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2-02 21: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司马光:
(1019~1083)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省闻喜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编纂历时十九年,全书共294卷,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前后共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近三百卷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北宋杰 出文学家,书画家,二十一岁中进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博学多才,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 都有重要成就。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木怪石图江上帖李清照
(公元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自号易安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历城)人。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 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后归南宋,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 爱国词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 家统一的爱国热忱。有《稼轩长短句》。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虞美人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雨霖铃
作者: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定风波
作者: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 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 娥尸首。 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腊梅双禽图 瑞鹤图《秋郊饮马图》是赵孟钔砟耆宋锇奥砘?拇?碜鳌M贾谢?谅砉偾?ヂ硎??コ壑鹩谝八?さ獭⒙滩ê焓髦?洹4送疾季纸簿坎芈叮?芯奥兜夭宦短欤?帜尽⑵率?⑷寺碇糜谟野氩浚?寺硐蜃蠓阶撸?牙创Σ赜诨?狻W蠓街宦冻鍪鞲珊拖???咽鞲珊驮渡皆端?赜诨?狻5贪丁⑾??蜃蠓窖由欤?ü?渡狭铰淼谋贾穑?愠鼍惩馍杏形尴蘧拔铮??凭《?馕淳 W髡呓?榉ㄓ帽嗜谌牖婊??寺硐呙韫は妇⒔。?辖髦性迢列悖皇魇?②橥有斜誓?兀?砸葜泻?迦蟆B贪丁⒌し恪⒑煲拢?枭?ㄓ糁邢郧謇觯?疑?谎诒剩?竞穸?挥谠现隆J?ヂ淼纳裉?饕欤?虮继谧分穑?蛐觳交盒校?虻褪拙鸵??蛞?背っ??寺硭湫 R馓???4送际切紊窦姹浮⒚钜莶⒕叩募炎鳌? 是米芾三十八岁时(1088年),在蜀素上所书的各体诗八首。“蜀素”是四川造的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此卷相传为邵氏所藏,欲请名家留下墨宝,以遗子孙,可是传了祖孙三代,竟无人敢写。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而米芾见了却"当仁不让",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如,清劲飞动,真似如鱼 得水一般。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澄心堂纸》,纸本墨迹,是蔡襄论及澄心堂纸信札,署有“癸卯”(1063)年款,蔡襄時年五十二岁,正是他晚年崇尚端重书风的代表作品。全文以行楷写成,結构端正略扁,字距行宽紧合适,一笔一划都甚富体态,工致而雍容,颇具晋唐人的韵致。蔡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 。前人在评论蔡襄书法时,都认为它“形似晋唐”,可看作是蔡襄传世墨迹中最典型、最追踪晋唐的代表作。《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松风阁诗”,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并表达对朋友的怀念。《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晚年作品,黄庭坚一生创作了数以千百的行书精品,其中最负盛名者当推《松风阁诗帖》。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洛神赋》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书,时赵氏四十七岁。用笔圆转流美。充分展示了赵孟畹氖榉ǚ绺瘛U悦项《闲居赋》,行书,书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一首,56行,凡627字,款署子昂。无年月。笔意安闲,气韵清新,通篇行楷结合,方圆兼备,体态优雅,体现赵氏书法艺术书卷气和富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