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神秘西夏西夏王陵,曾有大片建筑,包括黄土冢墓,都有青砖绿瓦和琉金飞檐层层覆盖。但是,这些辉煌,被一把大火烧了。又是谁,放了这把火?1227年六七月间,在西夏城都城兴庆府,发生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为骇人听闻的种族大屠杀。这种罪行,若在今天,一定会被人以“反人类罪”和“种族清洗罪”,予以严厉的法律追究。在党项人被赶尽杀绝的同时,兴庆府被毁,西夏王陵被砸,西夏文书典籍被烧,其文化核心西夏文字,自然也“毛将焉附”了。此后很长一个时期,蒙元帝国对西夏文化遗存,始终采取了异乎寻常的高压政策,那块著名的凉州护国寺碑,据说就是被蒙元统治者砌封的。自此,一个有着189年文明的西夏王朝,从此销声匿迹。党项人,亦不知所终。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目标:
1、了解辽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2、了解西夏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熟悉课本知识 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来读读课本P33和P35。
要求:1、画出辽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定都在那?
2、画出辽与北宋四个时期的关系。
(一)辽的兴起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tián)猎是生涯。
——(宋)苏颂《契丹帐》
问:
1、以上材料描述的是哪一个民族?
2、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个民族过着怎样的生活?契丹游牧、狩猎一、辽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1、辽的建立:
10世纪初, 统一契丹。916年,他建立契丹国(辽),定都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阿保机上京契丹国建立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契丹文字契
丹
货
币契丹鸡冠壶 2、辽与北宋的关系:
(1)辽太宗时,辽取得了 幽云十六州 (P36“相关史事”),使中原地区丧失了山川之险与长城防线。从此,与中原政权冲突加剧。
(2)宋太祖晚期,辽、宋关系友好。(3)北宋对辽用兵
979年,宋太宗在消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的同时,决定乘胜收复幽云十六州,于是对辽用兵。其结果是……失败探究:
请结合北宋的治国措施,分析对辽用兵失败的原因??解除大将兵权,重文轻武?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守内虚外)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
(积弱)边防守卫空虚弊端(二)辽与北宋的战、和一、辽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4)辽大举攻宋
1004年,辽大举攻宋,攻至 城下,威胁东京。在这种情况下,宰相寇准力劝 亲征……澶州宋真宗材料一
辽兵虽号称20万人,但孤军深入,粮饷不继,所过城市仅攻下两城,顺势惨重,其余诸城皆在宋军手中。材料二
宋军顽强抵抗,射杀了辽军大将。之后宋真宗御驾亲征澶州,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问:
1、根据材料可看出,宋、辽哪一方占优势?
2、如果你是宋真宗,你会如何做?
3、历史上澶州之战结果如何?北宋辽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3、辽宋议和——澶渊之盟(P35)
①签订双方:
②内容:
③评价:
北宋、辽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材料一: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
万匹。
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
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
马、骆驼等。
材料三:(战后几十年内)生育繁息,牛羊被野,
戴白(白头发)之人,不识于戈。
问:
根据材料,评价澶渊之盟。消极: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积极:
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阅读 P34和P36
要求:画出有关西夏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定在哪?(一)西夏的兴起 11世纪前期(1038年),西北 族 称帝,定都 ,史称西夏。二、西夏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元昊兴庆党项(二)西夏与北宋的战、和二、西夏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两败俱伤。最终,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 。岁币影响:
加重了北宋百姓的负担,但带来了和平,有利于西夏与北宋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动脑筋:
从此图可知,辽、西夏、北宋时期的特征是什么?民族政权并立
先战后和契丹族梳理归纳:916年耶律阿保机上京(今蒙古巴林左旗南)汉族960年赵匡胤东京(今河南开封)党项族1038年元 昊兴庆(今宁夏银川)小组探究(3分钟)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可以借鉴36页的知识拓展)对社会经济: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对于民众生活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的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小 结一、辽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1、辽的兴起:
2、与北宋的关系:
二、西夏的兴起,及其北宋的关系:
1、西夏的兴起:
2、与北宋的关系:
916年 契丹族 阿保机 上京 辽太祖 四个时期,整体先战后和1038年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西夏攻宋→宋夏议和 学以致用1、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蒙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
学以致用3、随着电视剧《穆桂英挂帅》的热播,杨家将的故事更加深入民间,它反映了“澶渊之盟”订立之前争战的两个政权是(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金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4、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