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时训练-类文阅读-9 和田的维吾尔人(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时训练-类文阅读-9 和田的维吾尔人(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22 21:4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类文阅读-9 和田的维吾尔人
马背上的民族(节选)
迟子建
我童年生活的山镇离鄂伦春人的居住地很近。黄昏的时候,我常到公路那儿玩耍,有几次撞见鄂伦春的马队经过。骑在马上的都是鄂伦春的男人,他们穿着过膝的蓝布旗袍,挎着枪,用兽皮去县城换取食盐和肥皂。一听到马蹄声从公路一侧流水般的袭来,我就连忙躲在路边,满怀好奇和胆怯地望着马队经过。?  
 有一次,马队中的一个鄂伦春小伙子在经过我身边时勒住马,吓得我魂都要丢了。他笑着,从背囊里取出几块乌黑的肉干给我,然后又策马前行了。我捧着鹿肉干,得意洋洋地回家,说鄂伦春人给的,家人都很吃惊。我们嚼那肉干,怎么也嚼不烂,这使我相信我们汉族人的牙齿就是连弱小的鸡鸭都可以钻过的破烂篱笆,而鄂伦春人的牙齿就像石壁上嶙峋的石头一样坚不可摧。
鄂伦春人被称为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喜欢狩猎,骑马善射。他们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虽然它没有形成文字。他们游荡在山林中,就像一股活水,总是让人感受到那股蓬勃的生命激情。他们下山定居后,在开始的岁月中还沿袭着古老的生活方式,上山打野兽,下河捕鱼。我没有见过会跳神的“萨满”,但童年的我那时对“萨满”有一种深深的崇拜,认定能用一种舞蹈把人的病医治好的人,他肯定不是肉身,他一定是由天上的云彩幻化而成的。
(选自《迟子建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沿袭:
坚不可摧: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 和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鄂伦春人 的特点。
3.文章结尾一句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 )。
A.讽刺或否定 B.特殊含义 C.特定称谓 D.直接引用
4.鄂伦春人有哪些独特的习俗?


5.透过这些文字,你体会到了童年的“我”对鄂伦春人有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依照旧传统或原有的规定办理。 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2.比喻 对比 身体强健、爱吃肉
3.C
4.喜欢狩猎,骑马善射,游荡在山林之中,由“萨满”跳神治病。
5.对鄂伦春人充满好奇,崇拜鄂伦春人的“萨满”。
别具一格的土家饮食文化
土家族山地饮食文化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光彩夺目。
一喜酸辣。据旧志记载:“丛岩幽谷中,水冷泉冽,岚瘴郁蒸,非辛辣不足于温胃健脾。”因而辣椒便成了土家人一年四季必备的一道家常菜,蒸、炒、煮、卤、拌,均要放辣椒。
二好饮酒。土家地区是产美酒的地方。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就曾咏到:“蜀南有醪(láo)兮,香溢四宇,促吾幽思兮,落笔成赋。”对土家人而言,喝酒喝的是豪情,是胆量。
三喜饮茶。土家地区自古为茶乡,产好茶。唐代陆羽《茶经》这样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如有两人合抱者。”土家地区的“龙虾花、毛尖”蜚声中外,而喝茶成为土家人养生的一大秘诀。
四重山肴。土家多山区,以产苞谷、洋芋、红薯、稻谷为主,间作黄豆、绿豆及其它杂粮。所以土家人的主食向来以包谷、洋芋、大米、红薯为主。
五重象征意味。过年土家人必须吃腊猪头肉、猪屁股肉、鱼、豆腐、青菜和苦菜。吃猪头肉和猪屁股肉表示有头有尾,象征着做事有始有终,是新的一年好兆头的开始。吃鱼表示年年有余,吃豆腐和青菜表示做人要清清白白。吃苦菜则表示要忆苦思甜。
  土家饮食特产是土家民族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繁衍生存过程中物化的结晶。它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提升,形成了今天集天地之灵气、汇山肴之精华的清新一族,山寨遗风,饮食之魂,让世人莫不惊叹。
(选自《张家界日报》,2008年4月6日)
1.根据下面的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比喻珍贵的成果。( )
(2)闻名中外。形容名气特别大。( )
2.作者对土家饮食文化的感情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最恰当的是( )。
A.惊讶 B.感叹 C.赞叹
3.土家族饮食文化有五大特点,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五是 。
4.作者在介绍土家人喜饮茶时,引用了陆羽《茶经》的记载,作用是( )
A.炫耀自己读书多,学识渊博。
B.说明土家地区自古就有好茶。
C.说明土家人喜欢喝茶。
5.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呢?给大家介绍一个吧。

【参考答案】
1.结晶 蜚声中外
2.C
3.喜酸辣 好饮酒 喜饮茶 重山肴 重象征意味
4.B
5.示例:在藏族地区,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