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教学目标:
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的过程
3.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特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认知学习目标(略)
预习成果展示
1.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 、汕头、 4个经济特区。 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对引进 、 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 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1) 年,开放了14个 。
(2)1985年,把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 。
(3)1988年 被划为经济特区。
(4) 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5)1992年,相继开放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形成了“ — — — ”的 、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课堂学习研讨
活动一:阅读课本第一目内容,说一说从小渔村到国际大都市,深圳为何能发生如此巨变?设立经济特区的意义?
设立经济特区
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次修订
二次修订
活动二:阅读课本第二目内容,梳理对外开放领域扩大的过程,理解对外开放的特点
过程: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开放沿江、沿边,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城市。
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活动三:阅读课本第三目内容,记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理解其意义。
(1)时间: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议批准我国为正式员。
(2)意义:①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四、当堂训练检测
1、点、线、面结合,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
①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发区 ④ 上海浦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其优势在于( )
①毗邻港澳,有对外开放的地理位置
②作为侨乡,更有利于吸引外资
③工业基础比内地更雄厚
④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以下对中国加入WTO的是( )
A.引狼入室,有百害而无一利 B.掉进金窝,有百利而无一害
C.隔靴搔痒,无多大意义 D.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你如何应付
五、反馈小结升华
教师结合板书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系统归纳总结,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六、新课预习指导
预习新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