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知识
学考目标
文学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考试内容涉及现行教材中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尤其是在中外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传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有关传统文化的题型有填空、释字、翻译、分析题等,其内容涉及思想意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民间习俗、生活起居和器物用品等诸多方面。
真题感悟
1.(2018·杭州)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 “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B.对联“失马真成福 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 “伯乐相马” “愚公移山”的典故。
C.古人常以“加冠” “而立” “不惑” “知天命” “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 五十岁和六十岁。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解析 B项典故并不出自于“伯乐相马”,而出自于“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
2.(2018·温州)瓯越文学社组织大家去江心屿采风,同学们围绕以下几句诗议论纷纷。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B )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谢灵运)
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孟浩然)
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李白)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杜甫)
A.孟浩然、李白、杜甫都写过有关江心屿的诗,江心屿真不愧为“诗之岛”。
B.江心屿成为诗人的书写对象是从唐朝开始的,它的诗歌文化真是历史久远。
C.谢灵运在永嘉期间写了很多山水诗,永嘉山水成就了谢灵运,使他成为“山水诗鼻祖”。
D.“澄鲜阁”名称就出自谢灵运诗句,温州还有一些古迹与他有关,如池上楼等。
3.(2018·金华)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
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1)惊蛰
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
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2) 春分
解析 结合具体语境辨析,抓对联中的重点词。(1)语境中有“春雷动”、“二月”等词,可辨析为惊蛰节气。惊蛰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2)此题可从“昼夜等长”、“新柳”等词语辨析。
题型一:文学常识
题型解读
文学常识涉及内容:①现行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及其作品,尤其是在中外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②现行教材涉及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流派约定俗成的提法;③现行教材涉及的著名作家的国别及其代表作。一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知识要领
文学常识涉及的面很广,复习时要注意:
1.全面撒网。首先要牢牢抓住现行语文教材和新课标推荐的名著涉及的所有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知识,不要忽视在学习重点、自读提示、课文注解、课后练习和助读资料、课本附录等材料中提及到的相关内容。
2.重点突破。要求的古文背诵篇目,必须全部过关。文学常识要注意抓住典型文学样式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3.认真落实。要时刻注意辨析一些容易混淆的文学知识。名句名篇的背诵最终要通过默写落实在卷面上。
【例一】 (2018·宁波)下列选句出自宋代作家作品的一项是( A )
A.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B.(宋江一行)转过马行街来,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
C.张铁臂击剑,陈和甫打哄说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蘧公孙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真乃一时胜会。
D.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要调动平时对相关的作家、朝代和作品的积累,这就需要平时广泛读书,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记忆。A.本句出自《观潮》,作者是宋代的周密;B.本句出自《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C.本句出自《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D.本句出自《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例二】 (2018·台州)文学常识填空。
庄子,道家 (填思想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欧阳修,北宋文学家,他在《 醉翁亭记 》(填作品名)中,抒写了与民同游琅琊的快乐; 泰戈尔 (填人名),印度文学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金色花》中赞美了童真和母爱。
题型二:传统文化
题型解读
文化知识积累和运用题目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诸如印章、书法、生肖、天干地支、文房四宝、农历节日、剪纸、太极、风筝、对联、国乐、五行、诗词、水墨、戏曲等常见的文化常识。传统文化内容涉及教科书中的重要文化知识,如文章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对联,一般的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现行教材和考纲要求的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化常识等。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知识要领
此类综合性学习题目涵盖面广,涉及知识点多,要在平时学习时多积累;要树立“大语文”观念,生活中处处是语文,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和课堂知识的学习;要广泛涉猎各类文学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常识,扩大阅读面、知识面,才能厚积薄发。此外,在做题时要注意审题和整体考虑。
【例三】 (2018·衢州)用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称呼图中的礼仪正确的一项是(C )
A. 我要向你稽首(《雷电颂》)
B. (翠莲)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水浒传》)
C. 范进向他作揖(《范进中举》)
D. (秦王)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解析 此题考礼仪,内容来自课文,平时要注意课文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作揖:两手抱拳高拱,略弯,表示向人敬礼。
【例四】 (2017·嘉兴)传统文化知识。
八年级学生小芳想找个微信群,与志趣相投的同龄学友共同探讨一些感兴趣的国学问题。若有以下四个国学爱好者微信群,她选哪个最适合?
( B )
A. B. C.D.
解析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理解。四十不惑,三十而立,二十岁左右称为弱冠,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符合中学生小芳的年龄段。
随堂演练
1.(2018·怀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说”是古代抒情类文章的总称;“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或记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B.《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了宋江、鲁智深等一大批人物形象。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旧传是春秋时左丘明所著。
D.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是其中的作品。
解析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2.(2018·南京)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传说,天地开辟后,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揉捏黄泥、挥洒泥浆创造了人。
B.“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位于汉水的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则位于衡山的南面。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都出自白居易笔下。
D.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解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春望》。
3.(2018·潍坊)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是用天干地支纪年,《观潮》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B.《陈涉世家》中“足下事皆成”的“足下”和《惠子相梁》中“子知之乎”的“子”,都是古人称呼对方的敬辞。
C.《公输》体现了道家反对战争的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体现了孟子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的思想。
D.“世外桃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解析 C项中的“道家”应为“墨家”。
4.(2018·巴中)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B.“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解析 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2018·南充)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解析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的编年体史书。
6.(2017·温州)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诗意的创造。根据要求,完成(1)(2)题。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夏 至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木槿花开,瓜豆满架,稻穗挂地
沏茶熏香,听夏虫(yín) 吟 唱
小巷(yōu) 幽 深,院子里(fán) 繁 星点点
凉荫下,或是藤椅或是竹席
奶奶的大葵扇,缓缓摇起阵阵清风,助人(hān)酣 眠
宵漏夜短
夏梦正长
(2)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
复的体现,所以有“① C ”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
视,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作一个重要节日,
因此有“②A ”的说法;冬至日,温州民间有“③ B ”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A.冬至大如年 B.过了冬至大一岁
C.冬至一阳生
解析 传统文化知识要靠平时的积累,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看看古建筑,多注意社会中的一些礼节。题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可以根据上文语句的提示,得出答案,其关键信息:“天地间阳气恢复”;“冬至当做一个重要节日”;“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7.(2017·金华)“拆字对联”是一种活泼精巧的对联样式,体现了汉字之美。下面四副对联中不属于“拆字对联”的一项是( D )
解析 A:上联把“烟”拆成了“因”和“火”;下联把“柴”拆成了“此”和“木”。是拆字对联。B:上联把“柯”拆成了“木”和“可”;下联把“沙”拆成了“水”和“少”。是拆字对联。C:上联把“切”拆成了“七”和“刀”,把“分”拆成了“八”和“刀”;下联把“冻”和“洒”拆成了“东”“西”和“二点”“三点”,是拆字对联。
8.(2017·宁波)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为“两浙光风三月柳”选出下联
( B )
A.齐家立业即文章 B.千秋功业一楼书
C.四面湖山依几席 D.争与友人戏落红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的知识。解答这道题,我们要熟知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即对偶,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抓住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做了。
9.(2017·衢州)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示谦称的一项是( A )
A.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解析 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家君”指自己的父亲;“子”是称呼对方,你的意思;“甫”通“父”,古代对男子的美称;“陛下”是对君王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