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一)》教案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2、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预习要点:
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 学 过 程(第 1 教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了分数乘法,刚开始学得是分数乘整数的乘法,那么分数除法你们会不会?今天我们就学习分数除以整数,你们喜欢吗?
二、学习新课
1、初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师问:如果将一盒重八分之五千克的水果平均分成5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千克,该怎样计算?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
引导观察:这几道算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分数除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它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否相同?
2、归纳概括分数除法的意义。3、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提出问题,你对前面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看法?为什么用除法?说一说。
小组间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评价。
4、学习计算法则。
出示下列题目
1÷4= 10÷5= 7÷3=
学生独立计算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出除法计算法则吗?
教师小结:
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课堂总结
提问交流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a÷c= a×1/c(a、c≠0)
教学反思:
1、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探索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2、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寻找知识、体会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切实地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运用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教 学 过 程(第 2 教时)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 × × ×6 ×2 -
2、根据25×4=100,说出两道除法算式,并说说它的意义。
3、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4 1 10
二、新授课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1)出示: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问:怎么列式?(生答)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这题的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动手涂一涂,算一算。
(4)出示: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指名生口头列式)
问:这题的结果是多少呢?(生试做,师巡视)
引导: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的。这题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要用分数乘除数的倒数。
(5)小结
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计算方法就是用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也就是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再相乘。
2、练习
÷3 ÷2 ÷6(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三、达标练习
1、判断
(1)÷5 = ×5 = 4 ( )
(2)÷2=×= ( )
(3)÷6=×= ( )
2、课本56页“练一练”1、2、3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了什么?它的意义怎么说,是如何计算的?
课后练习
教材第56页第4—7题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一)(分数除以整数)
÷2 ÷3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和其中一个因数2,求另一个因数。
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也 就 是:①除号变乘号 ②除数变倒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