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课标Ⅲ卷理综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高考课标Ⅲ卷理综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3-23 07:5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使用省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解析】根据中心法则,RNA都是以DNA为模板转录而来,A正确;不同RNA形成过程中所用的的模板DNA是不同的片段,所以两种RNA的合成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B正确;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也会发生RNA的合成,C错误;转录产生RNA的过程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因此产生的RNA链可以与模板链互补,D正确。
C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与靶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从而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光合作用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
癌细胞的存活依赖于不断从周围的组织中吸收营养物质(含大量有机物),所以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而非自养,所以该选项错误。细胞凋亡是细胞内与凋亡有关基因表达后让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
C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类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不吸收红光,故该选项错误。B、C、D选项正确。
A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
0.9%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所以静脉注射后血浆渗透压不变,但血浆量会增加,后经过机体的调节会将过多的水和NaCl排出体外。故A、B、D选项错误。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B
使用样方法时不需要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A错误;样方法都要做到随机取样;由于个体数量少,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B正确;在用样方法调查时,取的样方过小或过少,可能导致搜集到的数据较少,偶然性增大,因此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或者增加样方的数量,C、D错误。
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D
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能会由于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身高不同,A正确;在缺光的环境中,绿色幼苗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影响而变黄,B正确; O型血夫妇基因型均为ii,两者均为纯合子,所以后代基因型仍然为ii,表现为O型血,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正确;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由于亲代是杂合子,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错误。
三、非选择题:
29.(8分)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_____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_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2)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_________,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_____(填“会”或“不会”)被阻断在间期。
(3)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分裂间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分裂
分裂间
纺锤体的形成
不会
时间长
(3)分裂间期时间长,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为细胞分裂进行物质准备。(选择其一回答即可)
(1)据题干信息,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必会抑制DNA在间期的复制,细胞周期将被阻滞在间期,而分裂期不会受到影响。
(2)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形成,阻止姐妹染色体移向两极,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期;间期细胞不进行纺锤体形成,所以细胞不会在间期被阻断。
30.(9分)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
⑴ 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 。
⑵ 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 ,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
降低
由题干知: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从图可知:干旱处理后野生型茎叶长度增加值小,而根长度增加值较高,所以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
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会抑制其茎叶的生长,减小叶片总面积,从而降低蒸腾速率。
⑶ 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 (答出两点即可)。
⑷ 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 (答出两点即可)
水的作用:作为溶剂、提供反应场所、参与反应、运输等作用(选出两点即可)
水是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根冠、萎蔫叶片
31.(10分)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⑴ 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

⑵ 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 ,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 。
血糖低于正常水平
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
⑶ 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

C组注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D组注射葡萄糖可以直接提高血糖浓度。
【解析】
(1)胰岛素有降低血糖作用
(2)根据信息,目的是缓解症状,即需要提高血糖浓度,所以加的激素应是胰高血糖素,加的营养物质应是葡萄糖。
(3)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促进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从而提高血糖。加葡萄糖可以直接提高血糖浓度。
32.(12分)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⑴ 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思路:
将确定三对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转化为先判定两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可分别进行①×②、②×③、①×③,通过对F2表现型种类数及比例的分析,判定三对基因是否位于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各杂交组F2均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否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若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2:1或 3:1,则可确定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上。
⑵ 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思路:如果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代将表现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可以用正反交或不同性别特定表现型的个体杂交进行验证。
实验过程:做正反交实验。利用① ②进行正反交,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正反交后代不同性别表现型有差异,即:
正交:F1为雌性有眼正常刚毛,雄性为无眼正常刚毛,
反交:F1为雌性有眼正常刚毛,雄性为有眼小刚毛,
则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若正反交后代表现型相同,则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子一代中雌性全为有眼正常刚毛,雄性全为无眼正常刚毛,则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预期结果及结论:
不同性别特定表现型的个体杂交
若子一代中全为有眼正常刚毛,雌雄无差异,则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37.选修 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粹→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晾干
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W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与水互溶而被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
依据题干信息——受热、受潮易分解,可知应为晾干。
由于物质W受热、受潮易分解,且用于萃取的有机溶剂为极性分子,和水分子应当有亲和力,含水量大会影响对物质W的提取。因此原材料不宜选用“高温烘干”和“新鲜”的。
(2)提取物质W时,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丙酮(沸点56 ℃)、乙醇(沸点约78 ℃)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W时,应选用丙酮作用提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
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
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
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
提取流程:绿色植物甲→粉粹→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
使用活性炭应当是利用其很强的吸附力,除去提取液中溶解在有机溶剂的某种成分。会是神马呢?联想到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应当可以想起答案。
实验流程有蒸馏的步骤,而W易高温分解,所以应当降低蒸馏的温度,故选用沸点低的丙酮。
根据题干信息,W受热易分解,所以注意温度控制;溶剂丙酮易挥发对人体有害,所以注意通风;为减少W分解,所以操作要快;丙酮易燃烧,注意防火。
38.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编码蛋白甲的DNA序列(序列甲)由A、B、C、D、E五个片段组成,编码蛋白乙和丙的序列由序列甲的部分片段组成,如图1所示。
图 1
图 2
回答下列问题:
⑴ 现要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蛋白乙,若在启动子的下游直接接上编码蛋白乙的DNA序列(TTCGCTTCT……CAGGAAGGA),则所构建的表达载体转入宿主细胞后不能翻译出蛋白乙,原因是 。
依题干信息,编码蛋白乙的DNA序列(TTCGCTTCT……CAGGAAGGA)起始端无TAC,转录出的mRNA无起始密码子AUG
编码蛋白乙的DNA序列(TTCGCTTCT……CAGGAAGGA)起始端无TAC,转录出的mRNA无起始密码子AUG
(2)某同学在用PCR技术获取DNA片段B或D的过程中,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了DNA聚合酶、引物等,还加入了序列甲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了________________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根据PCR的条件需要,引物、耐高温DNA聚合酶、模板、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dNTP)。
模板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⑶ 现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甲、乙、丙三种蛋白,要鉴定这三种蛋白是否具有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某同学作了如下实验:将一定量的的含T淋巴细胞的培养液平均分四组,其中三组分别加入等量蛋白甲、乙、丙,另一组作为对照,培养并定期检测T淋巴细胞浓度,结果如图2。
①如图2可知:当细胞浓度达到a时添加蛋白乙的培养液中T淋巴细胞浓度不再增加,此时若要使T淋巴细胞继续增值,可采用的方法是 。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箱中通常要维持一定的CO2浓度,CO2的作用是 。
更换培养液,以增加营养物质
维持培养液pH
T细胞浓度之所以不增加是因为营养物质耗尽,所以可以更换培养液,补充营养物质;CO2作用为课本基础知识。
②仅根据图1、图2可知,上述甲、乙、丙三种蛋白中,若缺少 (填“A”“B”“C”“D”或“E”)片段所编码的肽段,则会降低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
C
据图分析,丙与对照接近说明BD片段重要性较弱,甲和乙都有较大影响,他们中共同的片段是C,所以缺少C片段会降低效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