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新版八下物理《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人教新版八下物理《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23 23:3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年人教新版八下物理《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力都突然消失,这个物体将(  )
A.立刻停止
B.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运动,速度减小,最后停下来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如图是一辆长达30m的无轨电动列车,它外观采用流线型结构。与燃料汽车相比,行驶时电动机比内燃机的噪声小很多;与有轨电车相比,它拐弯灵活。下列关于无轨列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线型结构有利于减小行驶中受到的空气阻力
B.灵活拐弯时无轨列车的运动状态不改变
C.行驶时噪声小是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
D.电动车取代燃料汽车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3.有两个鸡蛋,一生一熟,让它们在水平桌面上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转动(  )
A.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B.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C.两个鸡蛋都很快停止转动
D.两个鸡蛋都转了一会儿,然后同时停止
4.一名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需要从正在正常向前行驶的卡车右侧跳下。对于跳车的方法,以下四种方案中最安全的是(  )
A.脸向车后并相对于车向后跳
B.脸向车后并相对于车向前跳
C.脸向车前并相对于车向后跳
D.脸向车前并相对于车向前跳
5.在“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相同的高度滑下,先后在棉布上和光滑的木板面上运动,如图所示,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中有一个理想化的推论,其余三个是可靠的事实,其中是理想化推论的是(  )

A.小车在棉布、木板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B.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远
C.如果没有摩擦,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D.小车在木板上所受摩擦力小
6.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行驶中的自行车很难停下来
B.手拿不住笔
C.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如飞
D.无法用筷子夹菜
7.将一个全部用大理石制成的小桌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拖动,如图所示的两种拖法中,第一次匀速拖动,第二次加速拖动,则两次小桌所受摩擦力大小关系是(  )

A.甲大 B.相等 C.乙大 D.无法判断
8.对于摩擦力,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并相互挤压,且接触面不光滑,它们之间一定产生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9.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有的水泥路面做成一道道的细槽
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钢圈上
C.推动停在圆木棒上的箱子
D.轮胎上印有花纹
10.如图描述的是小红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用手分别压在玻璃板和桌面滑动(图甲、乙),然后再用另一只手压在手上桌面滑动(图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乙和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比较甲和乙,感觉甲的阻力大
D.比较乙和丙,感觉丙的阻力大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正在加速滑行的雪橇,如果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则雪橇将不可能(  )
A.速度越来越快
B.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C.立刻保持静止
D.做匀速直线运动
12.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对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
A.如图是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如图是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
C.如图是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
D.如图是鱼线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
13.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高速公路上,汽车不准超速行驶
B.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前排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14.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若小明和小刚体重相等,则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15.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p<m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 B.F2<F3 C.F3>F4 D.F3=F4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抛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小球由于   继续向前运动;当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假设小球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   (选填“静止”、“向下匀速直线运动”或“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17.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它持续受到一个沿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时,它的速度将   ,撤去此力后,它的速度将   。
18.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汽车具有   ;车速会逐渐变小,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
19.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一木箱重为100N,当水平推力F=40N时木箱仍静止在地面,则此时摩擦力为    N,当水平推力F=50N时木箱刚好做匀速运动,则此时摩擦力为    N,当水平推力F=60N时,摩擦力为    N。

20.如图,小华用不计重力的弹簧秤拉着一物块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弹簧秤的读数为   N,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当速度增加到4m/s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

四.作图题(共2小题)
21.图中的木块在水平面上沿图示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22.在图中作出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f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置一块橡皮,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将会   ;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上述现象中橡皮将会   。(以上两空选填“向右倾倒”、“向左倾倒”或“保持静止”)

24.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次数 接触面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木板 10 4.0 4.0
2 粗糙木板 10 6.0 6.0
3 木板 20 8.0 8.0
4 木板 10 4.0 4.0
(1)为保证实验成功,每次都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并在此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3)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成正比。
(4)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六.解答题(共2小题)
25.英国物理学家   总结了笛卡尔、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力学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6.一个木箱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木箱受到的支持力与   力是一对平衡力;当木箱受到了10N水平推力时,箱子未推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10N(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5N时,箱子恰好匀速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019年人教新版八下物理《第8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力都突然消失,这个物体将(  )
A.立刻停止
B.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运动,速度减小,最后停下来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对于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外力如果同时消失,物体将保持外力消失瞬间的速度和方向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将它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永远匀速直线运动下去,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如图是一辆长达30m的无轨电动列车,它外观采用流线型结构。与燃料汽车相比,行驶时电动机比内燃机的噪声小很多;与有轨电车相比,它拐弯灵活。下列关于无轨列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线型结构有利于减小行驶中受到的空气阻力
B.灵活拐弯时无轨列车的运动状态不改变
C.行驶时噪声小是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
D.电动车取代燃料汽车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分析】(1)流线型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象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汽车、火车、飞机机身、潜水艇等外形常做成流线型;
(2)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运动速度大小变化和运动方向的变化;
(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4)电动机消耗的是电能,清洁无污染。
【解答】解:
A、在空中物体受到的阻力与其速度和横截面积有关,无轨列车的外形常做成流线型,目的是为了减小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故A正确;
B、灵活拐弯时,运动方向在变化,无轨列车的运动状态在改变,故B错;
C、行驶时噪声小,是因为电动机工作时声音小,是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故C正确;
D、电动车消耗的是电能,清洁无污染,燃料汽车工作时排出的废气会带来对大气的污染,所以,电动车取代燃料汽车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通过无轨电车考查了减小阻力的方法、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减弱噪声的途径以及电动车的优点,属于基础题目。
3.有两个鸡蛋,一生一熟,让它们在水平桌面上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转动(  )
A.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B.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生鸡蛋转了一会儿才停止
C.两个鸡蛋都很快停止转动
D.两个鸡蛋都转了一会儿,然后同时停止
【分析】解答此题要利用惯性的知识。生鸡蛋和熟鸡蛋蛋液和蛋壳一个是整体,一个是两部分。
【解答】解:生鸡蛋的蛋液和蛋壳是两部分,转动时,蛋壳受力开始转动,蛋液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从而给蛋壳一个阻力,所以很快就停下来;熟鸡蛋的蛋液和蛋壳是一个整体,转动时,蛋壳和蛋液都受力开始转动,转动的时间较长。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惯性知识的具体运用,要注意两种鸡蛋的区别,从而找到突破口。
4.一名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需要从正在正常向前行驶的卡车右侧跳下。对于跳车的方法,以下四种方案中最安全的是(  )
A.脸向车后并相对于车向后跳
B.脸向车后并相对于车向前跳
C.脸向车前并相对于车向后跳
D.脸向车前并相对于车向前跳
【分析】(1)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
(2)人从车上沿车前进的方向向后跳下,且沿车前进的方向跑动一段距离,慢慢停下来,是安全的;
如果人从车上沿车前进的方向向前跳下,由于惯性,人从车上跳下后极易摔倒,发生危险。
【解答】解:
BD、如果相对于车向前跳,人落地时的速度等于自己向前跳的速度加上由于惯性而具有的车的速度,这样落地时速度太快,很难减速缓冲,人很容易受伤,故B、D错误;
A、如果脸向车后并相对于车向后跳,也就是说我们是背跳下车的,这样很难掌握方向,故A错误;
C、如果脸向车前并相对于车向后跳,人向后跳的速度与由于惯性而具有的车的速度会抵消一部分,则人落地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较小,可以起到减速缓冲的作用,这是安全的,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惯性知识解决日常问题,应用惯性解释现象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点,要学会解释的方法,还要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5.在“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相同的高度滑下,先后在棉布上和光滑的木板面上运动,如图所示,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中有一个理想化的推论,其余三个是可靠的事实,其中是理想化推论的是(  )

A.小车在棉布、木板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B.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远
C.如果没有摩擦,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D.小车在木板上所受摩擦力小
【分析】所谓事实,即通过实际实验得到的真实的现象和结论;所谓推理,即在真实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而得出结果,故据上面的思路对各个选项逐次分析即可。
【解答】解:A、由于摩擦力的原因,小车在棉布、木板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故这是可靠的事实;
B、由于木板的表面比棉布表面粗糙,即在木板上小车受到的阻力小,故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远,这也是可靠的事实;
C、由于在地球上找不到没有摩擦的情况,故“如果没有摩擦,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是理想推理,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由于木板的表面比棉布表面粗糙,即在木板上小车受到的阻力小,故这也是事实。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实验现象和理想推理,熟悉该实验过程,能正确的判断现象和推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6.假如没有摩擦,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行驶中的自行车很难停下来
B.手拿不住笔
C.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如飞
D.无法用筷子夹菜
【分析】摩擦力有时是动力有时是阻力,可先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然后根据摩擦力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A、车是靠车轮向后运动,同时地面也会给车轮一个向前的摩擦力使车子前进,因此如果没有摩擦力,车轮会在路面上很难停下来,不符合题意;
B、写字时,如果没有摩擦力,笔会从手中滑落无法握住钢笔,不符合题意;
C、人走路依靠的就是脚与地面的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人便无法走路,该选项说法不可能发生,符合题意;
D、同握钢笔一样,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将无法握住筷子,并且筷子也不会夹住菜,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和掌握,要让学生明确摩擦力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对摩擦力有初步的了解。
7.将一个全部用大理石制成的小桌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拖动,如图所示的两种拖法中,第一次匀速拖动,第二次加速拖动,则两次小桌所受摩擦力大小关系是(  )

A.甲大 B.相等 C.乙大 D.无法判断
【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且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解答】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故在该题中,对于如图所示的两种拖法,第一次匀速拖动,第二次加速拖动,虽然接触面积变了,但桌子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是不变的,同时压力也是不变的,所以此时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两次的摩擦力相等。
故选:B。
【点评】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8.对于摩擦力,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并相互挤压,且接触面不光滑,它们之间一定产生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分析】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解答】解:A、物体间若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物体间就不会产生摩擦力,此选项符合题意;
B、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比如木块B放在木块A上,A与B一起在地面上做匀速运动,木块B与木块A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木块B不受摩擦力作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如人走路时脚向蹬地,脚相对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地对脚施加向前的摩擦力,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木块相对与斜面由向下滑的趋势,故斜面对木块有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摩擦力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
9.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有的水泥路面做成一道道的细槽
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钢圈上
C.推动停在圆木棒上的箱子
D.轮胎上印有花纹
【分析】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是: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解答】解:A、有的水泥路面做成一道道的细槽,是为了防止夏天温度升高膨胀,冬天温度降低收缩时,损坏路面。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钢圈上,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容易刹车。不符合题意。
C、推动停在圆木棒上的箱子,用滚动代替滑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符合题意。
D、轮胎上印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1)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能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10.如图描述的是小红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用手分别压在玻璃板和桌面滑动(图甲、乙),然后再用另一只手压在手上桌面滑动(图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乙和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比较甲和乙,感觉甲的阻力大
D.比较乙和丙,感觉丙的阻力大
【分析】(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控制要研究的因素不同,保持其余因素相同。
【解答】解:该题中用玻璃板板和桌面来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另一只手压在手上来改变接触面所受压力。
A、甲图和乙图接触面粗糙程度是不同的,压力大小一样,因此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该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乙图和丙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相同的,接触面压力的大小是不同的,因此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该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甲图和乙图接触面压力的大小是相同的,甲图的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所以甲感觉阻力应该比乙小,该选项的说法不正确,但符合题意;
D、乙图和丙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相同的,接触面压力的大小是不同的,丙图压力更大,摩擦力更大,所以丙感觉阻力大,该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1)从两图比较中,发现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研究的是摩擦力与不同因素的关系;
(2)摩擦力的大小是通过手的感觉体现出来的,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正在加速滑行的雪橇,如果所受外力突然消失,则雪橇将不可能(  )
A.速度越来越快
B.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C.立刻保持静止
D.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力消失的一瞬间,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下去。
【解答】解:雪撬原来的运动状态是正在运动着,因此,在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后,雪撬将沿外力消失的一瞬间的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会静止下来,也不会继续改变方向、速度,因为这些都属于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而改变力的运动状态必须要受到力的作用。
故选:ABC。
【点评】本题的判断一定要严格按照牛顿第一定律来进行,明确在外力消失一瞬间时的方向和速度就是物体将要保持的方向和速度,它将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12.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对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
A.如图是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如图是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
C.如图是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
D.如图是鱼线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A、甲图是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乙图是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丙图是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丁图是鱼线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CD。
【点评】这类题目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角度分析,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高速公路上,汽车不准超速行驶
B.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前排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惯性为我们服务,也能更好的防止它带来的危害。
【解答】解:A、高速公路上,汽车不准超速行驶,即在刹车时防止由于惯性滑行距离太远,故符合题意;
B、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车在阻力作用下停止运动,而司机或乘客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被撞伤,这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符合题意;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即在刹车时防止由于惯性滑行距离太远,故符合题意;
D、运动员跳远时助跑,即原来运动员是运动的,起跳后,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故这样跳的更远,即是有利的,与题意不符;
故选:ABC。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防止,让学生们知道惯性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4.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若小明和小刚体重相等,则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分析】由于小明和小刚同学分别沿着杆和绳匀速向上爬,那么在竖直方向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1)由于匀速上升,他们受的是一对平衡力,即摩擦力都等于他们的重力;若小明和小刚体重相等,则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2)由于小明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小刚所受的摩擦力也等于自身的重力,若是小明的体重大时,小明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大。
故选:C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的条件,其中重要的是要注意到两次都是匀速上爬,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摩擦力与重力都是相等的。
15.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p<m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 B.F2<F3 C.F3>F4 D.F3=F4
【分析】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及物体间的压力有关,在接触面相同的情况下,物体间的压力越大,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解答】解: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个影响因素不变,摩擦力不变。
(1)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甲、乙两图中,
∵(mp<mQ),
∴Gp<GQ,
∴F1<F2,故A错误;
(2)乙、丙比较,表面粗糙程度相同,F3>F2,故B正确;
(3)丙、丁实验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改变了接触面积的大小,摩擦力不变,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和影响摩擦力的因素,需要清楚的是: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抛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小球由于 惯性 继续向前运动;当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假设小球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 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选填“静止”、“向下匀速直线运动”或“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该性质称为惯性;
(2)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时,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
小球被抛出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此时小球主要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小球的运动状态,所以小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最后在竖直方向速度是零,但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仍然运动,若此时的重力消失,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知,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惯性;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并能利用惯性解释现实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小球处于最高点,竖直向上方向速度为零,处于瞬间静止,此处学生最容易忽视。
17.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它持续受到一个沿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时,它的速度将 变大 ,撤去此力后,它的速度将 不变 。
【分析】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它持续受到一个沿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时,这个力就是物体的合外力,撤掉此力后,物体的合外力为零。
【解答】解: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合外力不为零,那么它将做加速运动。当物体的合外力为零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它持续受到一个沿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时,它的合外力就是该水平力,而且不为零,所以物体的速度将变大,撤去此力后,物体已经具有一定的速度,而且此时它的合外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的速度将不变。
故答案为:变大;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及牛顿第一定律。特别是要理解好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合外力为零会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为零的时候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18.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汽车具有 惯性 ;车速会逐渐变小,是由于受到 摩擦阻力 的作用。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同时也会受到阻力的作用。
【解答】解:汽车原来是运动的,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但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车速会逐渐变小,最终要停下来。
故答案为:惯性;摩擦阻力。
【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惯性、摩擦力,要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会应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道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19.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一木箱重为100N,当水平推力F=40N时木箱仍静止在地面,则此时摩擦力为 40  N,当水平推力F=50N时木箱刚好做匀速运动,则此时摩擦力为 50  N,当水平推力F=60N时,摩擦力为 50  N。

【分析】(1)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其它因素没有关系。
【解答】解:(1)木箱受到40N的推力,木箱处于静止状态,木箱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前的推力和水平向后的静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推力是40N,静摩擦力是40N。
(2)木箱受到50N水平推力时,木箱恰好作匀速直线运动,木箱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前的推力和水平向后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推力是50N,滑动摩擦力是50N。
(3)作用在木箱上的水平推力为60N木箱运动时,没有改变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滑动摩擦力保持50N不变。
故答案为:40;50;50。
【点评】(1)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判断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是很常用的一种方法。
(2)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积大小没有关系。
20.如图,小华用不计重力的弹簧秤拉着一物块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弹簧秤的读数为 3.6 N,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3.6 N;当速度增加到4m/s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3.6 N。

【分析】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
【解答】解:读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3.6N,当拉着一物块以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时,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3.6N;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为3.6N;
当速度增加到4m/s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仍为3.6N。
故答案为:3.6; 3.6; 3.6。
【点评】此题考查了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注意:当拉力增大时,由于其他条件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并不随之增大,这是较易出错的地方。
四.作图题(共2小题)
21.图中的木块在水平面上沿图示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确定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再根据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画出摩擦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木块在水平面上沿图示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过物体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过物体的重心作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如图所示:

【点评】会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确定物体受力的方向和大小,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22.在图中作出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f的示意图。

【分析】先确定摩擦力的作用点与方向,然后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作出摩擦力。
【解答】解:物体沿斜面下滑,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摩擦力作用在接触面上,过摩擦力的作用点,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f表示,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作摩擦力示意图(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置一块橡皮,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将会 向左倾倒 ;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上述现象中橡皮将会 保持静止 。(以上两空选填“向右倾倒”、“向左倾倒”或“保持静止”)

【分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解答】解:原来橡皮和书是静止的,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橡皮的底部会随书一起向右运动,而橡皮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橡皮向左倾倒;
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橡皮与书之间没有摩擦力,橡皮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向左倾倒;保持静止。
【点评】本题借助这一熟悉的情景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4.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实验次数 接触面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木板 10 4.0 4.0
2 粗糙木板 10 6.0 6.0
3 木板 20 8.0 8.0
4 木板 10 4.0 4.0
(1)为保证实验成功,每次都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 匀速直线 运动,并在此过程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 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接触面粗糙程度 有关。
(3)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接触面粗糙程度 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 成正比。
(4)比较 1、4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分析】(1)由二力平衡知: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2)比较1、2两次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
(3)比较1、3两次数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需保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不同
【解答】解:(1)为正确测出摩擦力的大小,每次应拉动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1、2两次实验数据,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力大小不同,说明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1、3两次实验数据,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且压力增大为原来的2倍,摩擦力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可得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4)1、4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相同,接触面积不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3)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4)1、4。
【点评】此题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在探究过程中需用到控制变量法。
六.解答题(共2小题)
25.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总结了笛卡尔、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力学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分析】在牛顿之前,已经有一些科学家对运动和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牛顿第一定律是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加以推理得出的,这种方法也称之为“理想实验法”,因此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情况。
【解答】解:“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最终推理得出的。
故答案为:牛顿。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26.一个木箱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木箱受到的支持力与 重 力是一对平衡力;当木箱受到了10N水平推力时,箱子未推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等于 10N(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5N时,箱子恰好匀速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15 N。
【分析】(1)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知道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木箱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木箱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箱子受10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说明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10N;
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5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所以此时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15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仍为15N。
故答案为:重;等于;15。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是一道基础性题目。