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末农民起义并知道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2.掌握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3.掌握明朝时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学生对“八股文”的形式缺乏感性认识,不太容易理解。需要设计直观、通俗的教学方法。
【思维导图】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认真准备
(一)明朝的建立
1、明朝的建立
时间:___年
建立者:___
都城:___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在地方:取消___,设___; 封诸子为王,监控地方。
在中央:废除___和___,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直接向皇帝负责。
③朱元璋设___。
④文化上:实行___。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考试内容:___、___
2、解释题目:______为标准。
3、答题格式:___。
4、影响:禁锢思想,培养出的人才,成为皇帝旨意的___。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___、___、___、___、___等。
2、手工业:___是明代丝织业的中心;___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
3、商业:___和___。
山西的___、安徽的___。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2.明朝八股取士的危害?
3.隋唐到明朝时期科举制的发展变化?
三、当堂训练、检测固学
1. 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子, 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该卷肯定涉及哪些内容( )
A.经济政策 B.时事评论 C.诗词歌赋 D.四书五经
2.下列农作物是明代从国外引进的有( )
①玉米
3.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 从丞相制度的演化与变迁可以看到封建专制制度因时而动的特性。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 )
A. 秦始皇、明太祖 B. 秦始皇、明成祖
C. 秦始皇、隋文帝 D. 隋文帝、雍正帝
5. 七年级的某学生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太可怕了! ”他说的应该 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
A.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废除丞相 D.设军机处
6. 材料题
材料一 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司。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二 明朝洪武(明太祖年号)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如实回答。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说完,拿出一张图。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的座位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1)材料一中叙述的是何时之事?文中的“帝”指谁?
(2)该材料反映了明朝官制有哪些变化?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个部门?“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说明什么问题?
(3)材料一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这一做法有何作用?
(4)材料二中监视大学士宋濂的是什么人?这则材料说明了明朝统治的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