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文档属性

名称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2-09 20: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部落联盟的英雄时代
二、夏商的政治制度
三、西周的分封制度(封邦建国)
四、西周的宗法制度
五、群雄割据到秦统一
六、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七、中央集权制建立的作用及影响
八、秦朝的覆亡约4600年前中华五千年历史线索示意图下页:课程标准第一单元课程标准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下页:一、英雄时代蚩尤炎帝黃帝一、部落联盟的英雄时代下页:禅让制与世袭制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禅让制:部落联盟时期,部落联盟的领袖把权位传给有才能的人,而不传给自己的子孙亲族,称为禅让。 世袭制:领袖把权位只传给自己的子孙或族人,称为“世袭”。下页: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
夏的势力范围与小诸侯国——商夏桀暴虐无度,约1600年,夏被商灭下页:商的势力商的势力范围最初都城下页:夏商政治制度特点夏商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已形成国家政权,行政管理制度:
夏:开创世袭制(夏部族独占共主之位)
商:中央——相、卿士
地方:臣服的方国首领封为侯、伯;
定期向商王纳贡,奉命征伐。
商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成功伐灭商朝周武王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周武王自称天子,所有诸侯国都是由天子授权分封的。周朝的分封制度(封建制度)下页:文王五子“封”之本义为聚土植树,划分田界,引申为帝王将土地分赐给亲戚功臣做领地、食邑。也指给予爵位名号。作为名词的封则指疆域或所封领地。
“建”之本义为立,设立,与封之义相似。“封建”始见于《诗经·商颂·殷武》,于“封邦建国”之义,则见于《左传·僖公十二年》。
夏商之分封是对既存之氏族邦国的承认,可称为“氏族封建”。
西周之分封则是分封亲戚功臣,可称为“宗法封建”。
西周封建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封建:封土、赐田、授民
周朝分封诸侯分类示意图周天子异姓
功臣
贵族同姓
王室
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姜尚 齐周公子伯禽
鲁召公
燕成王
弟 晋尧
后代 蓟舜
后代 陈商
后代 宋周殷管叔、蔡叔、霍叔三人被分封到殷附近,监视殷人,称为“三监”。周公姬旦留在王畿协助武王处理政务商纣王之子武庚被封在殷下页:周成王即位周公旦掌管朝政第二年,周武王病逝,其子继位,是为周成王,由周公旦辅政。管叔、蔡叔、霍叔对周公不满,伙同武庚及东夷小国,起兵叛乱,史称“三监之乱”。整个东方几乎失控,周朝面临严重危机。周公封建亲戚, 以蕃屏周。 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周公在推行分封制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如何理解下面的话?周族势力的扩张周人势力范围扩张至
黃河下游和淮河流域周族先世本居于岐山下的周原周文王時期周武王灭殷时周公东征后淮河黃河下游黃河中游渭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下页:分封制的等级康侯铜斧宜侯矢铜簋分封的见证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管辖国邑管辖食邑服务,食禄天子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周代分封制度奴隶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国家。诸侯等可以如法炮制。下页:诸侯的权利与义务 思考:分封制度下的周朝与以前的部落联盟有什么不同? 周朝分封制度对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大夫等的关系(权力、地位、义务等)有明确规定。共主 部落联盟时期的共主与各部落之间沒有权力、地位、义务等制度性规定,共主与其他部落首领有事相聚,无事各自为政。下页:西周的宗法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宗 <名>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
“宗”字从宀从示,“宀”是屋宇之形,“示”则表示祭祀之事。因此,“宗”的本义是指供奉祖先、举行祭祀活动的祠堂、宗庙,引申为指祖宗、宗主、宗族,又引申为派别之义。“宗”字用作动词,则有尊崇之义。 从词源上分析:中国“法”字的古字体为“灋”,《说文解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zhi),所以触不直去之,从去”。 法的概念定义(zhi)廌是一种能“治狱”、“别曲直”的独角神兽,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驱害辟邪的吉祥瑞物。   “灋”有三层含义:
神明裁判
强制性
公平性 与“法”经常连在一起使用的“律”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均布也”。 “均布”是古代调音的一种工具,引申为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 “法”“律”合一 “法”强调“平”、“正”、“直”; “律”强调“人人必须遵守”、“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 宗法制度是由父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制演变而来的。
这个字是“男”。(左为拓片,中为摹写,右为图示)。左为“田”,右为“力”。“力”表示的是一种古代农具“耒”的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职责,因此,用“男”来表示男人。今本《说文》:“男,丈夫也,从田力,言丈夫致力于田也”。最初,“男”的写法为左田右力,后来演变为上田下力。 商代,宗法制进一步发展,继统法以子继父为主,并由此产生了直系旁系之分、嫡庶之分、大宗小宗之分。宗法中的嫡庶,滥觞于对偶婚。妻分嫡妾,子分嫡庶,才有了一整套的宗法制度。 周公在推行封建制度的同时,亦制定了宗法制度。宗法制度规定了权力传承关系的两大原则: (据王国维《殷周制度考》)四、西周的宗法制度1、父死子继;(非兄弟、非女儿、非他人)
2、嫡长子继承制,其他子为庶子,爵位降一级。下页:宗法制的影响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管辖国邑管辖食邑服务,食禄天子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周代分封制度奴隶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国家。诸侯等可以如法炮制。下页:诸侯的权利与义务宗法制度的影响(对西周统治的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巩固王权。犬戎镐京申申侯对女儿及外孙被废,十分愤怒,就联合犬戎攻镐京。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占镐京,幽王被杀,西周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