.8×摄氏温度程序展示:将程序保存并运行,micro:bit就变成温度计了。【例题4-4】编写程序,用按钮控制呼吸灯移动。程序展示:运行程序,按钮就可以控制灯珠移动了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新世纪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四课计数器教学设计
课题
计娄器
单元
第四课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八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1.认识 micro:bit 可编程按钮及其作用。
2.理解逻辑表达式及其值。
3.进一步熟悉 if 条件分支语句。
重点
是进一步熟悉 if 条件分支语句。
难点
理解逻辑表达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导入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好声音》吗?冠军赛的选拔是如何选拔出来的?
2、图片展示:
3、小结并引出本课学习内容:冠军选拔赛的时候要清点观众的投票票数,节目中会有一个计数器,每个观众投的票都会由计算器计算出来,这节课,让我们用micro:bit来做一个这样的计数器。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提问培养学生思维,能过图片展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可编程按钮
1、micro:bit 有两个可编程按钮:为 button_a 和 button_b
2、通过编程定义两个可编程按钮的功能:
是一个逻辑值,表示按键“A”是否正被按下,如果是,其值为True,如果不是,其值为False。代码是button_a.is_pressed()。
是一个逻辑值,表示按键“A”是否正被按下,如果是,其值为True,如果不是,其值为False。代码是button_a.was_pressed()。
是一个数值,表示按键“A”被连续按下的次数,代码是button_a.get_pressed()。
学习认识micro:bit可编程按钮及其作用。
通过学习掌握micro:bit可编程按钮及其作用
三、演示讲解
【例题4-1】编写程序,比一比谁的按键速度快。
1、程序展示:
观察测试效果,发现问题:不断地按A键,点阵屏幕上将显示连续按键的最大次数。
小结:变量m用于保存连续按键的最大值。函数max()的作用是求最大值。
循环程序执行到 sleep(1000) 的时候会停下来等待 1000毫秒,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每一次按键都会被记录下来,1000 毫秒结束后,执行x = button_a.get_presses() 语句就会读出前面的按键数,然后又从 0 开始计算按键数。
如果将上面程序中的语句 display.show(str(m)) 改为 display.show(str(x)),就可以看到每次在等待 1000 毫秒的过程中的按键数。
4、试一试:将display.show(srt(m))改为如下命令:display.show([str(m),str(x)])运行并展示效果
(1)展示效果
(2)小结:程序将显示至今最大的连续按键次数和最近一次连续按键的次数。
观看老师演示学习用可编程按钮编程,并理解按钮的作用。
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根据例题改命令并运行效果得出结论
通过演示,进一步理角可编程按钮的作用
通过小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display.shou命令的使用与作用
四、 if语句
知识回顾:
(1)if 语句的作用:实现程序的分支。
(2)提问:还记得我们在哪里学过if 语句吗?
上册第四课 分支程序
(3)if 语句的格式:
if功能:从if 行开始依次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正确则执行该条件下面的〈语句块〉,然后跳出该if语句;如果不正确则对下一个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所有条件都不成立,则执行else下面的〈语句块〉。
if...elif...else语句对应的流程图:
(6)if语句可以简化为:if <条件>:
<语句块>
学生学习if语句,掌握if语句的格式与功能
if 是最常用的编程语句,用于程序的分支。学生通过学习,掌握if语句的运用,实现程序的进一步分支,以应对
更复杂的情况。
五、 演示讲解
【例题4-2】编写程序,将micro:bit变成计数器。按A键数字增大,按B键数字减小。
1、程序展示:
效果展示并思考:观察运行效果,能不能调整一下睡眠(sleep)时间呢?调整之后效果如何?
观察学习并尝试操作,小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任务实践
一、【例题4-3】编写程序,将micro:bit为成温度计。按A键显示华氏温度,按B键显示摄氏温度。
1、提问:(1)如何设置变量?
设置t_h表示华氏温度,t_s表示摄氏温度
(2)2、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公式是什么?
华氏温度=32+1.8×摄氏温度
2、程序展示:
3、将程序保存并运行,micro:bit就变成温度计了。
4、if 语句里面还可以套if 语句
二、【例题4-4】编写程序,用按钮控制呼吸灯移动。
1、程序展示:
2、运行程序,展示效果
小组学习探究任务,并解决问题
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板书
第四课 计数器
button_a
button_b
if <条件>:
<语句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