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建飞中学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建飞中学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23 00:3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建飞中学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3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人步行速度约4km/h
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2.(3分)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雾绕群峰 B.夏天,雨笼山峦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檐上冰凌
3.(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3分)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5.(3分)春节联合会上,有一名节目主持人出场时,“闻其声,而知其人”,张华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著名主持人朱军的声音,这是他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6.(3分)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 )
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
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
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
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7.(3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8.(3分)下列各种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天空白云飘动
B.水壶放在电炉上加热
C.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扫过夜空
D.小兰坐在飞往北京的飞机上
9.(3分)小明快速走过一座240m的桥,所用时间为4min,则小明的速度为( )
A.2m/s B.120m/s C.60m/s D.1m/s
10.(3分)如图所示,衣柜中放的樟脑丸,气味清香,用于防虫、防蛀、防毒。在樟脑丸变小直到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蒸发 C.汽化 D.升华
11.(3分)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B.月亮
C.放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画面
D.猫的眼睛
12.(3分)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
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3.(3分)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图中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
A. B.
C. D.
14.(3分)“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一个月亮,如图,以为月亮掉进水中了,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D.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15.(3分)把一块正在熔化的冰放入一大桶0℃的水中,则( )
A.有少量的冰熔化成水 B.冰全部熔化成水
C.有少量水凝固成冰 D.冰和水的量都保持不变
16.(3分)一位年轻护士在忙碌中用一支示数为38.5℃的体温计,没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正常人的体温为37℃),如果当天的气温为26℃,则体温计的示数为( )
A.38.5℃ B.26℃ C.37℃ D.以上都不是
17.(3分)平常我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的正确含义是( )
A.铁比棉花质量大 B.铁比棉花的密度大
C.铁比棉花的体积大 D.以上都不对
18.(3分)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的单位是( )
A.kg B.N C.m3 D.以上都是
19.(3分)用久的灯泡其玻璃外壳会发黑,其原因是( )
A.钨丝先熔化再液化 B.钨丝先升华后凝华
C.钨丝先汽化再液化 D.钨丝先凝华再升华
20.(3分)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C.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8分)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 ,密度 。
22.(4分)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吸收皮肤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而制成的。
23.(4分)如图所示,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了,这是因为水先 成水蒸气,又遇冷 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24.(6分)如图所示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

25.(8分)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应把物体放在 ;物体的质量等于 加上游码在标尺所对的刻度值。
三、作图题(共4分)
26.(2分)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

27.(2分)如图所示的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准确方向。

四、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6分)
28.(3分)某同学做测定某石块的密度的实验;

(1)此实验的原理是: ;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把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当右盘内有2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天平天衡,则石块的质量是: ;
(3)把石块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了20g的水,石块的体积是: 。
29.(3分)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操作如下: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码的位置如图a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了一只烧杯,按图b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
(3)矿石的密度是 g/cm3.
五、计算和简答题(共有1小题,共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具体的计算步骤)
30.(10分)一个空瓶的质量是0.1千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0.4千克。用空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总质量为0.9千克,求:
(1)瓶的容积;
(2)金属的质量;
(3)金属的密度。



2018-2019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建飞中学八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解答】解: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在1cm以内,达不到5cm;故A错误;
B、人步行的速度一般在1.1m/s左右,根据速度单位间的关系得,1.1m/s=1.1×3.6km/h=3.96km/h;与4km/h接近;故B正确;
C、洗澡水的温度低于人的体温,较适合;100℃是沸水的温度,做洗澡水会将人烫伤;故C错误;
D、人的脉搏在每分钟60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远远大于0.2s;故D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正确;
D、冰凌是水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3.【解答】解: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此选项正确;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有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此选项错误;
C、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所以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此选项错误;
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选项错误。
故选:BCD。
4.【解答】解:手拨琴弦,琴弦由于振动而产生声音,所以声源是琴弦。
故选:B。
5.【解答】解: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判断的主要依据就是根据不同人声带振动产生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解答】解: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
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符合题意;
故选:D。
7.【解答】解:A、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误差是难以避免的,但是错误可以避免的,即测量时出现误差,并不是出了差错,故A错误;
B、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故B正确;
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采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都是可以减小误差的,故C错误;
D、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
故选:B。
8.【解答】解:ACD中的物体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并且都是宏观运动,故都属于机械运动;
而B选项中水壶放在电炉上加热,水和壶的内能增加,是微观上分子的运动,而宏观上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B。
9.【解答】解:时间t=4min=240s,
小明的速度v===1m/s。
故选:D。
10.【解答】解:樟脑变小过程中并没有液态出现,是由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属于升华。
故选:D。
11.【解答】解:A、放电影时所看到的幕布是反射了其它光源的光,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月亮自身不能发光,是反射了太阳的光,不属于光源,故B错误;
C、放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画面能自身发光,是光源,故C正确
D、猫的眼睛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D错误;
故选:C。
12.【解答】解:因为光只要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就沿直线传播,并不只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也不是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对于不均匀的介质,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其传播方向也有可能发生改变;
故选:D。
13.【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可使小鸭通过湖面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以湖面为对称;
故选:C。
14.【解答】解:水中的月亮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
则:天上月亮到水面距离与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解答】解: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所以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熔化,水因为不能放热而不能凝固,所以冰和水的多少不变;
故选:D。
16.【解答】解:使用体温计前,要先甩几下,使水银液柱回到玻璃泡中,如果不甩几下,就用来测量体温是37℃的正常人的体温,因为使用前没有将水银柱甩下来,显示的仍然是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为38.5℃。
故选:A。
17.【解答】解:因为人们平常所说的“铁比棉花重”是指体积相同的铁和棉花,所以“铁比棉花的体积大”、“铁比棉花的质量大”都是错误的。
在体积相等的前提下,“铁比棉花重”,指的就是“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故选:B。
18.【解答】解:
A、kg是质量的主单位。此选项符合题意;
B、N是力的主单位。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m3是体积的主单位。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N和m3都不是质量的单位。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解答】解:
灯泡发光时,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会使灯丝温度升高,部分钨丝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即发生升华现象;当灯泡不亮时温度降低,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时会发生凝华现象,直接变成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内侧;所以钨丝先升华后凝华,使灯泡变黑,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解答】解:A、照相机拍照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B、投影仪放映时,投影片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C、放大镜使用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D、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此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1.【解答】解: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状态无关,冰化成水,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冰化成水,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公式ρ=知:密度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
22.【解答】解:酒精容易发生汽化现象,它汽化时会吸收热量,所以用酒精棉球擦过的皮肤会感到凉爽;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故答案为:汽化;热胀冷缩。
23.【解答】解:盛热汤时,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同时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使眼镜变得模糊;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
24.【解答】解:(1)如图,A熔化时有熔点,B熔化时没有熔点,所以A是晶体,B是非晶体。
(2)物质A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熔点是80℃。
故答案为:A;80。
25.【解答】解: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所对的刻度值。
故答案为:天平的左盘;砝码的质量。
三、作图题(共4分)
26.【解答】解:首先做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60°。

27.【解答】解:根据图示的反射光线和法线,可知反射角的大小为45°,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左侧水中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6分)
28.【解答】解:(1)测密度的实验原理是ρ=,
(2)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05g,石块的质量为m=20g+5g+0.6g=25.6g;
(3)根据题意,V=V排===20cm3。
故答案为:(1)ρ=;(2)25.6g;(3)20cm3。
29.【解答】解:(1)由图a可知,矿石的质量:m=100g+50g+20g+5g+0.6g=175.6g;
(2)由图b知,矿石从烧杯中取出后,补充的水的体积就是矿石的体积,而补充的水的体积又是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因此,矿石的体积为:200ml﹣130ml=70ml=70cm3;
(3)矿石的密度:ρ==≈2.51g/cm3。
故答案为:(1)175.6;(2)70;(3)2.51。
五、计算和简答题(共有1小题,共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具体的计算步骤)
30.【解答】解:(1)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m1=m瓶和水﹣m瓶=0.4kg﹣0.1kg=0.3kg,
玻璃瓶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
V瓶=V1水===3×10﹣4m3;
(2)金属颗粒的质量:
m金=m瓶和金﹣m瓶=0.8kg﹣0.1kg=0.7kg。
(3)瓶子内水的质量:
m水=m总﹣m瓶和金=0.9kg﹣0.8kg=0.1kg,
再倒入水时,水的体积:
V水===1×10﹣4m3;
金属颗粒的体积:
V金=V瓶﹣V水=3×10﹣4m3﹣1×10﹣4m3=2×10﹣4m3;
金属颗粒的密度:
ρ金===3.5×103kg/m3。
答:(1)玻璃瓶的容积为3×10﹣4m3;
(2)金属颗粒的质量为0.7kg。
(3)金属颗粒的密度为3.5×103kg/m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