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曙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24 19:2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考场号、考号、班级、姓名和学号等。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 顾炎武在描述西周某封国时写道:“盖微子受国而不受爵。受国以存先王之祀,不受爵以示不为臣之节,故终身称‘微子’也……衍之继其兄(微子),继宋非继微也。”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微子是殷商的后裔,受封于宋地 B. 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C. 顾炎武辨明“亡国”、“亡天下” D. 顾炎武在批判君主专制
2、某官员王颚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通过了王颚的请求,并下诏“颚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最有可能隶属于
A .唐朝的门下省 B. 宋朝的枢密院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3、有学者认为元朝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下列能佐证其观点的有
①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呈报中书省 ②行省官员定期觐见皇帝并述职
③监督行省官员,实行省官互迁 ④全国宗教事务均需呈报枢密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两汉时期农业就达到精耕细作水平,在此起关键作用的是农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这些“发明和改进”包括
①出现曲柄锄和耧车 ②发明了铁铲和铁锄
③从耦犁到一牛挽犁 ④从直辕犁到曲辕犁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5、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许多言论对后人有深刻启迪,如“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等。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思想家分别是
A.老子 陆九渊 黄宗羲 B.庄子 陆九渊 黄宗羲
C.庄子 王阳明 顾炎武 D.庄子 陆九渊 顾炎武
6、在1895年的反割台斗争中,与台湾义军并肩作战抗击日寇的黑旗军首领是
A. 丘逢甲 B. 刘永福 C.唐景崧 D.徐镶
7、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这里的“迥然不同”主要是指辛亥革命
A.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结束君主专制并建立共和国
C.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影响了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
8、九十多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诺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
A. 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
B. 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
C. 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日本
D.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地区
9、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年多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中国近代化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观察下图所标注的地点,与辛亥革命重大事件匹配正确的是
A.①—同盟会成立 B.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③—军政府成立 D.④—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0、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某作战命令:“彻底破坏正太(引者注:河北正定至山西太原)铁路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拔除沿线若干据点,较长时问切断正太线交通,打击敌之囚笼政策。”后形成一些战斗口号——“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个车站”、“让敌人用牛驴搬炮弹大炮”。该战役
A. 取得我国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B. 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战例
C. 促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 沉重地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
11、近代有政府规定“农工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办1000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2000万元以上赏子爵。”该政府应该是
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2、时人对中国近代某一著述的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请判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B.《孔子改制考》
C.《新学伪经考》 D.《赫胥黎天演论》
13、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无线电报通讯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 19世纪中期 B. 19世纪末期
C. 20世纪初期 D. 20世纪中期
14、“这个宪法修改草案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充分注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也注意吸收国际的经验;既考虑到当前的现实,又考虑到发展的前景。”因此这部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宪法
A. 体现中共对民主建设的初步构想 B. 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 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 D. 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其中
15、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下列认识的变革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包产到户”不等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③“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A. ②①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④③
16、1984年,新的一次核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物理学家邓稼先欣喜地写道“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己过桥。”此前20年我国在核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有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 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7、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相同点是
A.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深化了改革
C. 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D.指出了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18、恩格斯说:“梭伦解开了一系列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这是在评价梭伦
A. 颁布“解负令” B. 给公民发放津贴
C. 建立“四百人会议” D. 确立财产等级制
19、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著述中解剖了它的“病兆”,并提前开出了它的“死亡”诊断书。此“人”及其“著述”是
A.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B.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
C.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20、某条约的序言写道:“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了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这里“采取必要步骤”是指
A. 发表“铁幕”演说 B. 提出杜鲁门主义
C. 提出马歇尔计划 D. 成立华约组织
21、下图是19世纪英国总收入来源示意图,读图可知英国
①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 ②工业革命导致其总收入增长
③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 ④开始成为世上最大殖民帝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某国际组织合作方式具有如下特点:“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该组织是
23、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A.对自我价值的肯定?????B.对宗教权威的认同
C.对教会腐败的批判?????D.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24、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批判神权统治 B. 宣扬人性解放
C. 构建理性王国 D. 倡导思想自由
25、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A. 日心说 B. 量子论 C. 经典力学 D.相对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26、2018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70多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三? 1937年7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为日寇进攻华北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 “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由于中国的战争,苏联直接免除了来自日本的压力……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达到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在昆明参战的以陈纳德将军为司令的美国“志愿者”飞行员——飞虎队也并入了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参战,同时,美国的援助大幅度增加……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2分)
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1分)依据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材料二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2分)。?
材料四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1分)?依据所学知识简述抗战胜利在近代中华民族抗争史中的历史地位以及世界意义(2分)。
(4)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涵越来越深刻,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
27、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无比珍惜,对人格与道德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父亲得知后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二 启蒙学者主张人的理性是检验一切事物的唯一标准,否认现在的一切外界权威,把封建的政治制度、宗教、传统的理论,都押上理性的法庭,使他们受到无情的批判。理性论者认为,以往的历史是谬论和偏见的统治,现在,应该抛弃一切违背人类理性的东西,根据他们发现的理性原则重新建立社会制度。也就是建立有一个“理性的王国”。在对理性内容理解上有相同点,他们都认为封建专制、等级特权、宗教迷信是违背理性的,而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民主和科学则是符合理性的。
——《西方政治思想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最初的表现形式,并写出一位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4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新发展。(6分)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B
B
B
B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C
B
A
A
A
D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A
C
D
(1)1931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局部侵华战争(1分),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全面侵华战争(以七七事变为标志)(1分)。
指的是: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1分);敌后战场:百团大战(1分)。
牢记历史,维护世界和平(1分)。近代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写出两点即可得2分)
言之有理可得2分。
(1)形式: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或集中在人性中的本能方面)(2分)人物:莎士比亚(1分) 作品:《哈姆雷特》(其他作品亦可)(1分)
发展: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2分)位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分)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留下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答出任意两点得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